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六十九章:卢氏老祖宗

作者:秋清逸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长安城里面的侯爷多如狗,王爷满地走,一砖头砸下去,都能砸到几个权贵。


    但是李俊一个小小的永安侯,出行的架势比皇帝还大,几十个阿奴多姿的美艳侍女簇拥着,明面上的壮奴护卫就小两百,暗中的护卫就更不知道多少了。


    最让聚集在此地的青年才俊恶心的是,虽然他们都自认为自己玉树临风,貌比潘安。


    但是他们也必须承认,李俊比他们英俊潇洒。


    尤其是李俊所过之处,下到八岁,上到八十岁的女子,都会忍不住为他欢呼。


    许多大胆的小娘子,还把自己的丝巾,衩子朝他扔。


    是一个男人,都忍不住自己身边的小娘子,为另外一个俊少年欢呼雀跃。


    如果是自己的姐姐妹妹,还没有办法管。


    而李俊当时却十分的烦躁,他当时提着灯,见一对颤巍巍的白发夫妇,也各自提着一对十分精美的莲花灯。


    李俊不认识这对衣着考究,头发梳的一丝不苟,老者腰间的六色玉佩,让李俊都眼馋。老妇人头上的玉凤簪也说明她不是简单的人,尤其是还是汉朝的古物。


    事实上这对老夫妇能靠近自己,李俊就知道这两人不是一般人,四周一打量,便见有卢家的壮奴散落在四周。


    李俊盘算了一下,按年龄算起来,眼前的老者应该是卢恺和他的夫人。


    李俊快速的回想一下族中记事关于范阳卢氏的谱系:卢恺字长仁,涿郡范阳人。


    他是西魏中书监卢柔之子,北周时期就已入仕。


    隋朝建立后,拜上仪同三司、吏部侍郎,进爵容城县侯,后迁尚书左丞、散骑常侍等职,还曾担任礼部尚书,摄吏部事务,最终因卷入朋党案被除名。


    李俊脑海里快速的回忆一下族中记事里面的记录,正准备行礼,便见这对白发绵衣老夫老妻似乎是要摔跤了,上前两步要搀扶,结果发现自己和青鸾娘子手里的鲤鱼灯,均被这对老夫老妻给撞灭了……灭了……


    而这对白发老夫妇,则是如恶作剧得惩的孩子,开心的不得了,经过李俊和青鸾娘子身边的时候,这对老夫老妻还调皮的眨一下眼睛……


    李俊当时心里就忍不住的握了个大草,他有什么不明白的?


    这对老夫老妻走路颤巍巍的样子,绝逼是装的,平时绝逼是健步如飞的让年轻人都羡慕。


    今晚这对调皮的白发夫妇两人,用这一招不知道撞灭了多少人的灯了,李俊低头看着自己手里提着的鲤鱼灯,心里都不知道该怎么样吐槽了。


    他被几百护卫和几十个侍女簇拥着,在长安城里东游西逛了一晚上了,结果被一对八十多岁的老夫老妻给撞灭了,这找谁说理去?


    好嘛,李俊正在郁闷呢,便又听到卢氏在长安城里的代表卢楚,不去和皇帝在城墙上饮酒看歌舞,而是跟在这对老夫老妻不远处,见李俊郁闷的样子,便忍不住的调侃:


    “李大郎,该,老祖宗当面你不认识,也不知道老祖宗就喜欢恶作剧。灯被撞灭了吧。哈哈……”


    李俊无语的看着扬长而去的老小子,想说什么又不知道该说些啥。


    同时,他也十分的羡慕卢氏,代代出人才,不像自己的家族,除了知道和别人干仗,就没有拿的出手的人才了。


    好不容易出一个因为打仗厉害,能够青史留名的李靖,知道他所作所为的李俊,心口就更痛了。


    卢楚年少有才学。隋炀帝在位时,官拜尚书右侍郎。


    隋炀帝江都遇害后,越王杨侗即位,卢楚被封为内史令、左备身将军等,为“洛阳七贵”之一,被称为隋朝最后一位忠臣。


    相比之下,李靖一系列的操作,让李俊这个大族长都不知道怎么吐槽了。


    这还只是卢氏其中的一个,卢氏和其他的世家门阀,哪个不是人才济济,反观陇西李氏呢?


    好吧,李俊觉得自己不能和天下人一样的吐槽自己的家族。


    嗯,喜欢打仗,会打仗怎么了?我陇西李氏不就是因为自己会干仗,才在五胡乱华,汉儿最黑暗的时候存活了下来吗?


    “对,我李氏就是粗鄙,只会抽刀子干仗。


    那又怎么了?吃你家大米饭了?不服气来找我们干仗啊,什么也不是。”


    李俊嘟囔着寻找青衣娘子,转头便见灯火阑珊处,三个绝色少女站立于高高的台阶上,各有千秋,争相斗艳。


    三个绝色佳人往那一站,盈盈谈笑中,二楼十个长安城里的花魁娘子瞬间失色,犹如不起眼的丫头。


    李俊看到青衣娘子傲娇的微微仰起下巴,刁蛮中带着可爱,大而乌黑的眼睛似乎都带着古灵精怪,和两个掌管一个大家族的绝顶佳人站在那,气势也不逊半分。


    三个绝色佳人站在那里,众人心里顿时就只冒出来一个词……贵女。


    这个时候谁要是拿隋唐两朝的公主和她们比,绝对会被大家用口水淹死……


    这一刻,李俊脑海里冒出来了《青玉案。元夕》,什么叫恰如其分?


    李俊觉得没有任何一首诗词,会比辛弃疾大佬的《青玉案。元夕》更适合此情此景的了。


    李俊要写诗,排扬那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他的侍女毫无顾忌的,在水泄不通的吃瓜群众的注视下,搬来了花满楼准备给天下俊杰写诗的长案。


    花满楼准备的文房四宝,怎么可能配得上自家郎君?


    李俊的侍女在众人目瞪口呆的注视下,给李俊准备好了最顶级的笔墨纸砚。


    而李俊也把已经熄灭的鲤鱼灯交给贴身侍女,大摇大摆的在众人鄙夷,羡慕,不屑,恨不能取而代之的注视下,由侍女簇拥着来到了花满楼前侍女准备好的长案前,准备“写”诗……


    。。。。。。


    “噗呲,大郎,你说李家娃娃今天能写出一首让人传唱的诗吗?


    他这个样子,你看看周围的少年郎,都恨不能打他一顿。”


    不远处,刚刚撞灭青鸾娘子手里的虾灯的白发老妇人,想起来了刚才两个少年不可置信的样子,忍不住“噗嗤”一声就乐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