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案上的奏折摞得如小山般高,都是近日六部诸司、地方官员呈上来的公文。
自入夏以来政务繁杂,他日日只睡两三个时辰,眉眼间是说不出的疲惫。
更别提前几日昏迷的时候也积攒下来了不少政务……
想到这里,明元帝不由得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而在他不远处,沈扬尘早已静静候命,今日是他留御身边的第一日。
头一日到皇帝面前服侍,他不敢多言,待总管太监传了话方才上前几步。
毕竟伴君如伴虎,自己小心着点儿总是没错的。
只见沈扬尘恭恭敬敬的俯身行礼,低声开口说道:“陛下,时辰已到,是否开始调气?”
明元帝头也不抬的淡声道:“嗯。”
沈扬尘见状不敢怠慢,动作极为谨慎。
他掏出特制的香丸在宫炉中点燃,香气温润清而不散,使得明元帝眉头都舒展了几分。
这是他亲自试过的配方,此香可醒神安气,不扰心神,最适合夜批政务之时。
随着香气弥漫开来,沈扬尘才屈膝跪坐在明元帝身侧,轻轻捻住他的手腕,探脉三息,随即开始推拿调气。
“陛下阳气稍虚,肝郁血滞,正是宜缓不宜急。”
“臣为陛下行推拿之术,以疏肝调络。”
沈扬尘一边手下不停,一边低声陈述病理。
明元帝本不以为意,只是起初数息间便觉得脑中郁闷渐缓,心胸间似有一缕清气缓缓升腾,不由得神色一松,干脆将手中笔搁在案侧,让他继续。
明元帝一边眯起眼睛,一边翻看着案上的折子。
正当沈扬尘想起熹贵妃那让自己多提一提赵大将军的心声时,只听得“啪”地一声,一道奏折被重重摔在案上。
沈扬尘手下动作微顿,额头上多了几分细汗,不动声色地观察皇帝脸色。
自己明明只是刚有这个念头,还没开口呢,皇帝应该不至于和自己一样有窃听心声的金手指吧……
一时间,沈扬尘艰难地咽了一口口水,手下却丝毫不敢停。
明元帝冷笑了一声,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天子独有的寒意。
“一个月内,这是第几封劝朕纳妃广嗣的奏折了?”
他低头看着那封写得满纸谏言的折子,语气中是说不出的愠怒:“朕身子未愈,那群老狗就迫不及待地要朕开枝散叶。”
“怎的,怕朕死得早,来不及留个子嗣给他们跪拜?”
听到明元帝语气中毫不掩饰的怒意,沈扬尘虽未插话,心中却已经明白了七八分。
明元帝继位已久,各方面政绩也都不错,放到史书也挑不出什么理。
不说宏图大业,至少也是个中规中矩的皇帝。
但就是一直没有子嗣这事儿,闹得宫中老臣们整日上书劝诫。
他沉吟片刻,忽然缓声开口:“陛下何须动怒?”
“旁人议政自有其道,但儿孙之事,却是天命安排。”
听到沈扬尘开口,明元帝似有几分诧异的转头眯眼看向他:“你倒是会说话。”
“你说……朕若无子,后世会如何议论朕?”
这一问语气虽淡,却藏着刺。
这问题哪怕是首辅大臣,也未必敢正面回答。
可沈扬尘却是面不改色,声音沉稳的开口说道:“后世如何评说陛下,决不在于子嗣多少,而在于江山之稳、百姓之安。”
“没有子嗣,照样可以开千秋,纳万里河山。”
“史书所录者,不是膝下几人,而是千秋功业。”
“只要陛下身在,大乾社稷便在。”
随着沈扬尘话音的落下,明元帝盯着他看了几息,脸色渐渐缓和。
“况且子嗣之事,非一朝可定。”
“奴才听闻太医院所开方子过于偏寒,恐妨本元。”
“陛下今日已调理半刻,气机流畅许多,臣斗胆请陛下再予三日用药调气,待气血畅通,自会水到渠成。”
眼瞧着明元帝神色有所缓和,沈扬尘连忙接机开口说道。
气血畅通,自会水到渠成。
这话听得明元帝眼神中多了几分微妙的神色,竟忍不住微微一笑,手指有节奏的敲击着面前的桌案,低声开口说道:“你倒是个会说话的。”
“既然如此的话,那朕就许你三日。”
“若三日之后,朕气色如今日,便将那群庸医全赶出太医院。”
沈扬尘闻言忙伏地叩首,语气恳切:“谢陛下隆恩!臣必竭尽所能,不负圣托。”
明元帝摆了摆手闭目小憩,很明显是不打算再和沈扬尘多说些什么。
见此沈扬尘悄然松了口气,手下继续运力推拿,心中却已有算计。
他赌对了。
皇帝不是怕无子嗣,而是怕无声望。
只要明白了这些贵人在想什么,稍作附和便能哄得他们开开心心。
“你这手法……学自何处?”
不知过了多久,明元帝突然开口问道。
“回陛下。”
沈扬尘闻言心头一紧,倒也不敢怠慢,连忙恭声道:“奴才家中世代行医,然非太医院体系,多以推拿导引之术为本,尤重调气。”
“奴才自幼便随爹娘修习,入宫后方藏拙未露,今得娘娘与陛下信重,才敢小试。”
听到沈扬尘这话,明元帝“嗯”了一声,语气并不见喜怒。
沈扬尘却敏锐的察觉到,他虽声音依旧淡然,但语尾比起方才已和缓许多,便知这番话奏效。
皇帝不缺人说话,只缺“会说话”的人。
想到这里,沈扬尘心底稳了几分,手下运力依旧分寸精准,顺着督脉按至背心,便听明元帝低低一声哼,眉头不自觉一蹙。
“陛下此处疼痛,可是近期咳嗽胸闷?是否夜间易醒、咽干口苦?”
明元帝抬眼看他一眼,微微颔首开口说道:“你怎知?”
“此处为神道、灵台所在,主气机升降、心肺运化。”
“若是常年操劳过度,气血逆滞,便易郁于此处,故而引发胸闷气短。”
沈扬尘语气笃定,一番话也是娓娓道来:“若陛下夜中易醒、思虑过重,又兼服药损伤阳气,自然百脉不畅,气血运行失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