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九十一章 战国资本家

作者:琴诗酒伴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就像嬴政曾经说出的那句: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句话出自荀子口中,道理很简单。


    在天之下,茫茫尘世中。


    天不会因为尧的圣明改变,亦不会为了桀的无道而消亡。


    三皇治世,五帝定伦。


    王朝更迭,头顶的那片苍穹依旧还是那样,万古不变。


    而规则却因为王朝的主人一直在变。


    吕不韦与嬴政就是制定大秦规则的人。


    “萧何昨晚给我上的折子上说的观点很有意思。”嬴政从大氅掏出折子递给吕不韦。


    吕不韦接过折子,看到上面的内容后问道:“萧何的想法你怎么看?”


    嬴政有些为难道:“上郡临近匈奴,环境又极为恶劣。这些年匈奴虽然与我大秦有贸易往来,但匈奴始终是个隐患。”


    “但萧何在折子上说请求上郡多加三万人参与长安城的建设,三万人对于上郡来说不算什么。可若是给上郡开先例,另外几个上折子要求加名额的郡又该如何处理?”


    几个月前吕不韦在地图上画了俩圈,然后将信息送到除巴蜀二郡外的十八郡。


    这件事情是雪落后才公布的,明年开春就可以开工。


    让嬴政意外的是果真如吕不韦所料,这个消息才刚公布没几天三十万人就已经招募完毕。


    “上郡招募了两万五千三百名,如今萧何又要再加三万。这总共就是近六万青壮年劳动力。”嬴政说完,心中纠结该不该答应萧何。


    上郡大部分区域是黄土高原,那里的百姓听到这个消息后肯定乐意至极。


    嬴政没有去过上郡,对于上郡了解只限于字面。


    吕不韦给出的方案等于直接告诉各郡百姓,长安城建好以后你们的家就在骊山脚下了。


    黄土高原跟王都周边,无论是环境还是生活状态都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担心开了先河,上郡的百姓都往咸阳跑,从而造成上郡无人是吗。”吕不韦对于嬴政心中的纠结很理解。


    上郡环境一般,可以用恶劣来形容。


    但它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嬴政仔细研究过大秦的版图。


    匈奴始终是个隐患,它对于大秦的威胁比东方六国还要大。


    这件事情如果造成上郡百姓大规模迁移到咸阳,那上郡可就只剩驻扎的士兵了。


    吕不韦为什么说给嬴政提议增加名额的官员是能用之人,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各郡官员要的是GDP,要的是政绩。


    这人都跑光了,他们难道亲自下地干活吗?


    “上郡的人走不完的,只要下面的东西还在。”吕不韦笑道。


    上郡环境是恶劣,但那里有油田啊。


    这牵扯到就业环境,没人会跟钱过不去。


    “那就依仲父的意思,同意萧何的提议?”嬴政想了想,说道。


    大雪纷飞,王宫楼阁裹上了一层银白。


    吕不韦和嬴政二人在风雪中边走边聊。


    “你这么跟萧何回信,考虑到上郡环境恶劣,这六万人的田地不用置换,依旧是他们的。”吕不韦说道。


    “这样做的话,工部的担子可又要加重了。”嬴政皱着眉头道。


    白给这六万人田地,那开垦荒地这件事又要给甘罗和公输仇去处理,说不定还要兵部调人帮忙。


    “长安城跟巴蜀二郡的道路拖一两年也无妨。”吕不韦微抬左手道。


    大秦如今百姓的福利待遇远超六国,所以每年都有不少六国百姓偷渡到大秦边境。


    驻守边境的将领对此事早已司空见惯,抓住这些人后再由罗网审查,没问题就把他们扔去挖矿了。


    这些偷渡来的人对此也无所谓,反正干满时间他们就能从奴隶的身份转正。


    今年那批人是运气好,赶上嬴政即位没去挖几年矿就从奴隶变成了秦国人。


    “仲父这样做对咱们有什么好处?”嬴政追问道。


    吕不韦拍了拍嬴政的肩膀,说道:“看似给他们好处,但你好好在心里仔细想一想,田地增加一倍,家里人手不够怎么办?大秦律中明文规定,除去工部的田地,私人田地与房屋是严禁私人买卖的。”


    “他们只能生孩子。”嬴政漆黑的眸子闪过一丝光芒。


    田地禁止私人交易,那自家田地人手不够百姓只能疯狂生孩子。


    不过这个前提是跟粮食产量挂钩的。


    嬴政这几个月看过大秦各郡的各类粮食产量。


    一亩地如果是一家三口,那么勉强能够糊口,饭量大的话还要从朝廷那里买粮。


    大秦交易粮食,光这笔交易一年下来也能赚不少钱。


    “对咯。”吕不韦笑着点点头:“田地的税虽然不多,但胜在量。人越多,咱们就越有钱。”


    田多人手不够就只能生孩子,孩子一多那几亩地的粮食肯定不够。


    不够怎么办,要么去跟朝廷买,要么就只能找工作。


    上郡有油田,在那里干活工钱非常高。


    而人一多那种田的人自然就越多,干活的人同样也是如此。


    男孩要是多,那成家要娶妻置换房子吧?


    如此一来就形成了完美的闭环。


    吕不韦做的这个局,秦国百姓都在里面。


    “明年春天的时候去咸阳城外走走,这百姓就跟田里的庄稼一样,需要的是时间。四季轮转,五谷收种。上郡只是开始,先看看各郡是如何反应的。”吕不韦对嬴政说道。


    “万一真起战事,那人数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嬴政摩挲着下巴,吕不韦的话细想一下都感觉热血沸腾的。


    按照这样全面推广发展,十多年后秦国百姓的人数将翻上几倍。


    看似是给百姓福利,实则受益的还是他这位秦王。


    只是这中间要绕许多道程序,但最终受益人依旧是嬴政。


    “如此一来,民心皆向于你,税收还能增加,二者兼得。”吕不韦说道。


    “仲父此计真是绝妙。”嬴政轻笑一声道。


    “只是东方六国为何无人敢用?”他又觉得不解。


    “他们想也用不成,真以为田地改革是那么容易施行的?”吕不韦不屑一笑道。


    当初赢稷跟吕不韦聊了好久才决定下手。


    整个春秋战国,有几个赢稷?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