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68章 正在从饥荒走出来的种花家

作者:世界不缺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何雨柱这边,则是否极泰来了。


    原因是轧钢厂的规模扩大,原本的食堂不够用了。


    所以又增加了一个食堂,何雨柱也因此从废料组提了出来,成为了新食堂的大厨。


    你可以说何雨柱喜欢寡妇,但是他的厨艺,对比普通炊事员来说,还是有很大优势的。


    不过对何雨柱的惩罚,并没有完全取消,到了十一号食堂的后厨,何雨柱还是要领着十级炊事员的工资,只有惩罚时间到了,他才能够回到原本八级炊事员的待遇。


    然而对此,何雨柱还是很高兴。


    废料组那边,每天累得跟三孙子似的,谁都可以使唤他。


    可是到了后厨这边,那就是他使唤人了。


    一号食堂的胖子,被调过来十一号食堂,他本来就是何雨柱的半个徒弟,所以何雨柱也有了使唤的对象。


    而且食堂这边,剩菜剩饭,他也有份。


    虽然失去了最为轻松的一号食堂大厨,但是因为一号食堂有李秀芝在,何雨柱也没得偷懒。


    到了十一号食堂,何雨柱可是得意了。


    并且十一号食堂的工人,都是新招的,就连配合何雨柱的几个炊事员,也都是从外面招来的。


    因此何雨柱自然是领着后厨班长的头衔。


    毕竟整个食堂,足足有十一个,李秀芝就算是再厉害,也不可能管得过来。


    她最多就是把控一下菜品的质量,确定一下每天饭菜的分量。


    有时候弄一些菜谱给每一个食堂的炊事员。


    就这样,李秀芝的工作,也快排满了。


    特别是轧钢厂的招待,那是三天两头就有,李秀芝还要负责招待的小灶,也就是因为有了秦淮茹,她才轻松了很多。


    否则,一天下来,那也是连轴转,不带停的。


    目前也就是因为新建的厂房还没有投入使用,否则的话,轧钢厂的规模,还会进一步扩大。


    现在的轧钢厂,正在组建发动机和变速箱的生产线,另外还有电机生产线。


    另外,轧钢厂也要负责为其他重点工程项目,加工高精度配件。


    原本的轧钢项目,已经全部转移到其他轧钢厂,整个轧钢厂,都转型成为高端制造和高精度加工。


    也因此,这段时间的轧钢厂,流动性很大。


    预计到明年的时候,轧钢厂的工人规模,将超过两万人。


    别看两万人很多,可在京城,还真的不怎么多。


    就好像原本管辖第三轧钢厂的首都钢铁厂,光是工人就超过了十万。


    还有四年前,种花家投资一个亿修建的首都电子厂,从半年前的一万多人,到现在已经快三万人了。


    首都电子厂,绝对是李艾国的重要合作伙伴。


    该电子厂原本只能生产电子管,现在已经全面升级技术,专门用来生产晶体管以及集成电路板的主要工厂。


    已经可以做到年产五百万集成电路板的大厂。


    该电子厂在技术全面升级之后,现在也是整个亚细洲以及全世界,规模最大的集成电路板制造工厂。


    并且在京城的郊区,还有大片的厂房正在修建当中。


    而上面也没有忘记轧钢厂,红星轧钢厂作为目前种花家为数不多,配备大量高端机床的工厂,在尖端加工领域,也属于靠前的。


    所以轧钢厂扩张,也就不可避免的开始了。


    从李艾国的666工程项目升格成为666研究所,轧钢厂的扩张,也几乎同步开始了。


    这也是为什么,杨厂长和李副厂长的行政级别,都往上提了一个等级的原因之一。


    扩大之后的轧钢厂,将拥有两万多个工人,专门负责高端机械加工。


    到时候,红星轧钢厂的规模在京城,也是可以排得上号的。


    而且此次轧钢厂的扩大规模,工人都是上面安排的,除了一些必要的学徒工外,大部分的工人,都是二级以上的技工。


    届时整个轧钢厂,除了666研究所外,光是八级工,就有五十个。


    要是加上666研究所内的八级工,那整个轧钢厂的所有八级工,到时候会超过一百五十个。


    因为光是666研究所内的八级工,就有上百个。


    也就是说,现在的666研究所内,每十八个工人,就有一个是八级工,这比例可是相当的吓人。


    这也不是李艾国专门将八级工都弄到自己的研究所,而是因为666研究所制造的东西,都太先进了。


    光是哈工大那边,就给李艾国送来了十个八级焊工,这十个八级焊工,那可都是可以焊接潜艇的技术大牛。


    手艺与梁拉娣都有得一拼的存在。


    所以这也就是何雨柱为什么从废料组被拉回食堂的原因。


    轧钢厂人是越来越多,炊事员不够,何雨柱只能背着惩罚,继续上灶。


    毕竟杨厂长和李副厂长,还是很爱惜人才的。


    不过这李杨二人,得到的好处也不少。


    就好像两人的公车,都换上了五叉星辉,虽然和李艾国的私人五叉星辉没得比,但是在京城的所有工厂内,也是头一批分配到五叉星辉的工厂了。


    原本两人乘坐的吉普车,也继续留在厂里,另外轧钢厂也分配到了一批摩托车,作为公务出行。


    就连轧钢厂的运输队规模,都扩大了三倍。


    不扩大也不行,现在的轧钢厂,运输工作也是相当繁重。


    所有的配套都要跟上。


    现在整个京城谁不知道,红星轧钢厂的技术科,研发出了被称之为国民神车的红星城市越野车,也就是五叉星辉。


    得到了上面的肯定和重视,所以轧钢厂被划定为冶金署重点工厂,因为各种好福利,规模扩大,也就紧跟而来。


    就连工人们的福利,都比以前提高了很多。


    首先是人均肉菜标准,增加了五十克,工人的人均肉类供应,提高到了一百五十克。


    光是这个福利,就让外面的不少工厂工人,表示无比羡慕。


    其次就是细粮的比例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现在的食堂,已经可以做到提供一半的细粮,一半的粗粮。


    别小看这些改变,这意味着种花家已经开始从饥荒走了出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