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86章 高端,实在是太高端了!

作者:三毛抄四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啥玩意啊!一点都不准!”


    另一个封闭车间内。


    士兵试射十枪,仅仅命中两枪。


    这成绩,简直是他从军以来,最差的射击表现。


    周何吧唧吧唧嘴:“是不是你的枪法不行?”


    士兵差点跳起来,一脸恼火的说道:“周老,我可是全军之中射击成绩最顶尖的一批,你可以怀疑我好色,但不能怀疑我的枪法!”


    陈砚瞪了一眼:“别吓胡咧咧!”


    “根本就不是我的问题嘛。”士兵翻着白眼。


    陈砚摆摆手:“枪管还是有问题,弹道不行,一定是参数不对劲或者说,我们太依赖智能,加工的过程中,还需要无时无刻盯着。”


    士兵开始拆卸电磁枪:“把我的枪管还给我 。”


    周何嘴角抽抽着:“我们还需要重新测量。”


    “测量坏了咋整?”士兵梗着脖子。


    周何嘿了一声:“坏了就重新加工啊!”


    士兵疯狂的摇头:“不行不行,我就要原装的,这电磁枪是上面分给我的,保养和使用都落在个人头上,搞坏了我要受到上面批评。”


    如今,沈北先前给军队的几把电磁枪,被部队分了下去。


    但凡拥有这种电磁枪的士兵,那都是其他军人羡慕的对象。


    恨不得睡觉都搂着。


    从部队的角度来说,也是为了让士兵适应电磁枪,了解电磁枪,增加使用经验。


    日后大规模猎装,也能有人带。


    所以,电磁枪的责任压的非常夯实。


    别说弄坏了,就是枪体表面有污渍,都得被上级劈头盖脸一顿骂。


    “这兵咋这么轴?”周何牙花子直疼。


    陈砚揉揉太阳穴:“别拆了!有事我担着。”


    士兵一脸沉默,叹息一声。


    ……


    回到机加车间。


    陈砚和周何开始复盘加工过程,不断找问题。


    最后林林总总,找到五处不对劲的地方。


    一部分是参数和数据,在加工的过程,有些参数竟然随着加工零件跳了一丝参数,随后又恢复正常。


    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有点让陈砚和周何脸面无光了。


    “踏马的加工还要可以使用真空环境?”


    周何对着电脑模式选项一脸错愕。


    陈砚揉揉太阳穴:“也没说加工枪管需要真空啊!”


    顾尚国嘴角抽抽着:“机床也不会做这方面提醒。”


    白宁看着机床台面:“还别说,你们看这里,还有这里,确实是可移动的罩子,合起来还真能制造真空环境。”


    “淦!”周何一脸无语。


    “重新再来!”


    ……


    第二次加工,周何等人尝试使用真空环境加工。


    机台被罩子合拢,并抽走空气,形成真空环境。


    随着真空舱缓缓泄压。


    崭新的枪管被加工出来。


    进行检测后。


    轮廓度误差 0.0004 毫米,表面粗糙度 Ra0.003 微米。


    “有进步!”周何大笑一声:“看来一定是空气中的粉尘影响了加工。”


    陈砚赞同的点点头:“走走走,在试射几枪!”


    ……


    “看吧,果然不是我的枪法问题。”


    士兵收起电磁枪,兴高采烈的继续说道:“十枪十中!”


    周何大松一口气:“好好好,那就是这个制造标准了。”


    陈砚问着士兵:“现在你要那个枪管?”


    “还要原装的。”士兵无比肯定的说着。


    陈砚:……


    真轴啊这士兵!


    顾尚国急切的说道:“完事了吧?那咱们继续,还有霍尔推进器零部件。”


    回到机加车间。


    顾尚国已经将拆卸的零件运过来。


    林林总总,不下二十多种!


    “这么多?”周何瞪大眼睛。


    白宁神色认真的说道:“霍尔推进器可比电磁枪复杂多了!”


    周何提出一个问题:“你们……还能装回去吗?”


    顾尚国咳嗽一声:“这不是今天的问题。”


    周何怪叫着:“明天也是问题啊!”


    “你这人怎么这么轴呢!”顾尚国说了一句。


    周何:……


    几人说说笑笑,但该干的工作还得干。


    鉴于零部件实在太多,单单是上机床测绘,输入电脑数据,建立模型就花费三天时间。


    其中一块巴掌大的部件需要在钨合金基底上蚀刻出 1273 个微型冷却通道,每个通道的直径仅 0.4 毫米,却要保持 0.01 毫米的圆度误差 —— 要知道,这些通道将在聚变反应中承受 1.5 亿摄氏度的等离子体冲刷,任何微小的结构缺陷都会导致瞬时熔化。


    了解到特性后,周何还是建议:“这个难度可不小,不能按照加工枪管工序来。”


    “你是机械专家,我们听你的。”顾尚国客气的说着。


    “不听我的,你们也不会啊。”周何趾高气扬的说着。


    陈砚笑道:“说你胖,还喘上了。怎么,连真空都不用了?”


    “说对了!”周何神色郑重:“不但不使用真空,连加工的方式都得做出改变。或者说,不是加工,而是打印!”


    白宁咦了一声:“这机床还能打印?”


    周何在电脑上一顿操作,调出来一块面板:“瞧瞧,这就是隐藏功能,我找了很久才找到这个模式。”


    陈砚看了一眼,万分不解:“按照道理来说,这么好的功能,应该放在表面,怎么还隐藏起来了?”


    周何耸耸肩:“怕是沈北才知道怎么回事,可能出产这个机床的地方,对航天不感兴趣?”


    顾尚国皱皱眉:“你这话说的太不严谨,漏洞太多。”


    “甭管这些干就完了。”陈砚摆摆手。


    纠结这个干嘛?


    现在的任务是让机床“为我所用!”


    说其他的都没用。


    经过一天的准备后。


    周何开始操作机床。


    机床的 “双光子聚合喷头” 开始工作,喷出的不是金属粉末,而是由碳化硅纳米晶须与液态金属镓组成的 “复合浆料”。


    喷头以 0.05 毫米 / 层的精度堆叠,每完成一层就用 10 MeV 的电子束进行瞬时烧结,使材料致密度达到 99.997%。


    最关键的是通道拐角处的 “圆角过渡”,周何设定的曲率半径是 0.15 毫米,加工时激光功率必须在 500 飞秒内从 12W 骤降至 3W,否则会因热应力产生微裂纹。


    电脑上实时显示的热成像图上,红色的高温区始终被控制在直径 0.3 毫米的范围内,像一群被驯服的小火苗。


    当靶板完成最后一次应力释放时,周何用探伤仪检查,材料内部没有任何气泡或夹层。


    “成了!”周何搓搓手:“简直完美!”


    顾尚国对比下原件和加工件。


    外表肯定是看不出有什么差别的。


    至少……像那么一回事。


    能不能扛得住使用,只有回头组装起来试试看。


    几天之内。


    他们所有零部件都加工一遍。


    在这其中掌握大量宝贵经验,周何的笔记本都记的满满一整本。


    毫不客气的说,他手中的笔记本,就是其他技术工人的“圣经”!


    机床可不像肢体再生技术,还有资料可看。


    一切都得靠自己摸索。


    否则也不会连真空加工都不知道。


    ……


    几天后。


    深度科技机加车间培训正式开始。


    本来沈北也想凑凑热闹。


    但被核子哥一拳打过来,直接干懵逼了……


    ——


    不对劲啊,我记得昨天明明发了章节,怎么没有呢,肯定是被资本做局了,原本今天的章节是正式与核子交锋,看来得明天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