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43章 你醒啦?手术很成功!

作者:三毛抄四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结果显示具备做手术的条件。


    这一天。


    张义等医生来到病房。


    这个病房是新开辟的房间,属于盲人专用。


    屋内暂时只有张志强一个病人。


    “感觉怎么样?”张义出声问着。


    张志强循着声音来源,笑了笑:“还未做手术,没什么感觉啊。”


    张义解释着:“我是说,有没有心里紧张的情况,这边可以提供疏导。”


    张志强道:“当初我被炸伤眼睛,都没有紧张。”


    “很好。”张义点点头。,


    接着,王兆艳翻动着手术方案文件,开口说道:“现在我们制定了两种手术方案,你听一听。”


    张志强挺直腰杆。


    王兆艳尽量放缓语气:“开颅之后,我们会在你的大脑皮层神经元上植入电极,分布在视觉区域和图像处理神经区域。”


    “第一种方案是,我们把摄像头安装在你头顶,就像网上调侃那种,脑袋顶上长个摄像头。”


    王兆艳继续说道:“这种方案会造成你是视野是一种轻微的俯视,也就是从上倒下,按照我们对猴子的模拟数据来看,当你看向远方的时候,视野边缘会出现一些弧度,但不影响视野。”


    张志强消化半天信息,这才堪堪理解。


    他是后天失明,稍微想象一下,就知道王兆艳所言的意思。


    “另一个呢?”张志强虚心的问着。


    王兆艳解释道:“另一个方案就是在你眼眶中植入摄像头,但这个手术稍微麻烦一些,电极需要穿过大脑一部分,才能抵达你的眼眶。但好处是这个视野是平行的,与正常人没什么区别。”


    “当然。”王兆艳又多说了一句:“只要半边的视野,而另一个眼眶我们会为你填上假眼。”


    “现在,你和你母亲商量商量,选择何种方案。”


    张志强将自己心中担忧的事情说出口:“我想问下,这两种方案的价钱不一样吧?”


    张义,王兆艳等人对视一眼。


    费用?


    什么费用?


    是不是考虑太多了啊!


    按照道理来说,这种人体临床是需要招募志愿者的,而且,治疗全部免费,医院还得给患者钱……


    张义试探性的问道:“你的意思,我们给你的补助价格?”


    张志强一楞,连忙摇头:“不不不,我是说,我要支付多少手术费用,毕竟……我的钱也不多啊。”


    张义嘴角一抽,语重心长的说道:“你是东大的功臣,根本不需要手术费,这个你无须担心。”


    张志强啊了一声,冲着空气唤了一声:“连长?”


    崔贺在一边啃着苹果:“在呢。”


    “真不要钱啊?”张志强有些激动的问着。


    崔贺无比肯定的回答:“这不是废话吗?他们不给你钱就不好错了。你的一切费用,由国家兜底。”


    张志强大松一口气,说道:“那就第二种!”


    王兆艳抽出手术协议,递给老太太:“那就签字,明天手术。”


    老太太没有任何犹豫,直接签字。


    ……


    当天晚上,张义,王兆艳等医生再次前来,又是量血压,又是询问身体哪里有没有不适。


    折腾好一会。


    这才让张志强休息,等待明日进入手术室。


    张志强躺在病床上,既期待又忧心的问道:“连长,你说我真的能重见光明吗?”


    崔贺爽朗的笑一声:“其他人我不信,但小北北我还是坚信不疑的。”


    “小北北是谁?”


    “怎么形容呢,一个能改变国运,但又不努力工作的神豪。”


    “好,好难理解啊。”


    这几个词是怎么搭配在一起的,实在是想不通。


    崔贺拍拍张志强手臂:“其他的不用管,顺其自然。”


    张志强点点头。


    ……


    第二天。


    县医院既严肃又热闹。


    严肃的是,医院第四层的手术室,一片肃静。


    张义,王兆艳等全国顶尖医疗专家已经更换好手术服。


    刘畅作为助理参加。


    此时此刻,无论是手术室还是走廊,空无一人,落针可闻。


    而在落下,央视新闻的记者早早赶来。


    没错。


    鉴于手术存在失败的结果,东大就派过来央视新闻一家。


    能成功,就报道。


    不能成功,也免得坏消息传出去。


    此时的央视新闻记者正在拍摄张志强还未进入手术室之前的状态。


    并拿出稿子,让老太太通读一遍,接受一些采访。


    当然,老太太更加紧张,说话磕磕巴巴。


    记者只好在摄像之外,立起提示板,可算让前期采访完成。


    张志强也被采访几分钟。


    随着刘畅带领一群护士进入。


    “马上准备手术了,现在推你进手术室,别紧张。”刘畅清脆的声音宽慰着。


    张志强深吸一口气,点点头。


    病床被推走。


    央视新闻的记者跟着继续拍摄。


    到手术室,记者快速更换无菌服,跟着进入。


    张义等医生已经在等待。


    麻醉师上扬,直接全麻。


    刘志强失去意识后,刘畅拿出电动无菌剃刀,在预先设定好的头颅位置开始剃发。


    一切准备完毕。


    刘志强被盖上手术垫,只露出头盖骨。


    无影灯亮起。


    手术开始了。


    “患者麻醉完成,生命体征稳定。”刘畅低声汇报。


    张义点头,用激光定位仪在张志强颅骨后部标出植入区域,随后用高速骨钻在枕骨上精准切割出骨窗,动作稳定,几乎不带一丝多余。


    脑膜被小心切开,露出灰白交错的大脑皮层。医生调整显微操作臂,将视觉生成器缓缓送入预定位置。


    随后便是整个手术最为复杂的阶段。


    电极与神经元的连接。


    这项技术在国内国外都有相关研究,问题不大。


    最大的问题是需要连接的地方太多。


    需要一丝不苟,极度认真。


    多位顶级专家合力,开始布局。


    多名护士在一边协助,递送器具,并帮忙擦汗。


    单单是这项工作,足足干了八个小时。


    此时的电极阵列如蛛网般展开,轻柔贴合在神经组织表面,却没有不伤分毫。


    接着,是第二项难度颇高的手术。


    将摄像头连接电极。


    电极已经穿过脑干,置放在眼窝中,需要小心翼翼进行连接。


    而眼窝里面的血肉已经愈合,需要重新割掉,才能放进去摄像头。


    又是两个小时过去后。


    经过改装的假眼摄像头被安装在眼窝中。


    外部摄像头已同步启动,实时将视觉信号转化为神经脉冲,通过芯片传入大脑。


    “开始信号测试。”张义嘱咐一声。


    屏幕上,一串波形跳动起来。


    刘畅屏息:“有脑电反应,信号通路建立成功。”


    诸位医生深吸一口气,终于放松下来。


    “应该差不多了。”


    “检查大脑,别落下东西。”


    “准备开始缝合。”


    几个医生交流一会,便开始下一步操作,缝合脑膜,复位颅骨。


    等张志强被推出手术室,天都黑了。


    张志强被送进监护室,家属和闲杂人等不能相见。


    “医生,怎么样?手术成功吗?”老太太焦急的问着。


    张义点点头:“手术过程很顺利,下面就等他苏醒,看看真正的效果。”


    所有人都无比期待的站在监护室外面等待张志强醒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