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哟,遗书?还有这回事?”
这时,赵叔也进了房间,听了一嘴,好奇地跟上来看。
梁芝乔在床下摸了会,然后说:
“有了,机关在这。”
她似乎抠了个什么,然后手向外一扳,就有一个小抽屉被抽出来,里面果然放着一封泛黄的纸。
“真的还在?27年了。”
梁芝乔把信拿出来,感叹。
“我都不知道这床还有机关。”老赵笑道,“还好没把床卖了。”
“说来也怪我,当时反动派追得紧,我又马上要生孩子,都不知道能不能逃出来。
或者生孩子时,会不会有意外,于是就赶紧写了封信,把它藏在床下无意中发现的机关里。
当时想要交待老赵你的,结果一生孩子,就忘了这事。
生完孩子,大喜大悲的,赶紧转移了,就把这事摞在脑后了。”
梁芝乔解释。
沈知棠伸出手,说:“妈,我可以看看吗?”
“看吧,也没写什么。”
梁芝乔估计这时候大体忆起当年写的内容,也不避讳地递给了沈知棠。
沈知棠打开信一看,信里的字迹比较潦草,看得出写的人当时心情激动,写得急促。
信是写给伍万理的。
万理同志:见信如晤!……
很规矩的开头,后面写的内容大体是,如果我不幸牺牲了,请替我好好活下去,把孩子们带大,努力培养他们成为社会有用的人。
过一年半载,如果有遇到合适的伴侣,请让她代自己照顾家庭和孩子。
有幸今生做革命夫妻,人生没有遗憾,只可惜不能亲眼看孩子们长大。
万一自己不幸被捕,也将永不背叛,请相信她的革命节操。
沈知棠看了信的内容,虽然没有很浓烈的甜言蜜语,但处处流露出梁芝乔对新生活的眷恋,对丈夫和孩子的不舍,还有对革命事业的忠贞。
“妈,太令人感动了。”沈知棠看得眼圈都红了,把信递给梁芝乔,说,“你这封信可以被革命博物馆收藏。”
“哎,就是一封普通的家信。还好,我还是看到孩子们成长,真是太幸运了。”
梁芝乔收回信,觉得虽然进革命博物馆太夸张,但拿回去给老伍看看,重温一下当年的岁月,也是可以的。
从老赵家回来,沈知棠把找到“遗书”一事告诉伍远征,他也要了信去看。
看完信,梁芝乔见老三眼睛红红的,心下明白,孩子是受到了触动。
赶紧上前收回信说:
“哎,你们一个两个的,看个信就哭,泪腺也太发达了。”
“妈,你那时候真不容易。
我觉得,老四要是明天过来,你也让他看看,我相信,他会更理解你。”
伍远征建议。
“行吧,到时候再说。也许,他认为我卖惨呢?”
梁芝乔对明天的见面,还是比较没有信心。
“他理不理解你,并不重要,我觉得,如果他也为人父母了,一定会理解你的。”
伍远征郑重地道。
“嗯。”
梁芝乔点头。
饭点到了,大家开饭。
蔡管家现在是能吃能喝,面色肉眼可见地红润。
梁芝乔在家里倒是很少吃到伍远征做的饭,这几天在沪上不时吃到儿子做的饭,感觉他的手艺出乎意料地好吃。
“远征,今年大年三十,你得负责做几道菜给大家吃,让大家都尝尝你这大厨的手艺。”
梁芝乔提议。
“没问题。想吃什么让大家点。”
伍远征在家没做饭,是因为他本来回家时间就少,家里哪舍得他做饭?
再说,如果他做饭了,岂不是抢了张姨的饭碗?
沈知棠乐呵呵地说:
“远征哥做饭,我帮打下手。”
在这里查到事情的真相后,沈知棠全身通透,一身轻松,也有兴致了。
“那我让大家一人做一道拿手菜,包括远宁,她也是时候学做饭了。
不然以后嫁人了,连饭也不会做,被嫌弃了。”
梁芝乔觉得,回去也要好好扳扳老姑娘的脾气了。
吃完饭,阿庆嫂来收拾碗筷,拖地。
自从沈知棠让她一日三餐来帮忙后,她第二天立马执行,就怕自己来迟了,好工作会被别人抢走。
梁芝乔拉沈知棠去村里散步。
伍远征说要陪她们。
小黑不言不语,后面跟上了。
于是三人一狗,就在村里闲逛。
走了一个多小时,三人就回去了。
这时,肚子里的货也消化了一些,于是,沈知棠便取温胃的红茶,泡给大家喝。
灵泉水泡的茶,一喝一个不吱声。
大家都以为是茶叶好,只有沈知棠知道,茶好是好,灵泉水才是关键。
临睡前,梁芝乔在楼下卫生间洗漱,照了照镜子,总感觉是不是自己眼花了?
镜子里的自己,皮肤细嫩白皙了许多,难道沪上的水还能让人返老还童?
次日,梁芝乔一早醒来,就起床开始找衣服穿。
她想给这么多年没见的儿子一个好印象。
换了又换,都不太满意,还好这次来沪上,带的衣服不多,要是在家里,她能换几个小时。
最终,她选择了一套米色呢外套,黑色裤子,配一双黑皮鞋,精神干练,看上去清爽的衣服穿好。
对着镜子一照,头上华发已然白了过半,她心里又是一阵悸动,还好,这辈子没有和儿子错失。
一早吃了饭,梁芝乔就有些坐立不安。
但她也知道,老四要先到家里,林平山和他说了身世后,再由他选择过不过来见面,如果顺利,估计得到下午才能见到他。
“妈,你安心,老四会来的。”
沈知棠这时莫名有点共情老四。
她想妈妈了。
如果妈妈真的没死,无论天涯还是海角,她一定会飞奔而去。
这种血脉联结的感觉,是什么都阻拦不了亲近的。
她相信,老四如果知道身世的真相,也会如此。
梁芝乔依旧是坐立不安,不时爬到门口去张望,只要门外有人经过,她就会侧耳细听,看是不是冲家里而来。
当然,随之而来的是一次次失望。
就在梁芝乔以为上午不会有结果时,不曾想,屋外传来一阵自行车铃的“令令”声。
然后,那自行车就停在了院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