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24章 战争之中,不断攀升的科技树

作者:世界不缺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在阮靖邦进一步挑衅米国和白象的时候,李艾国也是给了阮靖邦莫大的底气。


    没有底气的话,阮靖邦哪有那么大的胆子,不留情的打击米国军火货船和白象的运兵船。


    而阮靖邦的底气,来自枭龙战斗机,经过了这几天,而在小世界内,快半年的时间,李艾国总算将枭龙战斗机研发成功了。


    李艾国并没有凑合,完成了枭龙战斗机所有的设计指标。


    在种花家歼拾壹战斗机诞生之前,这款枭龙战斗机可以说是蓝星最强战斗机。


    虽然只是单发,但其性能完全达到了第三代战斗机的标准。


    机身长度达到了十八米,确实是比双发第三代战斗机小了不少。


    空重八吨,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十八吨,在轻型战斗机之中,这数据很亮眼。


    使用的涡扇发动机,推力达到了一百二十千牛,加力推力可以达到更加惊人的一百五十千牛,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据,也表明了,枭龙战斗机拥有一颗动力超强的心脏。


    更强的动力,意味着它可以搭载更多的武器,飞出更快的速度。


    枭龙战斗机在打开加力燃烧的时候,最高可以飞出惊人的二点五马赫。


    这对一架单发的轻型战斗机来说,简直就是不可思议。


    关键的是,李艾国专门修改了枭龙战斗机机翼的后掠角,将原本四十二度的后掠角改成了五十度的后掠角。


    五十度的后掠角到五十五度后掠角,是超音速巡航优化的气动外形,类似后世五代机的后掠角布局。


    而一百二十千牛的推力,为枭龙战斗机提供了1.54的推重比,尽管这个数值是空重的情况下,但也满足了超音速巡航的阈值。


    并且枭龙战斗机的DSI进气道进一步降低百分之十的阻力。


    加上枭龙战斗机采用了大量的复合材料,外部涂装也可以进一步降低跨音速的波阻。


    也因此,如果是在不携带弹药的情况下,这架枭龙战斗机具备超音速巡航的能力,并且可以持续最少四十分钟。


    尽管比不上现代的五代机,但是放在这个时代,这种超音速巡航,绝对是战斗机的神技。


    投放了炸弹,副油箱或者是导弹之后,完全可以超音速巡航快速脱离战场,所有想要追击的战斗机,根本追不上。


    别看有的战斗机,速度可以达到二马赫以上,但那是短时间内的爆发,根本无法保持如此高的速度长时间飞行,不是飞机机身不行,而是发动机难以承受。


    配上射程三十公里近程红外以及主动雷达制导导弹,以及脉冲多普勒雷达,放在这个时代,那就是降维打击。


    目前枭龙战斗机已经在小世界的脉冲生产线上进行组装。


    三十倍的时间加速下,现实时间一天两架,这还是只有一条生产线的情况下。


    而在空空导弹生产线上,大批的空空导弹,正在流水线上快速制造,并且还有专门的对地攻击导弹,反辐射导弹。


    这两款对地和对雷达攻击的导弹,都可以在上百公里外,对地发起攻击。


    到时候,只要救国军的士兵,用激光照射目标,就可以为空对地导弹,提供精准引导,实现防区外的精确制导打击。


    而反辐射导弹,则是完全不需要引导,导弹会主动锁定雷达波方向,顺着雷达信号,展开精准打击。


    还有第四款导弹,李艾国也正在研发当中,那就是空射反舰导弹。


    这款反舰导弹,是专门为枭龙战斗机设计的。


    按照李艾国的设计,这款导弹在发射之前,不需要精准掌握目标的位置,只需要有一个大概的位置,导弹发射之后,会巡航靠近,战斗部上的雷达会主动扫描目标,一旦发现目标,就会调整靠近,制造光学摄像头拍摄下目标,对比数据,确定目标后,就会主动发起攻击。


    只是在攻击之前,至少要知道,对方大概的位置,否则要是找不到目标,那就是白扯。


    洪沙瓦底虽然没有海军,但是白象和米国都有。


    李艾国这也是进一步防止他们参战,或者说,李艾国很期待米国参战。


    一旦米国参战,那肯定要好好的招待米国。


    不过李艾国也知道,米国直接参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除非是阮靖邦主动对米国在东南垭地区的军事基地,展开攻击。


    但是米国也很有可能,会出动轰炸机,给阮靖邦一个教训。


    一旦米国出动了轰炸机,那阮靖邦自然也不会和米国客气,到时候整个东南垭所有的米国军事基地,都在阮靖邦的攻击范围内。


    因为李艾国还给阮靖邦准备了两款性能不错中程弹道导弹和近程弹道导弹。


    之所以是弹道导弹,是因为为阮靖邦制造武器装备,根本不需要考虑成本。


    毕竟小世界的资源,每天刷新,本就是无限的。


    不需要任何成本,就能够源源不断的制造出来。


    近程弹道导弹的射程两百到一千公里。


    中程弹道导弹的射程从一千公里到五千公里。


    目前这两款弹道导弹,都是采用机动运载发射。


    在小世界内,导弹和卡车载具,都是一起制造的。


    也拥有导弹运输补给车,可以随时为发射车补充导弹。


    这款近程弹道导弹有点类似大毛的伊斯坎德尔,一辆发射车可以同时携带两枚导弹,发射之后,只需要十五分钟就可以完成导弹补充。


    不过这两款导弹,也仅仅是采用了惯性制导。


    作战状态下,一辆发射车会携带一辆运输车,发射之后,可以在十五分钟内,再次发射一轮,保持四枚导弹的持续打击能力。


    小世界内,这款近程弹道导弹,已经制造十二辆发射车和二十四辆运输车。


    李艾国已经通知了阮靖邦,随时可以取走第一批的近程弹道导弹。


    至于中程弹道导弹,目前也就制造了几枚出来。


    每一颗导弹上,都专门刷上了上帝之剑四个字,并且还专门用英文书写的。


    这场战争的科技水平,正在不断的攀升。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