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章 抵达伍如军镇!

作者:挽鸣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这么说的话,毗多部匆忙迁徙就很正常了。


    像他们这样的大部落,不可能老老实实躲在自己的牙帐以及附近核心地区,几乎常年有人在附近搜索消息。


    一来是控制依附他们的部落,二来是寻找草场。


    最重要的,则是防备其他同等规模的部落突然袭击。


    若非如此悉诺逻这位苏弥部可汗,也不会在尚赞摩与达墨合作攻来时,立刻组织了足够的人手进行防御。


    至于楚峰他们能悄无声息地抵达苏弥部,其实是唐军控制了沿途所见的一切吐蕃人,让消息传不出来。


    加上有噶尔丹赞与慕容诺曷钵这两人,消息更加隐秘。


    毗多部那一千骑兵,一定是遇到了大恐怖,这才在回去后,毗多部可汗直接选择往北走,不敢多留!


    听到这话,程咬金沉默了,片刻后尴尬地说道:


    “当初为了看看红衣大炮的威力,向那一千骑兵射了几炮。”


    “而且早就发现他们了,所以在路上埋了一些轰天雷。”


    “……”


    楚峰顿时有些无语,但也知道毗多部为何这么害怕了。


    那一千骑兵,都没见着大唐将士的面,或者见到了但没弄清楚身份,就被红衣大炮与轰天雷连番攻击。


    这对吐蕃人而言,乃是神迹。


    除了长生天,没有人能在这么远的地方,爆发如此恐怖的杀伤力!


    所以他们跑了,根本不敢多留。


    “行,那就先将苏弥部外边残存的人处理,就直接朝伍如军镇去吧。”


    “至于那毗多部……”


    “让吐迷度带领六千骑兵,张青率领两千枪军,防止毗多部大军尾随。”


    “喏!”


    处理苏弥部以及附近乱象,花了四五天时间。


    其实,追击尚赞摩残兵只用了两天,因为苏弥部对附近很熟,知道哪些地方可以藏人,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将人找出来了。


    真正麻烦一点的,是以薛延陀为首的苏弥部老贵族。


    薛延陀今年已经七十岁了,这年纪放在大唐都是高寿,而人越老越不喜欢动弹,因此薛延陀不愿意离开生活了一辈子的河谷,只想留下来。


    跟他有同样想法的苏弥部族人,几乎达到了三十多人,其中大部分都是贵族,剩下的则是一些擅长处理内部事情的老人。


    薛延陀坚信,药谷是苏弥人的命脉这件事情,而且反对与任何外来势力结盟!


    因此,他虽然跟吐蕃有仇,但也不想离开,不想失去对苏弥部格外重要的药谷。


    除此之外,薛延陀在普通民众中有极大的威望,否则不可能轻易召集三万多民众抵抗尚赞摩突袭。


    这种人,最是难缠。


    <span>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span>    就连楚峰亲自出面,都无法说服对方。


    甚至,薛延陀没说什么,但跟随他的一些贵族与民众,在河谷地区掀起了一场小规模的叛乱,以此威胁悉诺逻与唐军,绝对不会离开这里。


    楚峰为此出动了上千名枪军,甚至调来了十几门红衣大炮,对着已经清空的房屋与帐篷轰炸。


    如此一来,薛延陀才知道苏弥部臣服唐军是不可能改变的事实,最后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当河谷地区苏弥部的核心收拾好东西,跟随唐军一路前进时,已经是十天后的事情。


    布里不识终于有伙伴了。


    离开苏弥部一天后,他笑呵呵地对旁边囚车说道:


    “薛延陀,没想到你也进来了。”


    “怎么样?囚车的滋味好受吗?”


    旁边,坐在囚车里的薛延陀闻言,只是睁开眼睛看了他一眼,又闭目养神了。


    这倒不是楚峰要将人关起来的,而是他自己的要求。


    用薛延陀的话来说,他抛弃了苏弥部赖以为生的七处药谷,背叛了大部分苏弥部族人,有大罪。


    但他不想看着悉诺逻等人跟着楚峰胡来,让苏弥部族人白白送死,因此请命自囚于车中,跟着大军一起行动。


    只要唐军一天不拿苏弥部人当炮灰,就会约束对他敬仰有加的贵族与民众,不让他们乱来。


    因为在苏弥牙帐整理时,悉诺逻就派了人联系依附苏弥部的部落,命令他们以四抽一的方式,将族中的青壮交出来,跟随他们一起进攻伍如军镇!


    从苏弥部到伍如军镇,如果沿途不出现意外的话,最少也要一个月时间。


    加上他们拖家带口的速度自然更慢。


    进入十二月,贞观十七年最后一月,楚峰一行人的大部队,才走了路程的三分之一。


    期间,他们遇到了不属于苏弥部的部落骑兵,而且还被袭扰过。


    但如今唐军加上苏弥部的人,几乎超过二十万!


    这么庞大的队伍,只要不是找死,都不敢真正地过来冲击,因此算得上一路无事。


    而大唐方面,李世民已经不止一次派人过来,询问他什么时候回去了。


    虽说大唐有在外征战数年而不回朝的经历,但楚峰是大唐太子啊!


    朝中已经有不少站队李泰的官员,上奏折弹劾楚峰,说他拥兵自重,有谋反意图了。


    但随着一封接一封的捷报传回长安,这些官员的声音小了许多,就连李世民心里的怒火也消散不少。


    他正当年,见到弹劾楚峰的奏折后,也是有些担心的。


    但现在已经没了。


    因此,李世民向楚峰送来的信函,从一开始的催促班师回朝,注意自己的身份等等,到询问他何时能将吐蕃拿下,为大唐再添一道!


    楚峰看都不看这些信函一眼,只是按照自己的计划带军前进。


    终于,大唐贞观十七年,十二月二十日,唐军抵达伍如军镇外五十里,并停下了前进的脚步。


    <span>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span>    “大帅,伍如军镇的新任将军噶尔·洛追派人送信,说是为我军准备了五万头牛羊,让我们过年。”


    “哦?”


    闻言,楚峰略显诧异。


    进入吐蕃这么久,他早就知道吐蕃的新年在九十月份就已经过了,没想到对方还熟悉大唐的新年时间。


    下意识地,他就知道这里面应该有问题。


    前来汇报消息的程咬金,也是这个想法,但已经有斥候注意到,洛追真的在派人驱赶牛羊往大营这边来了。


    <span>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span>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