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90章 种花家的蓝星超一流科技产业

作者:世界不缺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主要是因为种花家所谓仿制五爷和六爷,是毛熊给的技术,毛熊并没有全部给技术,关键的技术,一直都是掌握在毛熊手中,航空材料,关键的配件加工制造,都是毛熊那边制造好,再交给种花家组装的。


    这与李艾国提供的完整图纸,和完整制造工艺,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李艾国的图纸,是可以教你真正具备,从零开始将装备打造出来。


    只要你不修改,没有自己的想法,按照图纸一比一去制造,肯定没有问题。


    等你会制造了,吃透了相关的技术,你有想法,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改进。


    米格-31也是如此。


    此刻,李艾国购买下来的米格-31的图纸上,这款飞机的名称,已经变成了歼-33高空高速截击机。


    这个33,代表了这款战斗机,具备三万米高度,三倍音速的超强性能。


    一旦种花家服役了歼-33高空高速截击机,那任谁的侦察机,轰炸机,都不敢靠近到种花家领空。


    对比防空导弹,只能进行要地防空,歼-33高空高速截击机这是可以主动出击,将敌机拦截到国门之外。


    而想要制造出歼-33高空高速截击机,对种花家来说,只需要几个月的准备时间,就够了。


    制造歼-33高空高速截击机的半导体产业技术,高纯度的航空级特种不锈钢,钛合金,这些种花家已经开始在量产了。


    因为李艾国之前制造的红旗-1防空导弹,就需要这些原材料,也包括了红星防弹专车,五叉星辉防弹版,都用得上这些特殊材料。


    至于电子系统,那现在的种花家,如果说是蓝星第二,绝对没有人敢说自己是第一。


    雷达还有航电系统,也十分的简单,脉冲多普勒雷达,以及集成电路板,甚至是龙心一代中央处理器,都可以满足歼-33高空高速截击机的需求。


    唯一制约歼-33高空高速截击机大规模量产的,是搞技术的工程师和高级技工,比较短缺,但是培养起来,有个两三年,歼-33高空高速截击机大规模量产,就完全没有问题了。


    要知道,今年还是1960年,历史上,米格-31是到了七五年首飞,八一年服役。


    当这个性能怪物出来的时候,米国都麻爪了。


    毛熊的技术,怎么可能制造出来恐怖的家伙,三万米高度,三倍音速,简直吓人。


    结果等到米国真正了解到米格-31的时候,也才松了一口气,感情就是大力飞砖,并不是毛熊掌握了什么黑科技。


    而歼-33高空高速截击机也确实是有些算是黑科技了,特别是在六零年的时候。


    就算是力大飞砖,但也不看看,你能飞得起来吗?


    系统出品的歼-33高空高速截击机和米格-31并非完全相同。


    歼-33高空高速截击机的整个机身,百分之四十五采用了高纯度不锈钢,这种不锈钢的技术,比起毛熊原本用来米格-31上的不锈钢还要好一些。


    其次就是机身还有百分之二十五为钛合金,这是用来解决机身的高温问题。


    剩下的百分之三十,则是为轻质合金材料以及复合材料组成。


    光是制造这个机身,就需要种花家动用最尖端的冶炼技术,锻造工艺,和加工技术。


    李艾国可以骄傲的说,整个蓝星,除了种花家,哪怕是毛熊和米国,也没有办法拿造出歼-33高空高速截击机。


    李艾国没有理由不骄傲,因为种花家在材料,特种合金技术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钛合金,不锈钢技术,更是远超毛熊,米国那就更加不用说了。


    要知道,米国为了制造黑鸟高空高速侦察机,用的钛合金,可都是从毛熊那边秘密购买的。


    此外,歼-33高空高速截击机的两台发动机,那更是集成了各种尖端科技。


    两台发动机的单台推力,都达到了惊人的一百八十八千牛,远比原版的米格-31的两台D-30F6涡扇发动机,高出了足足三十六千牛。


    里面涉及了精密的涡轮机制造,高精度叶片制造,以及发动机原材料制造,都远超毛熊这个时期所掌握的发动机技术,高出两代。


    正要之前种花家为了制造歼七战斗机的发动机,已经开始在西工大那边的发动机工厂,改进生产线,到了明年,歼-33高空高速截击机的发动机,也可以在西工大那边的发动机工厂,进行量产。


    这就是全民共同努力的成果,而哪怕放在以前,种花家最薄弱的半导体产业,现在那也没的说。


    一旦全面量产歼-33高空高速截击机,种花家已经有不小的产业规模,可以支撑整个机身,机翼,起落架等不同配件,可以由专门的工厂进行制造,最终再送到飞机工厂,完成最后的组装。


    不客气的说,李艾国早就为种花家制定了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标准,零部件统一精度,这也让种花家见识到了统一标准的好处。


    所以现在的种花家工业水平,早就不可同日而语。


    按照李艾国的估计,发动机量产,再到所有的零部件量产,整个供应链的整合下来,只需要半年到九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完成歼-33高空高速截击机量产的所有准备工作。


    这个速度,可是相当吓人的。


    当然,歼-33高空高速截击机还需要进行各种试飞,这也需要不短的时间。


    正常情况下,光是第一架原型机各种基础测试,前后就需要花费大概一年的时间。


    不过李艾国觉得太长了,他弄出来的装备,哪怕再加速一下,歼-33高空高速截击机想要正式服役,最少需要三年的时间。


    所以李艾国在购买下歼-33高空高速截击机的完整技术后,他已经在小世界开始建造了。


    之前李艾国在实验大楼的五楼,弄了个人实验车间,所以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可要长期待在里面了。


    李艾国打算将小世界打造出来的歼-33高空高速截击机,拿出来,当做他在个人实验车间打造出来的。


    当然有些配件,现在就可以从其他工厂订做。


    比如说机身,钛合金配件,飞机上其他各种要求不严格的配件,都可以直接让沈飞或者成飞先满足他这边的需求。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