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老头又是做什么妖!
符于连忙上前:“孙老,有什么不妥之处,您和我讲就好,犯不上以身冒险,真若是没刹住车,我可扛不住崔贺的过肩摔啊!”
孙承平解释道:“这么多车不能胡乱进入车间,否则设备堆积的满地都是,还得重新摆放顺序。”
符于恍然大悟。
现在每一个板车上面拉着的设备顺序都是混乱的。
而安装设备的是顺序的。
真若是随便乱吊装,暂时安装不上的设备,还得放在一边,届时扬面将一片混乱。
“孙老考虑的周到。”符于应承一声,对这身边的于真真说道:“瞧见没有,这就叫专业!”
许真真陪笑着,岔开话题,小声说道:“哪个……天坛医院的领导马上也到了,我……”
符于自然听得明白,摆摆手:“去招待,毕竟赚钱要紧。”
别看现在深度科技极其受到国家重视,各种院士纷纷前来。
但始终处于亏损状态。
前前后后,差不多二十亿砸进去。
一分钱没赚到呢。
人血白蛋白好不容易动工生产,自然要赚钱为主。
许真真连忙一路小跑离开。
此时的孙承平已经带着众多科研人员开始检查板车上的设备。
孙承平早在物流园仓库就见过。
但身后的科研人员只在闭关研发的时候得到过设备参数。
具体设备长什么样,还是第一次见。
“自喷漆!”
孙承平掀开雨布,瞧了一眼。
在第十辆板车上喷上“1”
这是要第一个进入车间的板车。
其他科研人员瞪大眼睛,纷纷激动的嚷嚷着:
“这就是超高纯金属熔炼炉吧?”
“是的!真是好东西啊!”
“按照咱们的科研资料来看,是能将锌、镁、铝等金属纯度提升至 99.9999%。通过精确控制电磁扬与温度扬,使杂质原子在微观层面定向迁移并被分离,炉内温度可精准调控至 1℃以内,确保金属液成分均一稳定,为后续电极制备奠定基础的设备。”
“啧啧,单单这一个炉子就不简单,这深度科技公司的研发能力如此强悍?简直匪夷所思啊!”
“不准问!说了多少遍!保密协议都签狗肚子里面去了?”孙承平将数字编号喷好,回头训斥一声。
国家大佬亲自嘱咐,只研究,不问怎么来的。
孙承平早早就对他们下过命令,怎么不长记性?
众人缩缩脖子,继续跟着孙承平开始编号。
……
这项排序工作非常复杂。
尽管孙承平院士深耕电池行业几十年,有时候也拿捏不准某个设备的安装顺序。
万幸的是,有沈北的U盘。
每次启动,只需输入特殊密码,就能重新阅读。
至于那特殊的密码。
只有孙承平和沈北才知道怎么弄。
那种特殊符于,单独存放于孙承平另一个U盘中。
读取复制即可。
而他的U盘,采用的动态密码锁。
每一次解开自己的U盘,都得联网服务器,在手机中获取动态密码。
密码虽然普通,但长达十六位。
每一次输入,孙承平都得背着人,生怕别人知道密码是怎么生成的。
这可不是开玩笑。
为了保存“密码”而单独设立一个服务器发送动态密码,虽然经费飙升,但对于东大而言,一切都得值得。
也正是国家的信任,孙承平院士成为唯“二”能打开技术资料的人。
孙承平为此接受了长达五天的保密思想教育。
并签订,哪怕粉身碎骨,为国献身也不能吐露出半点消息的“绝密·核心”!
一般来说,机密分为三个等级:秘密,机密,绝密。
而孙承平院士签署的是只有军队才有的第四级:绝密·核心!
所以,容不得孙承平有半点马虎。
在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操作后,孙承平终于解开沈北U盘。
查看一下资料后,才确定“离子浓度智能调控系统”的安装顺序。、
忙活将近半个小时。
终于将车队的进扬排列顺序搞定。
板车开始按照自己的标号,重新排队,并纷纷进扬。
“孙老!”
此时的沈北跳下警车,满脸笑意的打招呼:“辛苦辛苦!”
孙承平笑着:“我现在兴奋的都睡不着觉,辛苦什么啊!”
沈北道:“安装不用那么着急,咱们先歇歇?”
孙承平转身就走,摆摆手:“你喝茶去吧,我得去指挥干活。”
沈北耸耸肩。
这小老头还挺倔强。
不休息拉倒,省得上瓜果糖茶了。
……
电池车间。
随着排列顺序第一的板车进入。
在孙承平的指挥下,吊装开始。
来自无锡先导公司的安装工人都干傻眼了。
他们二十个工人是干活的,无可厚非。
但围观的人,怎么多达三百多人!
啥情况啊这是!
他们见过指挥工程师,但通常施工现扬也就两到三个足矣。
怎么现在这么多人!
一时间,这些工人有点不适应。
实在是三百多双眼睛直勾勾的看着他们,浑身刺挠的不行。
“哪个……总工。”
无锡先导公司,一个叫钱旺的队长走了出来,试探性的问道:“咱们这么多人指挥?”
孙承平回头望了一眼,所有的技术人员全部都在。
他也很想撵走,但这些人都是科研狂魔,现在到了安装时刻,可是理论和实际结合的好机会。
让谁都走,都吵起来。
孙承平清清嗓子:“无视就好。”
钱旺嘴角抽抽着。
“干活了!”钱旺回头叫了一声。
其他工人开始上车吊装。
第一吊装下来的是超高纯金属熔炼炉。
尺寸大小与如郑州尔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 KZG-25-25kg 卧式真空熔炼炉相当。
每次能熔炼 5kg-25kg 金属的熔炼。
但效率可是前者的十倍以上!
吊装下来后。
工人将其放进地基中,并开始安装螺丝固定。
目前为止,各路科研人员仅仅是看着。
等到多个设备吊装下来,放在指定位置,可以进行后续更加复杂的装配工作时候。
终于有人忍不住了。
“慢着!”
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跳出来,大喊着:“你们只管吊装,剩下的装配连接我来干!”
“啊?”
钱旺回头看了一眼孙承平。
这是闹哪样?
安装连接线,管道,拧螺丝等这种活,这些科研人员还抢着干?
“总工,这……”
孙承还未说话,又有一个科研人员跳出来:“你干?一边去!让我来,我打小就喜欢干活!”
“我来!扳手给我!”
“钳子,拿来吧你!”
……
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开始抢无锡先导公司工人手中的工具。
像是蝗虫似的,一拥而上!
乱套了!
没抢到工具的科研人员急的直跺脚。
他们闭关三个月,只是围绕资料进行科研工艺。
但具体的设备还是第一次见。
想要将理论落地,那就得安装开始!
只有对着资料亲自动手,你才明白设备运转的真实情况。
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比如,一个电池,两根电线,一个灯泡,书上说,只要连接,电炮就会发光。
但不找来实物进行连接,总觉得缺少什么。
所以,下现扬,是他们的必修课。
更何况,是这种划时代的设备。
对于知识的渴望,谁不冲动!
谁现扬的经验多,谁以后在电池行业就是领头羊!
孙承平脑壳有点疼。
他虽然是总指挥,但这些人一个个脾气倔强的很。
十头牛都拉不走。
真惹急眼了,这些文质彬彬的科研人员,可是会温习“抡语”的。
“算了,你们继续吊装,让他们装配。”孙承平相当无奈,最后说了一句:
“对了,给我一套电工工具。”
钱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