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4 章 农民其实很苦!

作者:一条不是咸鱼的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林文东在厂里的时候,不是没听过那些司机们讲述他们在路上遇到的事情,那些一路上的车匪路霸的事情,而且这种事不是个别现象,是经常会发生!


    在消息不发达的年代,这是根本无法杜绝的事情,就是八九十年代,这种现象依旧存在,就是想抓他们,也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主要原因就是通讯与交通的不发达!


    在回来的这一路上,林文东还在惦记着,希望能遇到几个不开眼的,正好也让他试试枪,过把瘾!


    但是很遗憾,一路上连个人影都没看到,也许是天气太冷的缘故,也许是因为过大年的缘故,时机不对,总之,就是一路上没有遇到这样的人,林文东的希望也算是破灭了!


    当一声雄壮的公鸡打鸣声响亮的响起时、远处,黎明前的黑暗天空,像是被撕开了一条缝隙,红彤彤阳光,开始绽放光芒,一瞬间霞光万丈!


    农村人很少有睡懒觉的,当伴着鸡鸣而起的村民们,看到停在村队部门口,那辆从未见过,却又感到十分霸气的吉普车的时候,所有看到车的人,都抬起了头,将目光放在了村里那处最高点的院落上!


    肯定是老林家来人了!


    不多会儿,爷爷奶奶的家里,开始络绎不绝的来人了,大人,小孩,小媳妇,老婆婆,这会儿都过来打个转儿,过来转一转,看一看,说会话儿!


    大过年的,安静的山村里,这是唯一的热闹事!


    林文东早有准备,糖果,香烟备的足足的,糖果不是什么大白兔,林文东没有那么多的票,也买不了那么的多,供销社不卖给他那么多,大姐的面子也不好用,过年了,这玩意太紧俏了,谁都想要,最后,林文东就买到了几斤,被林文东留给在了家里!


    他给村民们散的是水果糖,给的烟也是最普通的大生产,经济烟,不是林文东舍不得花钱,而是这烟,这糖接地气,质朴的村民他们能接受,不会推让!


    孩子们过来了,就发糖,也不多,一人两颗,林文东给发,他也不吃亏,没办法,幺门出高辈,这些孩子,见他的面,最小也要喊他叔叔,多数要喊爷爷,甚至是太爷爷,这也算是他一个长辈的一点心意吧!


    至于过来看热闹的小媳妇,老婆婆则是奶奶和二婶接待,也是给糖,同样也是两颗糖,她们对过来的每一个都笑呵呵的说着,拿着甜甜嘴!


    拿到糖之后,除了血缘较近的了,关系处的好的留下来之外,其他的人待上一会,也就都渐渐的散了去!


    至于老爷们,则是二叔和林文东接待,一人一包大生产,或者是经济烟,


    这玩意不贵,经济烟,全国统一售价8分钱(0.08元) 一包,俗称“一毛找”,支付1毛钱还找回2分钱,


    大生产的售价跟经济烟一样,也是8分钱!


    这烟真心的不贵,就是真的不好抽,原料多为廉价烟叶或边角料混合,口感辛辣不说,而且很容易断火,并且包装非常的简陋,薄薄的一层包装纸!


    就是这样的,用一个鸡蛋就能换到香烟,对于这些农村老汉来说,就已经是非常好的香烟了,至少要比老烟叶,旱烟袋要好上很多,起码留着走亲戚,来客人都能掏出来招待客人!


    大家都是庄稼汉,根本不会嫌弃这烟孬,没烟抽的时候,啥玩意没卷过?对他们这群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汉子来说,只要冒烟,那就是烟!


    说实话,农村真的很穷,农民真的很累,也很苦!


    一个壮劳力在地里干一天活,就算挣满十个工分,到了年底,他能算多少钱?


    农村集体经济时期,“十个工分”代表一个成年男性劳动力一天的标准劳动量(即一个“劳动日”),妇女最高则是“八个工分”!


    一个壮劳力一天的劳动价值受所在生产队的经济条件、地区上的差异、年景的丰歉等因素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这也导致了,各地农村的工分换算标准是不一样的!


    像长三角和东北地区,因为土地肥沃、农村的副业发达,十个工分换算标准大概在,0.6~1.2元左右,这是农民当中的最高档了!


    像一般的生产队,就要低上一个档次了,十个工分大概的换算标准在0.3~0.6元之间,这是全国大多数生产队的标准区间!


    此外,还有比这标准更低的!


    像一些自然条件差、地少人多,缺水又多山的地区,同时又没有副业收入的,如山区或矛盾频发的生产队,十个工分换算标准大概在,0.1~0.3元左右,可以想一下,一个壮劳力,全年无休,拼死拼活的干一年,到了年底,他们能拿到多少钱,能换多少的口粮?


    一个壮劳力全年无休,出勤365天,全部都是十工分,可得 3650分工,按均值0.5元/日计算,他的年收入182块5!


    可现实真的有那么多天的满工分可拿吗?去掉下雨,下雪等天气原因,又要去掉,天气寒冷,没有农活的时间,所以,即使一个农民每次出工都拿满十个工分,他也拿不到180块钱!


    这还不算完,这工资钱不是这么拿的,而是要先扣除村民预支的口粮和各项生活物资的费用之后,如果有剩余,才能拿到钱,如果一年下来,连口粮钱都挣不到,那你还要倒欠村里钱,只能自己拿钱,或者来年多干活,多挣工分来填这个窟窿!


    由此,就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壮汉,辛辛苦苦干一天,他能拿到的工资是多少?


    家里壮劳力多的话,日子过得还能算勉强,起码能填饱肚子,那么如果家里都是老弱病小,那日子过的可是相当的艰苦的,吃饭都成了问题,你可以想想,当一个辛辛苦苦种地的农民,日复一日的辛勤的干活,到头来,却连自己的养活不起,那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悲哀与凄凉!


    所以,即使是8分钱的经济烟,在他们的眼里,也是包好烟!


    至于易中海为什么一直坚持抽经济烟,他就是有意为之,就是典型的在装穷,立人设!


    热闹的场景悄悄的的落幕了,随着中午的来临,嬉笑玩闹的孩童,被大人牵回了家,院子里聊天的小媳妇,大妈们都住了嘴,一个个的散了去,大家都很自觉,到饭点了,该回家了!


    能被挽留下来的,都是关系近的,像林青山村长,那是林文东的侄子辈,民兵队长林大勇,那是孙子辈的了!


    二婶和妇女主任刘桂花进了厨房,不一会儿,就倒腾了几道菜出来,都是庄稼汉子,没什么多的讲究,只要有口吃的就行,要是有点荤腥,那就是大菜,硬菜了!


    猪肉白菜炖粉条,用大盆装上来的,一股子得到猪油的香味,而大葱炒的鸡蛋,这是葱味与鸡蛋的焦香混合体!


    林文东带回来的烤鸭,没人会片,直接剁成了块,大碗喝酒,就要大碗吃肉,齐鲁的汉子自有自身的彪悍!


    此外还有用腊肠炒的土豆片,简简单单四个菜,一家人就坐在一起开喝了!


    林文东也没拿什么好酒,这次他带了二锅头和汾酒,喝酒先喝好的,所以拿的是汾酒,就这样,林青山都觉得喝着可惜了。主要还是太贵了点,一瓶酒不算酒票,就要2块5毛钱,抵得上四五个壮劳力干一天的工分的了!


    “没事,大过年的,咱们好不容易的聚在一起,再说了,我也工作了有了工资,咱们今天就喝点好酒!”


    林文东很庆幸自己没有拿茅子和华子出来,这样今天的酒菜就变了味了,成了显摆了!


    都是庄稼汉子,没有那么的精细,倒酒没用酒杯,直接用的碗,黑陶的粗瓷碗,一碗差不多倒四两酒,男人一桌开了两瓶,奶奶,二婶不愿上桌,就和刘桂花她们单开了一桌,也开了一瓶!


    “先喝一口!”


    爷爷端起黑陶碗,提了第一杯酒,大家都没有大口喝,只是小小的抿了一口,意思一下,


    “吃菜,吃菜,吃饱了再喝!”


    第一口下去之后,爷爷拿起了筷子,他是辈分最高的,他不动,哪怕闻着菜香直流口水,那也得忍着!


    一摞粗粮煎饼,被分成了一张一张的分到个人的手里,万物皆可卷,硬硬的煎饼,夹上一筷子白菜粉条,饱含油脂的汤汁将煎饼泡软,一口咬下去,只有一个字,香!


    吃个大半饱,这时候,才是酒场开始的时候,爷爷端起酒碗,“来,在下一口!”


    从这一口开始,酒就下的快了,好在都是家里人,也不存在拼酒的说法,喝到量就行,没有人强迫,像第二碗,林文东就给爷爷倒了半碗酒,给二叔他们倒了一碗酒!


    最后,酒席散去,男人桌也就喝了三瓶酒,女人桌,一瓶酒刚刚好!


    送他们走的时候,林文东给他们每人拿了两包大前门,一人一盒糕点,都是关系近的,也就不讲究什么,也算是长者赐不敢辞!


    奶奶和二婶开始收拾,林文东给爷爷和二叔泡了碗茶水,三个人老爷们就坐在正房,开始闲话聊天!


    主要是林文东在讲,爷爷和二叔在听,不一会儿,奶奶和二婶也聚了过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