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喜出望外。
在农村,男娃最好的出路就是去当兵。
就算没有当军官,过了几年退伍回来,在部队里学了文化,还受到纪律熏陶,出路也比土里刨食的男娃好太多。
可以当村干部,当村里的治安员,甚至如果公家招制服人员,也能去参考,考上了,就能有一份正式工作。
当然,在部队上军校,当军官,是最好的出路。
奶奶听到这个消息,能不高兴吗?
“能上军校,团长说了,明年就推荐我上军校,我们团长是守信用的人。”
小郑信心满满地道。
这边,小郑回乡探亲,忙里忙外。
基地,伍远征和沈知棠也在为回城探亲做准备。
“咱们带点什么土特产回去好?”
自从结婚后,伍远征突然觉得,不管是回自己家,还是去媳妇亲友家探亲,都不能空着手。
结了婚,有些事就不一样了。
这些天,他为带什么土特产回去犯愁。
“带些虾皮、咸鱼干、海带干,这些东西路上好带,又不会变质。”
沈知棠一锤定音。
其实,如果她空间能公开的话,倒是可以带一些海鲜回去。
海里刚捞起来的海鲜,滋味鲜美,比市扬上卖的海鲜,好吃一倍以上。
不过,她虽然不能明着带,但可以顺便采买一批,到时候混杂在市扬买的海鲜里一起煮,目的是让大家尝个鲜。
沈知棠盘算着,要去黑市多买点鲜活的海鲜,放在空间里。
伍远征同意她伴手礼的方案。
沈知棠便说自己去采购,让他安心处理工作,省得回家探亲,还有一堆事在屁股后面追着他,过年也不安心。
伍远征自然没意见。
虽然间谍案结案,但后续还有一堆材料要补写,他只是小小休息一天,接下来就要继续忙,媳妇能把事情揽过去自然好。
第二天一大早,沈知棠便起床,去石港村不远的渔市黑市。
黑市上,既有渔民自己偷偷打渔来卖的,也有大的公家渔船上,缺斤少两腾出来卖的,还有像珍珠一样,赶海有收获,来变现的。
沈知棠戴了个口罩。
她现在毕竟在基地上班,被人家认出来不太好。
反正黑市上,戴口罩的,或者用围巾蒙半个脸的,或者帽子压得低低,只露出一张嘴的,各式人等,比比皆是。
沈知棠戴着口罩,也不算突兀。
一进黑市,就被一股新鲜的海水腥气包围。
沈知棠一开始会觉得腥味太大,现在已经习惯,甚至能嗅出这腥气里,带着几分新鲜鱼获的活力。
“这些巴拉鱼多少钱一斤?”
沈知棠问。
“一毛钱。”
“这两筐我都要了,连筐都给我,多少钱?”
沈知棠很豪爽。
“一筐50斤,两筐100斤。”
“行。不过一个筐要算三毛钱。你给我50块6毛钱。”
渔民道。
“行。”
沈知棠很痛快地掏钱。
这边鱼不需要鱼票,所以比市面上贵几分钱。
沈知棠只要给现金就够了。
渔民听沈知棠的话,帮她挑到边上没人的胡同里,然后拿着扁担走了。
沈知棠一挥手,将鱼收进空间,继续采购。
“鲍鱼挺大个的,多少钱一个?”
沈知棠看到有渔民挑了半筐鲍鱼,个个都有成人巴掌大。
“这是野生的6头鲍,大补,一个算6块,不讲价。”
渔民很坚决地道。
沈知棠心痒,这确实是好东西,送家人,滋补佳品。
现在不管是蔡管家,还是自己的公婆,都是最亲的人,年纪也大了,需要好好滋补,沈知棠眉头没皱,就让他算算有几个,全部拿下。
渔民算出来有51头鲍鱼,一共是306元。
沈知棠付了钱,渔民把鲍鱼装进草袋里给她,说草袋不算钱,送她了。
沈知棠拿着草袋,找了个无人的巷子,收进空间。
她继续在黑市上逛。
因为黑市可以卖高价,所以海货的品质,甚至比供销社、代销点卖的好,沈知棠买得乐不思蜀。
她顺便买了一堆的虾皮、海带干、瑶柱、咸鱼干等干货,这些是明面上的伴手礼。
“姑娘,鱼露你要吗?自家做的,如果做汤放一些,可鲜了。”
有渔民问。
“新鲜吗?我闻闻。”
沈知棠接过他递来的玻璃瓶,打开盖子,闻了下。
鱼露就是渔民的酱油,用海鱼或者虾腌渍制成,营养价值超过普通酱油。
“嗯,不错,轻微的腥味,尝了一下有点咸,鲜味有够。多少钱一瓶?”
沈知棠问。
“四毛钱一瓶,我这有20瓶,你如果全部要,我给你打个九折。”
“行,全给我。”
沈知棠给了对方七块两毛钱,把20瓶鱼露拿下。
她在这里简直买上瘾了。
主要是她有一个可以储存不变质的空间,一次性多买点,她也省得老来黑市,提心吊胆的。
“黄花鱼,上好的黄花鱼,刚刚新鲜到货!”
沈知棠才收了鱼露,就听不远处,有小伙子在吆喝。
象他这么热情的商家还比较少见。
沈知棠觉得这个小伙子,未来市扬开放了,肯定能赚大钱。
“黄花鱼多少钱一斤?”
沈知棠看着眼前五、六筐黄花鱼,不由眼前一亮。
她眼馋黄花鱼许久了,但在石港村,那么靠近码头的地方,反而买不到。
现在好不容易可以现扬购买,她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一斤五毛钱,姐,你要多少条?”
小伙子热情招呼。
海边的鱼,虽然品质好,但还是比猪肉便宜,现在一斤猪肉要八毛钱,还得要票。
不过,黄花鱼要是放在城里挺抢手的,但在本地海边,就没那么抢手了。
“这几筐黄花鱼都是你的吗?我全要了,能再省点吗?”
“全要?那可以给你打个九折,出来时我们过过秤,五筐鱼,260斤,一共是117块钱。”
“筐要送我。”
沈知棠道。
“筐五个算你一块钱吧,姐,赚钱不容易,筐我们也是要买的。”
“行,那就118元,图个吉利。”
沈知棠也慷慨应下。
小伙子把鱼按要求送到巷子里,等他离开,沈知棠瞅着四下无人,便收进空间。
今天来早市,颇有收获。
可是她还没逛够。
但她却没发现,她在早市上频频出手,已经引起一些宵小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