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0194章:智取钱囊

作者:笑波客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马玄明在齐云山与舒恪交过手,知道这是一个狡猾的老狐狸。他异常小心谨慎,白天窝在山洞里,从不走下山坡,一直趴在洞口,直直地盯着山脚下的铸造作坊。


    附近不缺木炭,但是缺少铸造钱币的孔雀石。这东西在齐云山很容易搞来,南边的乐平县,也就是今天的德兴市,金银铜矿富甲江南,当时舒恪选择齐云山私铸就是看中了离乐平县近,便于获取孔雀石,但在汝州附近,舒恪费尽口舌也找不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坊建好后,舒恪不得不独自南下偷偷去了齐云镇,找到了原先给自己干活的那帮伙计。


    自从自己将作坊搬迁到汝州后,他们早就没活干,一听到舒恪在汝州新开了铸造作坊,立刻蠢蠢欲动,愿意冒着杀头的风险,将乐平县的孔雀石偷偷运送到汝州。


    此行的关键在乐平县至九江,这是在江南西道境内,如果被皇甫侁抓获必定是掉脑袋的。只要安全从江南西道运出,翻过武胜关,向北就是一马平川,基本上都是叛军占据的河南道的地盘,即便有少数几个城池依旧在唐军手中,但也不影响孔雀石的运送。


    马玄明每天的任何就是紧盯铸造作坊进出的人员,猜测着他们可能运来的物料和运走的货币。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需要掌握,那就是进出作坊的时间点。


    虽然汝州在叛军的手中,舒恪不需要像齐云山私铸那样神出鬼没的,但是孔雀石来自江南西道的乐平县,一定被人发现告知唐军,也许就会被唐军掐断运输线。更别说铸造的圣武通宝钱币了,这可是能与金银一样自由流通的货币,在叛军占领的河南河北和东西二京,完全可以购买到任何需要的吃穿用品。当然要保密!


    一连盯梢了十多天将近半月,马玄明基本上摸清了舒恪铸造作坊的规律:这些物料输入基本上没有规律可循,有时清晨,有时傍晚,还有时在午时,基本上是随到随进;运出的成品钱币就不同了,基本上都三天到五天运出一次,而且所有的运出时间都选择在清晨。


    马玄明猜测着,这可能与汝州到洛阳的距离有关。清晨出发,日暮才能抵达洛阳城。如果走晚了,可能在日落前抵达不了洛阳,那就十分危险了。


    掌握了这个规律后,马玄明开始盘算起来,汝州到洛阳,必经大虎岭、万安山和龙门山。龙门山是洛阳城的天阙,也是进出洛阳的门户,安禄山的叛军把守严格,想要袭击,成功概率不大。大虎岭是叛军驻扎的重地,目的是防范从东南方向过来的威胁。过去马玄明为朝廷把守,也是把梁川府作为上等军府配置了1200人。现如今阿史那承庆亲自把守,想要成功袭击舒恪也是难上加难。看来,只有万安山是最佳袭击地。


    万安山山势不高,而且林木稀少,唯有大峡谷内森林还算丰富,可以伏击舒恪的押送队。


    为了获取梁川府附近佃户们的支持,马玄明准备亲自出马干一票。马玄明经过认真观察后,决定放在间隔时间短的后天。


    按算,清晨从崆峒山出发,抵达万安山时,基本上在中午时分,舒恪的押运队一定会选择在附近的伊阳驿进行休整。


    伊阳驿北侧是龙门山,东侧是万安山,南侧是大虎岭,西侧临着宽阔的伊水河,地理位置优越。只要在万安山的峡谷中提前隐藏起来,等到舒恪酒足饭饱后,一定会放松警惕,这时出击,一定能成功得手。


    如此一想,马玄明当天夜里就出发了,他采取独狼行动,不想让外人知道,即便是广成宫的道士,马玄明也不想让他们知道,生怕连累了人家。


    为了不引起叛军的注意,马玄明将自己打扮成道士模样,天不明就去了老君庙,在庙里歇脚讨了斋饭吃。随后就借口休息待在老君庙的门口傻坐着,时时盯着舒恪的押运队到来。


    日偏西,伊阳驿门口果然走来了一行三人的押运队,为首一人正是舒恪,后面跟着的人不认识,看装扮,应该是舒恪的两个护卫。舒恪从马背上跳下来,指挥两人抬着一个麻袋子,走进了伊阳驿。


    大约半个时辰后,舒恪大摇大摆地出了门,再次指挥两个护卫把麻袋抬上马背,舒恪纵身上马,走在前面,两个护卫并排跟在他的身后。很显然,从舒恪上马两三次才成功的动作来看,马玄明已经料定,舒恪午膳可能喝了酒,马玄明心中暗喜。


    马玄明起身沿着老君庙门前的道路向北走去,悄然走向自己的枣红马,一个纵身跨骑在上面,迂回包抄了过去,很快便在伊阳驿北侧二里地追上了三人。马玄明装作若无其事地样子悄悄尾随,左手持辔头,右手却握紧了马鞭。


    “噗”的一声,一鞭精准抽在左边护卫的脖颈上,猛地向后一拉,那护卫连呼叫的机会都没有,直接从马背上栽倒在地。马玄明顺势丢掉手中马鞭,抢走了那人的长枪,对着他的胸腔,狠命猛刺,一枪结果了他的性命。


    枪头抬起,刚好遇到右边护卫长枪来刺,马玄明俯首侧身轻松躲过,反手就是一枪,正中那人的腹部,硬生生将他挑到半空,猛地甩向前方正在拼命狂奔的舒恪。


    舒恪应声而落,狠狠地被护卫砸下马,马玄明长枪撑地,腾空跃起,稳稳地落在舒恪的马背上。一记长鞭,战马绝尘而去,载着马玄明和那袋钱币向着东侧的万安山绝尘而去。


    马玄明没有进入山谷,也没有进入老君庙,而是沿着万安山的北麓一路狂奔到大谷峡,从那里折转向南,返回了汝州崆峒山广成宫。


    马玄明为何如此胆大,只要是因为他纵马奔驰到大虎岭时,天色已经很晚,他料定回到广成宫暮色如漆,谁也发现不了他的行踪。


    快要抵达崆峒山时,马玄明勒住了马缰绳,先把麻袋卸下,再从马背上跳下,对着马屁股一拍,那马毫不迟疑地向着崆峒山南侧的铸造作坊跑去,马玄明肩抗麻袋,从后山悄然走进了暂居的山洞。


    夜空死寂,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只有马玄明在山洞的床铺下悄然挖坑,将钱币藏匿好才昏然睡去。


    第二天一大早,铸造作坊的伙计们突然发现舒恪的坐骑徘徊在院门口,方才意识到舒恪可能遭遇不测,随即向驻守在梁川府的叛军报告了情况。


    叛军立刻沿着汝州通往洛阳的官道一路寻找过去,终于在伊阳驿找到了惊魂未定的舒恪,得知整个事情经过,按照舒恪提供的线索,随即对万安山西侧的老君庙展开了地毯式搜捕。当然一无所获,没有找到那袋钱的踪影,但是从被抓获的道士们口中获悉了马玄明的容貌特征,舒恪定睛一看,差点儿吓死,他指着画像,结结巴巴地说道,“这不是梁川府折冲马玄明吗?”


    叛军立刻奔向洛阳思恭坊,把马府翻了个底朝天,既没有找到马玄明,更没有找到那袋钱。阿史那承庆非常生气,将马老太直接抓走扔进了兵部大牢,严刑拷打,逼问马玄明的下落。马老太哪里肯说,一天没有挺过去,当天夜里就暴毙而亡。


    马老太被抓后,萍儿第一时间便跑到洛南道德坊圣武观,将事情告诉了马凌虚。马凌虚哪里敢迟疑,当即跑进刑部找李史鱼放人。


    李史鱼一脸的懵逼,根本就没有见到马老太,马凌虚以为李史鱼在糊弄她,随即找到独孤问俗,独孤问俗倒是听到了些风声,说是舒恪在汝州铸造的钱币半道给人劫走了,听说盗贼就是马玄明。


    马凌虚听了连呼不可能,太父绝对不是那种偷鸡摸狗的人!可是,人命关天,由不得信不信,独孤问俗说,驻扎在汝州的燕军是阿史那承庆的人,估计是兵部的人怀疑马玄明潜逃回家,所以才对马府进行搜捕。


    对于阿史那承庆,独孤问俗推说,人家是燕朝五大核心人物,安禄山的心腹大将,他和李史鱼都插不上话。


    马凌虚以为,独孤问俗不想帮忙,回过头再来找李史鱼。李史鱼这才如梦方醒,明知不可为,偏向虎山行,通过贿赂,收买了兵部一个侍从,从那个侍从的口中得知了马老太的确被关押在兵部大牢。当李史鱼提出可以给那个侍从一大笔银子,让他救出马老太时,那人的脑袋摇得像拨浪鼓,当即回绝,丝毫不给李史鱼商量的余地。


    李史鱼将情况告诉了马凌虚,两人与独孤问俗商量后,决定等夜色深沉后,潜入兵部大牢救人。不等来救,那个侍从便告诉了李史鱼马老太已经气绝身亡的消息。


    马凌虚哭得死去活来,终于想到了太父临行时说过的话:如果嫁给李史鱼或者独孤问俗,她就可以轻松潜入大燕朝廷,也不会如此费劲地解救太母,白白地坐视良机,害她惨死在兵部大牢。


    埋葬太母后,马凌虚便决定还俗,她先找到李史鱼,“我想嫁给你,你娶不娶我?”


    一句话将李史鱼吓得魂飞魄散。虽然他做梦都想娶了马凌虚,但是真当马凌虚突然走到他跟前,直接告诉他,想要嫁给他,他完全就不知所以然,茫然不知所措,“你怎么想起了这个?”


    “你不想娶我?那我就嫁给独孤郎。”马凌虚面色冷峻地说道。


    这话出口,李史鱼更是直接吓傻,支支吾吾地问道,“你……你为何这么急着要把自己嫁出去?”


    “因为我要进大燕皇宫。”马凌虚摆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架势。


    “进皇宫?为啥?”李史鱼瞪大了眼睛。


    “刺杀安禄山,为太母报仇!”马凌虚咬牙切齿地说道。


    李史鱼直接无语,不知说什么好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