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就好像一头野驴,跑起来个不停。
直接就是半年的时间过去了。
时间眨眼间,就来到了年底。
六一年也马上就要过去了,李艾国如同怀念六零年一样,还是很怀念这一年的。
这一年,李艾国做出了十分突出的成绩。
种花家的发展,一直都处于井喷状态之中,各行各业简直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
其中最大的一个变化是,在年底这一个月,种花家直接取消了粮本和粮票,以及肉票,所有的票据全部取消。
种花家也宣布,民生领域的计划经济已经全面取消。
这就意味着,种花家的大量民生资源,不再集中,也不再实行一般民生商品,生活必需品的分配,生产和有计划的消费。
原本市场机制的排斥,经济活动不再需要通过行政指令来完成,价格也由市场来进行桃姐。
不过也仅仅是需要民生领域,工业和制造业的计划还在,大量的资源,也将集中在工业领域。
之所以取消民生,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从下半年开始,种花家大量的细粮还有粮油,蔬菜和肉制品,海鲜,都出现了滞销的情况。
票据虽然发的多,但是还是有不少人,因为没有票,从而想要花钱,也没有门路。
而且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种花家开始大量使用化肥,三年灾害也从今年下半年过去,这也让种花家下半年的粮食产量,有了飞跃式提升。
取消公粮这个政策之后,种花家在各地的粮仓,则是直接收购粮食。
包产到户的每一个家庭,又回到了种花家刚刚成立的那时候,都有自己的土地,而且还没有了田赋,所有的粮食,都可以自由分配。
各地都是收购粮食的队伍,这些收购上来的粮食,该多少钱,都会直接交给百姓,粮食则是进入到城市,为城市户口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同时富余的粮食,也运送到一些缺粮的城市。
市场虽然是自由了,但是目前还不允许个人经营,所以粮食价格,一直都有保障。
不管是乡下收购,还是城市销售,供销社作为主体,只赚取微薄的利润。
城市的所有粮食价格,只是稍微上涨了百分之二十。
而上涨的粮食价格,则是全都用来支付购买粮食的费用。
这百分之二十,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农村百姓的收入。
平衡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贫富差距。
并且对农民只有买卖的限制,也进一步放宽。
原本农民只能选择出售一些农副产品,水果。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直接交给当地的供销社收购。
自己卖也可以。
现在全部解禁,包括山上打猎,下水捕鱼,甚至鼓励农村的百姓,自己发展养殖业,有了自己的农田,粮食可以自由支配,百姓们也有更多的粮食,来圈养家禽。
以前养两只鸡,就叫做资本主义的尾巴。
现在随便养,养猪,养羊,养牛,都没有人管,只要你养得起。
并且还可以到公社,申请购买猪仔,小羊羔或者是小牛犊。
这也能够提升百姓的收入。
以前的公社,则是成为了供销社的一个据点,公社内也出售一些城市里的商品,百姓想要买卖东西,不需要跑到城里,直接到原本公社完成买卖就可以了。
而百姓之间,也允许自由买卖,这也算是个人经营的一种尝试。
年底的乡下,已经开始出现不少货郎,走街串巷的挑担卖东西。
农村百姓的生活质量提高了,甚至今年种花家的农村每户人家的年均收入更是达到了五百元。
对比前年的时候,提升了将近五十倍。
农村生活成本远比城市的低很多,随着农村的收入提升,城市之中的粮食价格虽然上涨,但是大家的工资,也进一步提升了。
在今年的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工人的工资再一次提升。
现在的八级工,一个月的工资高达两百元,对比半年前,提升了足足五十元。
学徒工的工资八十块钱,一级工的工资,则是高达一百块钱。
就好像何雨柱,现在每个月的工资,是一百三十块钱,加上五块钱的班长补贴。
而闫解成目前还是轧钢厂的学徒工,一个月工资八十块钱。
闫埠贵一个月工资则是高达一百四十块钱,闫家一个月的收入,就是两百二十块钱。
而现在,市场上的猪肉,一斤是一块钱。
优质的大米一斤是三毛钱,面粉一斤是两毛五。
这样的价格,对比工人的收入,天天白面馒头,外加炖肉,可以说是普通城市家庭的基本生活质量。
前年要是饭点的时候,走在胡同内,十天半个月闻不到什么肉味。
可现在,只要一到饭点,到处都飘着肉香味。
没有票,随便买,市场上猪肉供应,面粉供应充足。
每天买个一斤肉,蒸馒头,在普通家庭,已经是很常见了。
就连街道办那边请个临时工,一个月最少也是五十块钱。
因为不单单是大家有钱了,种花家也是有钱了。
最显而易见的是,街道上,各种小汽车最少增加了三倍的数量,摩托车也多了起来,正在取代原本庞大的自行车。
其次就是大家穿的衣服,以前大街上,随处可见的补丁。
现在也渐渐的消失了。
生活好了,衣食住行也都跟上了。
九十五号大院这边,许大茂甚至都把房子也学着李艾国,翻新了一下。
而许大茂前几月学了驾驶证之后,现在下乡放电影,都不开自己的摩托车,而是用上了轧钢厂的红星皮卡车。
因为今年,轧钢厂已经补充了十辆的红星小汽车和二十辆红星皮卡车,都是轧钢厂自己采购的。
就连五叉星辉,轧钢厂都已经采购了八辆。
红星皮卡车,是李艾国下半年推出的一款工具车,双排五座加长一个长长的车斗,载重可以达到三点五吨,可以用来拉人和载货。
这款皮卡车一出来,就成为了供销社和各大工厂,优先采购对象,就连各地的治安局,都纷纷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