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16章 一级总工程师,李艾国一家月收入上千

作者:世界不缺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李艾国知道,米国肯定是选择捂住这个暴雷。


    当然,换成是任何一个当事人,都不会真的让这个雷爆炸了。


    米国这样的反应,也在李艾国的预料之中。


    从紫禁城出来,李艾国拿到了一笔一万元的奖金,这是今年科技一等奖的奖金,他荣获了堂口科技一等奖。


    另外就是一级战斗英雄,李艾国也拿到了第二个。


    他的军衔并没有因此提升,尽管这一次,李艾国立下的功劳更大,但是他确实是还年轻。


    不过有个好消息,那就是李云龙军衔,借着李艾国的东风,提升到了中将。


    而李艾国自己,本来就没有指望,自己才二十四岁,过几天才二十五岁,就升到了上将。


    当然,李艾国也不是没有其他收获。


    那就是他在内部的工程师等级,也提升到了一级总工程师的待遇。


    并且李艾国的待遇,也跟着提升到了行政五级。


    现在的李艾国,也拥有了学部委员的头衔,这个头衔放在九十年代,才会改名称为院士。


    另外,李艾国也拿到一份新的委任状,那是内阁科委,专门给他颁发的内阁科委委员的委任状。


    从现在开始,李艾国也有权规划种花家未来的科技发展。


    虽然职权不算大,但可以说,李艾国也悄悄的走入了权力的核心边缘。


    不过李艾国对外的身份,还是老样子。


    只不过是将表面上的七级工程师,提升到了六级工程师。


    至于考核,不存在的,整个种花家的科技大佬们,自己都很清楚,谁也没有资格考核李艾国的专业技术。


    所以在表面上,李艾国这个七级工程师,也算是进步了。


    现在的李艾国,实际工资的收入,已经超过了大掌柜。


    因为他还有中将军衔,这个副大军区的津贴收入,这可是三百多块钱。


    另外一级总工程师,每个月的实际收入,也超过了四百块钱。


    此外还有内阁科委的补助,以及科技院那边的学部委员的补助。


    加起来,李艾国每个月的收入,已经高达九百块钱了。


    要是加上李秀芝的工资,那李家现在的合法收入,每个月高达一千块钱。


    更别说,还有拿到一万块钱的科技一等奖奖金。


    不过这一万块钱,李艾国也就是接手了一下,他转身就把这一万块钱,给捐了出去。


    这一万块钱,对李艾国来说,完全没有任何用处。


    还不如稳住自己的人设。


    至于钱这东西,对李艾国来说,那真的就是一个数字了。


    别说两百二十亿的米国羊毛,就算是阮靖邦的种花币存款,就不是一个小数字。


    虽然这笔钱,阮靖邦会大量花在建设银三角上面,但源源不断的出口,目前阮靖邦在种花家银行内的存款,一直都没有少于十亿。


    所以钱这东西,李艾国是真的没啥感觉。


    而且科技一等奖的这一万块钱,貌似之前获奖的人,也都是捐出去。


    毕竟能够获得这个奖项的人,水平都不低,这意味着工资也不会低。


    原本李艾国也打算将自己每个月的中奖津贴也给捐出去,但是被拒绝了。


    不过今天涨工资的人,不止李艾国一个。


    当他来到轧钢厂的时候,就看到正在宣传栏上贴红纸。


    原来前两天,轧钢厂下半年的工级考核完成了。


    有不少人,提升了工级。


    李艾国好奇的抬头看去,第一排是工级提升到八级的名单。


    名单上,李艾国马上就看到了易中海的名字。


    这一次,易中海也总算是考上了八级钳工,每个月工资九十九块钱。


    不过,这下半年的考核,轧钢厂也多了十几个八级工,很值得庆贺。


    五级以上的技术工人,多了有七八百个。


    轧钢厂技术工人的队伍壮大,这也让李艾国很是满意。


    现在的轧钢厂,已经和之前完全不一样。


    首先就是看不到泥土路,全被清一色的水泥土给取代了。


    所有的车间四周,还有道路两边,都做了绿化。


    轧钢厂原本后方,也修建起了一座座工业楼房,筒子楼多出了十几栋。


    这些工业楼房,基本上都是四层的结构,每一层都是一个车间。


    工期进度,也是赶上了今年的末班车。


    666研究所的另外三座工业大楼,也同时修建了起来。


    现在的666研究所,绝对算得上是兵强马壮。


    整个研究所所属的车间内部,高级工人占了三分之二,技术人员和工程师,更是高达数百人。


    明年,666研究所,还会再来一批高技术工人,以及规模不小的技术人员和工程师。


    这都是666研究所,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最好表现。


    甚至为了改善轧钢厂的内部环境,原本轧钢厂后面的洼地,还挖掘了一个人工湖,引入了护城河水,形成了一个小河道流通。


    现在的轧钢厂,已经不输给那些好几万人的大工厂。


    特别是到明年,轧钢厂的工人规模,可能会增加到三万人。


    现在的轧钢厂主要业务,是制造发动机,变速箱,电机,加工高精度枪械配件,汽车配件。


    明年轧钢厂,还会开展多项新的业务。


    现在的轧钢厂,已经是冶金署旗下,十分重要的一个高端制造厂,虽然还叫做轧钢厂,但是性质早就改变了。


    就连杨厂长和李副厂长,都跟着水涨船高。


    要不是李艾国觉得这两人跟自己配合挺好的,否则的话,就算他们上面有人,也早就换一些更高级的干部过来。


    今年两人的行政级别,都提升了一级。


    明年,也会大概率继续提升一级。


    别的不说,要是再提升一级的话,两人要是下放到行政部门,那最少一个是市长,一个是副市长的级别。


    两人都很清楚,自己有现在的地位,都是李艾国带来的。


    这不,李艾国一回到轧钢厂,或者说,当看到有人将李艾国的车子送回到轧钢厂,两人就知道,李艾国回京城了。


    所以当李艾国来到实验大楼的时候,就看到被大楼警卫,拦在外面的杨厂长和李副厂长。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