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章 敷衍与怠惰

作者:传说是橘黄色的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然而,在这看似恭敬的声音之下,林鹤年却敏锐地察觉到,其中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敷衍与怠惰,不少人不过是虚应故事,并未真正将这位新帝放在眼里。


    龙椅上的姜晚棠对此似乎早有预料,神色平静无波。


    “众爱卿平身。”


    “谢陛下。”


    就在朝会即将依序开始之际,殿外一声高亢的通传划破了殿内的平静:“太后驾到——!”


    此言一出,方才还带着几分懈怠的文武百官,霎时间如同被抽了一鞭子,个个精神抖擞,腰杆挺得笔直,脸上也换上了无比恭谨的神情。


    珠帘轻晃,一位身着华贵凤袍的中年美妇,在宫人簇拥下缓步而入。她保养得宜,风韵不减当年,眉宇间那股不怒自威的沉凝气度,却足以令人生畏。


    “儿臣参见母后。”姜晚棠从龙椅上起身,对着来人微微躬身行礼。


    “皇帝免礼。”太后轻轻摆手,那双保养得极好的手,轻轻一抬,便带着无形的威压。她的视线在殿中逡巡一圈,最终,定格在了角落里的林鹤年身上。


    “那是何人?”她指着林鹤年,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大殿。


    “回母后,此乃儿臣的御前新选的内侍,林鹤年。”


    太后打量着林鹤年,那审视的意味,让林鹤年头皮微微发麻,仿佛自己从里到外都被看了个通透。


    “瞧着倒是个干净伶俐的。”她淡淡开口,“皇帝身边,是该添几个得用的人了。”


    林鹤年哪敢怠慢,立刻跪伏于地:“奴才叩见太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起来回话吧。”太后的声音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温和,“既是伺候皇帝的,往后当尽心竭力。若受了什么委屈,只管来哀家宫里说,哀家为你做主。”


    这话听似温和关切,林鹤年却只觉一股寒意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这位太后,绝非善类!她口中的“做主”,只怕意味深长。


    此时,一位身着绯红官袍的大臣自队列中走出,躬身奏道:“启禀太后,启禀陛下!臣,有本启奏!”


    “讲。”太后在一旁的凤椅上安然坐下,语气平淡地示意他继续,仿佛这金銮殿的主人并非龙椅上的皇帝。


    那大臣朗声道:“臣以为,陛下春秋正盛,龙体康健,理应早日遴选秀女,充实后宫,为我大姜皇室开枝散叶,绵延国祚啊!”


    此言一出,犹如平地惊雷,朝堂之上顿时嗡嗡作响,交头接耳之声四起。


    姜晚棠端坐龙椅,面上虽看不出喜怒,但林鹤年却注意到她放在龙椅扶手上的手,指节微微泛白。


    太后娘娘却是眼波流转,语气不咸不淡地开了口:“此议甚好。皇帝,你意下如何?”


    朝堂之上,气氛已然凝重到快要滴出水来。


    忽地,文官队列中,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走了出来。


    三阁老苏明轩,当朝首辅,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他步子迈得极稳,每一步都透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劲儿。


    “臣有要事启奏!”


    苏明轩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在大殿中散开。


    满朝文武的视线齐刷刷投了过去,就连垂帘后的太后,身形也几不可察地动了动,似乎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带着几分警觉。


    “苏爱卿请讲。”姜晚棠端坐龙椅,声音听不出喜怒。


    <span>记住本站:</span>    苏明轩先是躬身一礼,再直起腰时,腰杆挺得笔直。


    “臣要说的,是先皇遗旨之事。”


    这话一出口,整个大殿瞬间安静下来,落针可闻。


    林鹤年甚至能听到身边几个小内侍吞咽口水的声音,他们显然也紧张到了极点。


    “先皇驾崩前,曾留有密诏一道。”苏明轩说着,从宽大的袖袍中取出一卷明黄色的圣旨,双手高高举过头顶,“密诏中明言,陛下登基满月之日,便当亲政理朝,不得有任何耽搁!”


    垂帘后,太后捻着佛珠的手指轻轻在凤椅扶手上叩了一下。


    那声音极轻,落在林鹤年耳中,却让他的心跟着重重一跳。


    “苏明轩!”太后开口了,声音依旧是那般温婉,却平白让人感到一股寒气,“先皇遗旨,哀家自然记得。只是,陛下毕竟年轻,这朝政千头万绪,繁杂得很……”


    “太后娘娘!”苏明轩竟是猛地一抬头,语气也强硬起来,“先皇遗命,金口玉言,岂能随意更改?再者,陛下已年满十八,正是励精图治,大展拳脚的年纪!”


    姜晚棠缓缓站起身,目光在殿中群臣脸上一一扫过。


    “众位爱卿,以为如何?”


    殿内仍是一片死寂,无人敢先开口。


    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一个看着颇为年轻的六部侍郎硬着头皮出列。


    “臣以为,苏阁老所言,句句在理!陛下聪慧神武,理当亲政!”


    “臣附议!”


    “臣也附议!”


    附和的声音一个接一个地响起,越来越多,仿若事先排练好的一般。


    林鹤年心中大为不解,这风向怎么转得如此之快?这些大臣,何时都成了女帝的人?


    垂帘后的太后,语气中带上了几分笑意。


    “既然众位卿家都这么说,那哀家,便……”


    她刻意拖长了尾音,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还政于皇帝!”


    此话一出,满朝文武立刻山呼海啸般跪倒一片。


    “陛下圣明!太后贤德!”


    可林鹤年瞧着太后那看似慈和的模样,总觉得她那笑容背后,藏着点什么。


    这老狐狸,绝不可能这么痛快就把权力交出来。


    果然,太后话锋一转。


    “不过,皇帝初掌朝政,许多事情怕是还不太熟稔。哀家以为,不若设立一个‘顾政大臣’的职位,从旁协助皇帝处理朝中事务,诸位以为如何?”


    苏明轩的身体几不可见地僵了僵。


    “这……”


    <span>记住本站:</span>    “我看,就由苏阁老来担任此职最为合适。”太后的声音不轻不重,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想必,苏阁老辅佐陛下,满朝文武也不会有什么异议吧?”


    姜晚棠的嘴角微微勾起一个细小的弧度。


    好一招釜底抽薪。


    <span>记住本站:</span>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