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18章 米格-31高空高速截击机组装完成

作者:世界不缺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今年种花家的经济收入,从下半年开始,实现了高速增长。


    就好像轧钢厂的收益,每个月的营收增长,都是直线上升。


    上半年,种花家的出口总额还不到九亿米元。


    但是这九亿米元,百分之九十是以资源换取毛熊矿产资源,原油,天然气,工业原材料,工业设备为主。


    可是到了下半年,种花家出口总额,飙升到了一百八十亿米元,是上半年出口总额的二十倍。


    并且对毛熊出口规模,也就不到二十亿米元。


    受出口数据的拉动,种花家今年的GDP,暴涨到了两千亿种花币,对比去年,提升了百分之二十五。


    并且这种经济增长速度,还在不断攀升。


    虽然DGP的增长,提升国民的收入,也就在情理之中。


    李艾国预计,明年第一次提升国民收入,只是一个开始。


    按照目前种花家的出口规模增长速度,到了明年,种花家的GDP,完全有可能突破到三千亿。


    种花家的半导体产业,家用电器,汽车的出口占据了主要份额,同时高端制造业的出口,半导体产业的出口,也进一步拉动了种花家其他商品的出口。


    不过也因此,种花家下半年的进口规模,也提升了好几倍。


    种花家不再以进口毛熊为主,而是面向蓝星进口。


    其中光是铁矿的进口,就高达二十亿米元。


    这也让种花家的钢铁产量,从第四季度开始,实现翻倍式增长。


    而随着半导体产业的发展,种花家也开始大规模发展轻工业。


    这是种花家历史上所没有的。


    种花家到了八十年代开始,才逐渐完善了轻工业的发展。


    在这之前,都是以重工业为主。


    原本的种花家,基本上以毛熊为模版,但是毛熊的工业结构是畸形的,重工业很强大,但是轻工业基本上没有。


    种花家一开始走的也是这条路。


    而种花家之所以开始大力发展轻工业,并不是李艾国力主推动的。


    或者说,这就是自然而然的,因为随着种花家的出口产业提升,李艾国也弄出了大量的轻工业产品,受到出口创汇的刺激,轻工产业的发展,也自然势不可挡。


    甚至到明年年底,一级技术工人的工资提升到五十块钱每个月,这都不奇怪。


    说白了,外汇经济要搞,内部经济也要搞。


    以前经济,出口不行,想要把经济搞起来,那是没有办法。


    可一旦有了经济发展的突破口,那种花家,也自然会迎头赶上。


    提升国民收入,增加国民消费。


    到时候整个种花家的经济,也不再是一潭死水。


    就好像之前红星小轿车,还有五叉星辉高端SUV,也允许私人购买,这就是简单的例子。


    而在种花家各地的供销社,很多出口的家用电器,也都摆在了国内的货架上。


    只需要一张,或者是两张工业票就可以购买。


    只是半年的时间,种花家的改变,肉眼可见。


    回到轧钢厂,李艾国并没有给自己放假,送走杨厂长和李副厂长,李艾国便一头扎入了位于办公室对面的个人车间内。


    这是属于他一个人的独立车间,车间内,拥有整个种花家最好的工业设备。


    在这里,李艾国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


    不过来到这里,李艾国便立即进入到小世界内。


    小世界之中,李艾国正在组建一架歼-33高空高速截击机,也就是米格-31高空高速截击机。


    这是李艾国在小世界内打造出来的。


    对李艾国来说,他在小世界内,算不上无所不能,但是有些事情,那只需要一个念头即可。


    就好像眼前这架还没有组装起来的歼-33高空高速截击机,配件铺满了大片空地。


    李艾国目光一扫,就知道配件是否完整,这些飞机的组装配件,都是小世界内的工厂制造的。


    随着李艾国的念头一动,所有的配件全都自己动了起来,一架完整的飞机,开始组建起来。


    短短的几分钟时间,一架完整的歼-33高空高速截击机,就出现在李艾国的面前。


    作为系统提供的米格-31技术图纸,所以米格-31高空高速截击机所拥有的缺点,在这款歼-33高空高速截击机身上,有些性能,并无法改进。


    首先就是机动性不足,作为一款高空高速截击机,在低速情况下,并不是空优战斗机的对手。


    特别是在亚音速和跨音速段的格斗能力极弱,近距空战几乎无生存能力?。


    其设计更依赖高速突防和远程导弹拦截,而非缠斗。


    至于电子系统的话,系统完全改进了设计,使得歼-33高空高速截击机拥有比米格-31更加先进的电子系统。


    且航电性能稳定,可靠性极高。


    而且换装了系统提供的脉冲多普勒雷达技术,比起米格-31使用的脉冲多普勒雷达,在性能稳定,以及抗干扰能力更强。


    这款雷达的探测距离高达两百五十公里,并且首次装备了火控计算机。


    能够快速的处理雷达数据,具备多目标跟踪以及锁定能力。


    最大可以跟踪二十个目标,可以优先自动锁定最具威胁的六个目标,且能够同时引导六枚导弹,分别追踪攻击这六个目标。


    这种能力,就算是八十年代的第三代战斗机,都比不上。


    且它与米格-31不同,米格-31还需要地面指挥和人工操作,自主作战能力有限。


    歼-33高空高速截击机能够完全自主跟踪,锁定,追踪空中目标,且具备电子对抗干扰能力。


    完全具备独立作战。


    而且歼-33高空高速截击机的雷达具备全方位扫描能力,哪怕是到了七十年代后期,巡航导弹以及低空突防战术兴起,歼-33高空高速截击机的也具备拦截低空,或者是超低空目标。


    歼-33高空高速截击机的定位,就是未来用以拦截U-2高空侦察机,黑鸟高空高速侦察机,又或者是白天鹅战略轰炸机,枪骑兵战略轰炸机等目标。


    另外就是解决驾驶室高温的问题。


    原版的米格-31的驾驶室温度,哪怕采用了降温措施,但是温度仍然高达五十到七十摄氏度。


    为了降低高温,系统出售的J1技术,则是在材料技术上,下足了工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