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十一章 真理

作者:挽鸣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大帅,这三万俘虏……”


    夕阳西下,原本放置红衣大炮的高台上,楚峰与几位将领挎刀而立,看着将士把吐蕃俘虏带出来,丢盔弃甲。


    听见这句话,他还没开口,一旁的程咬金便嘿嘿地笑了:


    “大帅,俺听说北边那些蛮子,不开王化,常常行丧心病狂之事。”


    “他们在处理俘虏的时候,好像有个斩草除根的办法。”


    “高于车轮的,无论男女皆杀之?”


    楚峰抢在程咬金前面,说出了这个办法,但没想到程咬金点点头后,说出让附近几人全部深吸一口气的话:


    “俺老程的意思是,只有把车轮放平,才能真正做到斩草除根嘛!”


    “他们还不能死。”


    看着垂头丧气的吐蕃俘虏,楚峰眼中流露出一丝丝精光,忍不住搓了搓手指头。


    这种表情让一旁的程咬金与薛仁贵纷纷瞪大眼睛,退后一步,对他多了一些怪异的想法。


    尤其当两人对视,交换了眼神以后,这种怪异的神色越发明显。


    楚峰不知道他们心中所想,在他的安排中,这三万吐蕃俘虏,日后都是为自己挖矿运输的奴隶!


    这么多免费劳动力,只要保证他们有一口吃的,却不用浪费任何银子,不是白捡的便宜?


    很快,他叫来两个校尉,命令他们立刻向松州府衙传信,命令对方立刻派人接收三万吐蕃俘虏,并要送到指定的地方去。


    这件事情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与精力,因此他也只是随便吩咐下去后,又将目光落在面前的战事上。


    如今,进犯剑南道的吐蕃大军已经解决,而这次带兵出征,楚峰的打算却不仅仅是将吐蕃大军击退!


    整个剑南道、陇右道的西边,党项、吐谷浑、吐蕃,陇右道东北方的沙陀、突厥,甚至乃至于剑南道南边还未崛起的南诏,都是他攻伐的对象。


    简单思索过后,楚峰知道如今布里不识被生擒,吐蕃损失十三万主力军,已是元气大伤,短时间内绝对不会对大唐造成任何威胁。


    倒是一直在吐蕃带领下搞事的党项、诸羌,在这一次大战中,保存了大部分力量,损失最小。


    但这不代表他们能免受大唐的追究!


    所以在心中决定好以后,楚峰立即将这次与吐蕃大军共同行动的党项、诸羌将领,叫到了自己身边:


    “诸位能站在这里,不是我唐军优待俘虏,而是你们还有点用。”


    “接下来的话,本帅只说一遍,你们听清楚以后便要做出决定!”


    随后,他将自己打算押着被活捉的布里不识、窝里雾这两位吐蕃高级将领,前往党项、诸羌、吐谷浑等地进行公开游行的事情,告诉了对方。


    说完这些,楚峰要求党项、诸羌里面的将领,在前面带路,引导他们前往刚才所说的几个地方。


    一开始听见这话,党项等部的人全都被吓傻了,纷纷摇头如拨浪鼓。


    可在校尉亲手砍杀几个俘虏后,这些人全都从心了,表示自己愿意在前面带路。


    就这样,唐军在昙玉峡休整了三天以后,立即带领全军继续往西北方向前进。


    几人经过商议后,决定第一个拜访的就是吐谷浑!


    吐谷浑在八九年前,就曾被唐军攻破过,但唐军并未顺势占领,而是扶持了亲近大唐的慕容顺为可汗,并且这位可汗很快就被部下刺杀。


    直到贞观十七年,顺势继承可汗的慕容诺曷钵还未成年,因此吐谷浑国政,由一干权臣、贵族掌控!


    说起吐谷浑内部的情况,其实在楚峰看来也很简单,总共分为两个政治集团——


    以吐谷浑权臣、贵族组成的集团反对唐朝干预吐谷浑内政,希望保持吐谷浑内部的传统与独立,而当年慕容顺身死后遗留的旧部,则是亲近大唐!


    吐谷浑内部的这两个政治集团,博弈多年,甚至去年吐谷浑还策划了一场刺杀亲唐大臣的活动!


    因此,楚峰觉得从吐谷浑内部动手,可以直接瓦解对方强大的态势,甚至还可以借此让党项与诸羌,与吐谷浑形成更加尖锐的矛盾。


    到时候三方打起来,大唐可以不费一兵一卒而收服这三方势力的地盘。


    而楚峰,也能完成一部分支线任务。


    可谓是一举多得!


    “大帅,凉州都督李大亮似乎正在吐谷浑的都城伏俟城附近驻军,主持大军,我们或许可以传信李都督,将消息提前传过去。”


    薛仁贵似是想到了什么,在楚峰身边提醒:


    “据属下所知,李都督这几年经常在跟党项、诸羌接触,有时候也跟伏俟城里面的权贵喝酒,关系都好像不错。”


    “此去吐谷浑,若我军前锋先走一步,任由后军与辎重队伍慢慢跟上,最快恐怕也要花费两个多月时间。”


    “不如传信李都督,请他提前为我们解决沿途障碍,免得误了大帅要事?”


    闻言,楚峰心中微微一动。


    但他思考过后,还是觉得不可行,没有答应薛仁贵的要求。


    当然,他向薛仁贵表示,自己绝没有怠慢的意思,只是提前通知李都督的话,可能会让他们沿途的收获变少。


    楚峰认为,此番吐蕃敢向东进犯松州等地,这没什么,毕竟吐蕃这几年在崛起,野心也膨胀了起来,这一战是迟早要爆发的。


    可吐谷浑与党项、诸羌不同啊。


    吐谷浑都是被唐军犁过一遍,党项这两年虽然在唐军的扶持下,渐渐恢复了些元气,但也不堪一击。


    更不用说诸羌这一盘散沙了。


    所以党项在吐蕃的威逼利诱之下,参加了进来。


    楚峰就有了对付他们的借口!


    听完他的想法以后,薛仁贵等人也是目瞪口呆了许久,随后纷纷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不过,薛仁贵还比较担心一件事情:


    “大帅,若是将党项与诸羌解决了,我大唐与吐蕃之间就没有什么缓冲的地方了。”


    “你觉得以我大唐如今发展的速度还需要这种缓冲地带吗?”


    说着,楚峰指了指羽林卫亲自带着赶路的红衣大炮与燧发枪,淡然一笑:


    “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