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天梅面色如常,“有这个想法。”
现在改革开放的政策刚刚颁布下来,许多人对个体户是有偏见的,他们认为只有当工人才是最荣耀的。
当工人单位会分房子,福利好。
在过去的十年里,个体户被当做是投机倒把,二道贩子,抓住了是要坐牢的。
现在社会刚刚解禁,他们害怕又会重新回到那个时期,对当个体户是敬而远之的。
更何况是大学生,他们的目标都是等着毕业分配一个好的工作,更加不会去做什么个体户,好些人觉得很丢人。
姚美兰觉得自己表现的太过惊讶,她面带歉意,“梅姐,你别多心,我没有其他的意思,就是感到好奇而已。”
徐天梅笑了笑,“我还不知道你,放心吧,我不会多心的。”
一个宿舍的,在一起住了快一年了,互相都很了解了。
姚美兰虽然有些时候有点讲究,小矫情,那是她家世好,从小就没有吃过苦的原因。
但她为人热情大方,很愿意帮助别人,是个很善良的人。
她不至于因为这个小事去跟她计较什么。
闻言,姚美兰放松地笑了笑,她拉了一把椅子过来,坐下继续听她们说。
唐潇潇看着徐天梅,正色道:“大学生当然可以做了,只要是堂堂正正地挣钱,没什么丢人不丢人的。”
“你们看,今年又有很大的一批下乡知青回到了城里,但是城里的工作岗位有限,这些人没有工作,就没有收入来源,加上现在国家又出了要改革开放的政策,他们之中好些人就会选择去做个体户。”
“以后个体户经济将会是国家众多经济形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你们在还没有太多人做就抢先下扬,占据资源,社会份额,是可以的。”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你们必须要做合法合规的生意。”
等到八十年代还有一次严打,里面就有许多人是因为做违法的生意犯经济罪的。
姚美兰双眼亮晶晶地看着唐潇潇,带着崇拜,“潇潇,你怎么这么厉害,这么会分析,感觉你不像是学文学的,更像是政治经济系的学生。”
唐潇潇噗嗤一笑,“只有多读书,多看报,多关注眼下的形势,你也可以的。”
姚美兰耷拉着眼皮,“那还是算了吧。”她对这些东西不敏感。
唐潇潇笑了笑,她转过来看向秦婉,“婉儿,你给她们讲讲你暑假在粤省看到的现状。”
秦婉点头,“粤省那边……”
她把粤省那边的情况简单地给她们介绍了一下,“我有半年没去了,那边应该发展得更快了。”
陈香感叹道:“我们天天在京市待着,感觉都看不见外面的发展,没想到粤省已经走到最前沿了,怪不得领导人要把那边当做经济特区呢。”
“对呀,所以有机会,你们一定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感受是很不一样的。”
交通,经济,假期的各方面影响,导致现在旅游的概念还没有进入到大众的生活中来。
等到九十年代就很普及了。
徐天梅听她们俩说完,下定决心了,“做,等放假我们就开始做。”
“那你和李同志想好要卖什么了吗?”唐潇潇问道。
徐天梅点头,他们已经想过这个问题了,“我们准备卖早点,我婆婆做包子馒头的手艺很好,决定从这个入手。”
唐潇潇想起来,这个时候好多人是靠卖茶叶蛋慢慢累积资本的。
她建议道:“你们也可以卖茶叶蛋,这个成本不高,像那些大厂门口,火车站都是卖茶叶蛋的好地方。”
徐天梅有点不好意思,“我和志和身上的本钱不多,买完做包子馒头这些的就差不多没了,要等着学校发补贴了。”
既然要开始做生意,那么刚开始她和志和也要一起帮忙,他们就没时间接图书馆的工作了。
“这个简单,我可以给你投资啊,等你们挣了钱给我分红就行。”唐潇潇笑容满面地说道。
她对于做这些生意没有自己要亲自动手的想法,但是她可以投资,等着分红也是一样的。
要是亏了,一百来块钱,她亏得起。
“我也可以投。”秦婉举着手,她一眼就看出了小姐妹想干嘛了,紧跟着好姐妹的步伐。
宿舍其他人都惊呆了,还可以这样?
徐天梅人都傻了,说话都有点结巴了,“这……这……”
唐潇潇忍不住笑,“梅姐,你别紧张,明天中午我们去食堂吃饭的时候,你把李同志叫来,问问他的意见再说。”
她对李志和这个人还是比较看好的,而且,他们家拿主意的,更多的还是李志和。
徐天梅心砰砰地跳,她咽了咽口水,“行,我明天去找志和过来。”
“好,时候不早了,明天还要考试,我们快休息吧。”唐潇潇温声说道。
“嗯,都睡吧。”
唐潇潇和秦婉脱掉鞋子和衣服,盖着被子闭着眼睛要睡觉了。
寝室其他人除了林秀清,剩下的三个人都没有睡着,她们还在想刚刚唐潇潇和秦婉说的话。
陈香想到自己家的一些情况,她也有点想法。
她男人是本地人,但是家里兄弟姐妹多,她们一家四口从乡下回来只能挤在一间狭小的房间里。
人多了,住在一起难免有点摩擦。
她和她男人倒是有心想搬出来,但是身上的钱不趁手,房子也不好找,出来住压力太大。
要是能挣到钱,那么搬出来住就可行了!
越想她心里越沸腾。
不行!
等放假了,她回去找她男人商量商量。
第二天中午,徐天梅去找了她男人过来和唐潇潇她们一起吃饭。
在路上,徐天梅就把昨天她们聊的内容小声告诉了李志和。
李志和心里一动,他觉得可行。
不过,要等见面了再详细聊聊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