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9章 选中蔡邕

作者:作家q0DVg6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179章 选中蔡邕


    “季使君请起,老朽愧不敢当,还要多谢使君这段时日以来,对小女的照顾。”蔡邕神色肃然道。


    在书房中,蔡文姬已将街头所发生之事,全都告知了蔡邕。


    而蔡邕自与蔡文姬不同,他在听到了季秋这个名字的第一时间,就反应了过来。


    继而心中震动不已。


    这份震动,甚至超过了他刚获知的蔡贞姬消息。


    毕竟如今季秋可是非同一般。


    他是天下一流诸侯,是割据一方的最强者。


    如此强者怎会突然出现长安城内


    他到底是为何而来


    站在蔡邕身后,蔡文姬素白袖口垂落在青竹杖旁,如被骤风掀动的雪色帘幕,而指节已泛出青白。


    那双素来沉静如洛水的眸子剧烈震颤,倒映着眼前人的面容,像是被投入巨石的寒潭,涟漪层层破碎了往日的从容。


    蝉鸣在梧桐叶间戛然而止,凝滞的空气里,她垂落的发梢随着脖颈的轻颤微微晃动,发间银步摇撞出细碎的嗡鸣。


    檀木发簪下压着惊愕的俏脸,满是震惊的表情,凝成睫毛上一粒将坠未坠的水光。


    她最初没有细想,是经蔡邕提醒,才反应过来,季秋为何人。


    这让她心中同样荡起涟漪。


    季秋轻笑一声,他对蔡邕和蔡文姬的惊愕表情并不意外,甚至可以说是早在预料之中。


    他从未有过隐瞒身份的打算,所以在第一次见到蔡文姬时,就径直报出了名字。


    本以为当时就会震惊蔡文姬一下呢。


    却没想到,蔡文姬当时居然毫无反应,让他差点以为是自己的判断失误了呢。


    直到此时,看到这对父女震惊的表情,才感叹事情总算是回归正轨了。


    于是季秋笑道:“蔡公言重了,当初在下初到泰山郡,便遇到了泰山三大世家谋反,后剿灭三家叛乱,将令爱救出火坑。


    再后来令爱便担任我身边女官,给了我诸多帮助。


    再后来我与令爱情同意和,便结成了夫妻。


    回忆种种,令爱对我帮助良多,实在说不是上我照顾令爱。”


    “是吗,那老朽就放心了。”蔡邕眉毛微微抖动了一下,然后不置可否的说道。


    本心来说,他对季秋其实没什么好感。


    因为双方既有公仇,又有私怨。


    公仇方面,他是世家大族代表之一,而季秋打压世家大族之名,已然轰传天下,不说是人尽皆知,但凡是留心这方面消息的人,却基本都已经知道了。


    私怨方面,季秋初到泰山郡,所消灭的泰山羊氏,乃是蔡邕的至交。


    若非如此,他当初被贬斥时,也不会将小女儿托付给泰山羊氏。


    而季秋虽然早在汉灵帝时期,就已经定下了泰山羊氏的叛逆之名,但泰山羊氏到底有没有叛逆,蔡邕心里却是有数的。


    泰山羊氏到底为何会被族诛,他更是清楚万分。


    如此情况下,他怎会对季秋有所好感


    可以说,如今他能强忍着不将季秋赶出门去,完全是因为季秋强大的实力,以及投鼠忌器的缘故。


    没错,就是投鼠忌器。


    季秋打着蔡贞姬夫君的旗号上门,在蔡邕看来,这其实就是在以蔡贞姬为人质来威胁他。


    让他不得不投鼠忌器!


    蔡邕心念至此,也懒得再跟季秋废话,直接问道:“却不知季使君突然光临寒舍,所为何事


    总不成是专门告知老夫小女的消息吧。


    老夫虽然亏欠小女良多,也有心想要补偿些许,但公私有别,老夫却是万万不敢因私废公的!”


    “蔡公说笑了,在下岂是那种以妇孺为质之人


    而且不管蔡公信不信,在下与令爱,真的是情同意和。


    所以不论蔡公对我如何,在下对蔡公,都是愿意留一份情面的。


    这便是今日我可以去找很多人,但最后还是来找了蔡公的缘故。”季秋轻笑道。


    蔡邕眉头皱的更紧了,深深看了季秋良久,方才说道:“使君就莫要打哑谜了,有话直说吧。”


    “好,那我就直说了,我这次来长安城的目的,是为了刺董之事。


    而我来找蔡公的原因,是为了请蔡公助我一臂之力!”季秋坦然道。


    蔡邕神色顿变,沉声道:“你要刺杀董卓”


    “非是我要刺杀董卓,而是这长安城中,有人要刺杀董卓!”季秋摇头道。


    蔡邕问道:“是谁”


    “王允!当然,在他只是其中之一。


    蔡公应该很清楚,这长安城中想要刺杀董卓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董卓倒行逆施,视公卿百姓皆为牛马,肆意屠杀,这自然是引来了所有人的愤恨!


    其实我本不想此时杀死董卓,但实在是压不住了。


    所以只好顺水推舟,让董卓去死了!”季秋平静说道。


    蔡邕默然,半响后方才说道:“既然如此,那你又何必来找我世人皆知,我受董卓大恩。虽然他不仁,我却不能不义,我是不会参与刺董的!”


    “我从不认为这世上有绝对的忠诚,所谓忠诚,不过是背叛的价码不够而已。


    蔡公受董卓恩惠不假,但不愿参与刺董之事,只怕不只是受了董卓恩惠这么简单吧。


    更多的怕是认为即便刺杀了董卓也无济于事而已。


    如果注定改变不了什么,那又何必牺牲自己的名节呢”季秋轻笑道。


    蔡邕皱眉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意思很简单啊,刺杀董卓的主力军是世家大族。


    董卓死后,不出意外的话,这长安朝廷只怕也是要落入世家大族的掌控之中。


    而世家大族若是能够治理好天下,这大汉就不会一步步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了。


    所以这注定是徒劳无功而已。


    既然是注定徒劳无功的事情,那又何必耗费力气呢


    不过我今日上门,就是要给蔡公指出一条明路,让这长安城换个颜色!”季秋平静说道。


    蔡邕眉头皱的更深了,说道:“你到底要做什么”


    “我要蔡公支持吕布,让董卓死后的长安朝廷,掌握在吕布手中!”季秋依旧平静说道。


    “吕布”蔡邕愕然,然后脑海中陡然划过一道精芒,陡然失声道:“原来吕布竟是你的人!”


    “不错,吕布就是我的人!让吕布接掌长安朝廷,就是让我来接掌长安朝廷。


    而我的能力,想来蔡公是知道的,这长安朝廷唯有落在我的身上,大汉才有再次伟大的希望!”季秋平静说道。


    这便是季秋要亲自赶来长安城的目的,他决定参与王允的刺董计划,但却从开始就没打算让王允执掌董卓死亡后的长安城。


    恰恰相反,他是打算利用王允除去董卓,然后将长安城连同整个关陇地区,都纳入到吕布的统治之下。


    这是历史三国上完全不可能出现的情况。


    因为在历史三国中,到了这个时间节点,吕布麾下那些收拢的并州狼骑,早就被消耗殆尽了。


    当时的吕布,名义上是董卓的义子,深受董卓信任。


    实际上却仅有百名亲卫,不过是个大号保镖而已。


    所以他注定只是一把刀。


    纵然是帮助王允除去了吕布,也不可能掌控关陇地区。


    但龙气三国世界的情况,却发生了很大变化。


    因为当初董卓与丁原的激烈火并,导致董卓无法直接兼并丁原的并州狼骑残部。


    于是三万并州狼骑成了吕布的部队。


    其后董卓虽然用了很多办法,想要消灭掉这三万并州狼骑。


    包括但不限于断绝粮草、借刀杀人等阴谋诡计。


    但因为吕布背后有季秋的支持,所以这些阴谋均没有得逞。


    所以即便是到了今天,这三万并州狼骑依然存在。


    不仅存在,还在季秋支持下,不断提升等级。


    如今已经是人均七品高级了。


    一支三万人的七品高级并州狼骑,即便是现在拉出来,也能跟董卓麾下二十万九品初级西凉铁骑掰掰腕子了。


    而在董卓死后,西凉铁骑群龙无首的情况下,更是可以直接掌控长安城的局势。


    唯一的问题是,吕布只有军队,却没有文官集团的支持。


    而只靠军队,是无法建立一个势力的。


    当然,如果他跟王允合作的话,那自然就能获得以王允为首的文官势力。


    不过这个选项直接就被季秋剔除了。


    一来,王允是铁杆世家大族代表,与他们合作,就是跟世家大族合作,这不符合季秋势力的基础规则,不利于日后让季秋势力吞并吕布势力。


    二来,王允是刺董计划的主要策划者,在这次行动中立有大功,如果与他合作,就不得不将领导者的位置让给王允。


    三来,王允志大才疏,历史已经证明了,他根本没什么能力,也不可能拯救大汉。


    所以季秋转而开始为吕布寻找另外的合作者。


    在经过多方面比对后,他最终选择了蔡邕。


    选择蔡邕有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季秋本身对蔡邕有好感,毕竟蔡邕在历史上的名声,远比王允好。


    其二,蔡邕虽然如今是世家大族的代表之一,但他其实却是寒门出身。


    蔡氏是在蔡邕这一代才开始起事的,是真正靠着读书获得皇帝赏识,才走到今天这个位置的。


    当然,在蔡邕走到今天这个位置后,如果是王朝盛世阶段,能够持续个三五代人,那就能进化成新的世家了。


    不过就目前来说,蔡氏还是寒门,与诸葛氏差不多,属于是可以被季秋拉拢的对象。


    其三,蔡邕的实力不小,很多人都以为蔡邕只是个单纯的文人,没有多少政治影响力。


    实则不然,在董卓时期,蔡邕其实才是朝堂上的文官领袖。


    因为董卓当初强行将蔡邕征辟过来的原因,就是要利用蔡邕的名声来招募文官。


    而蔡邕口嫌体正直,表面上不乐意,但实际上,还是为董卓举荐了不少人。


    这也是蔡邕爵位官职飞速提升的原因。


    董卓也不傻,不会如此迅猛的提拔一个每天混日子的人。


    所以如今朝廷上的官员,大多出自蔡邕门下,若能让蔡邕支持吕布,那完全可以在不对现有朝廷格局大动干戈的情况下,让吕布顺利接收长安朝廷。


    其四,蔡邕的能力比王允强,这一点自从董卓如此倒行逆施,但关陇地区依然可以勉强维持统治就可见一斑。


    蔡邕的行政管理能力,或许及不上荀彧、张昭这些顶阶文官,但也绝对是在一流之列了。


    其五,以蔡邕为首的这个文官势力,属于是董卓势力的一部分。


    而在董卓死后,他们全都属于是天然的戴罪之人。


    如此情况下,吕布给他们一个活命的机会,他们必会感恩戴德,哪里还能与吕布争夺领导者的位置呢


    有此五点,足可证明,蔡邕是远比王允更合适的合作者。


    也难怪季秋会直接找上门来。


    季秋轻笑道:“蔡公啊,如今的情况您应该是很清楚的。


    从大的方面看,九州结界就快要撑不住了,九州之外群狼环伺,其他势力都是土鸡瓦狗,唯有我才能拯救大汉,拯救九州人族!


    从小的方面看,您就算是不姑息自己的性命,也该想想您那些学生弟子的性命。


    若是这长安朝廷落在王允之流的手中,那这朝堂上势必是要大换血的。


    到时不仅您要死,你这些学生弟子也都要死!


    他们将身家前途交托于您的手中,您怎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死无葬身之地呢”


    九州结界和九州之外的情况,对龙气三国世界的真正高层来说,从来都不是什么秘密。


    只是很多人纵然是知道这些情况,却也做不了什么。


    大势不是他们能够改变的。


    但他们虽然改变不了大势,却不代表他们看不出希望在哪里。


    如今的季秋势力,在底层寒门眼中自然是希望所在,但在顶层氏族眼中,其实同样不差。


    孔融郑玄为何会轻易的投靠了季秋


    便是因为他们看出了季秋身上所带来的希望。


    而孔融郑玄能够看出来,蔡邕自然也能看出来。


    只是能看出来是一回事,愿不愿意支持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