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乱的床铺和散落在地上的衣物,见证着昨夜的旖旎。
床上的两人依偎在一起,宋凛下巴轻抵着姜念初的头顶,均匀的呼吸洒在她的发间。
姜念初却因为耳边不断传来的声音,微微蹙眉,长长的睫毛颤动着。
外面天刚破晓,村里的公鸡就一只接一只的引吭高歌了。
鸡叫也就算了,不知道谁家的大黄狗也跑到他们家附近,汪汪汪的发出一连串犬吠。
姜念初在这嘈杂声中眉头越皱越紧,不满地嘟囔了一声,“吵死了。” 将脸往宋凛怀里又埋了埋。
但那烦人的鸡鸣狗吠却丝毫没有停歇,反而愈发喧闹,姜念初睁开眼,翻了个身生无可恋的看着床顶。
宋凛也同样被吵醒,院子里也有轻微的动静,是家里有人起床了。
他看了眼身旁人,侧过身,“这鸡鸣狗吠的动静也是好几年没听到了,之前小河村因为大旱鸡都养不起了,更别说狗,以后习惯了就不会被吵醒了。”
姜念初哼哼唧唧往他怀里钻,“才怪,这大动静,我得睡得多死才不会被吵醒啊。”
早上有些凉意,宋凛拉被子裹住她,两人腻歪了一会儿。
宋凛问,“早饭想吃什么?”
“我想喝粥,粟米煮粥营养又好喝。”
“好,那就喝粟米粥。”
姜念初抬头,用手点点他胸口,“我还要吃煎鸡蛋,家里没有鸡蛋,你去村里人家问问买几个。”
她还记得他们成亲的第二天,两人都还不熟,宋凛满村去给她买鸡蛋,最后走到隔壁村才买到几个。
宋凛也想起之前买鸡蛋的事,笑笑 ,“好,我一会儿就去。”
透过窗户看到外面的天色又亮了一些,宋凛起床了,将地上的衣服都捡起来,穿好衣服出门。
开门一阵清风拂面凉意更甚,这边也快入冬了,最多半个多月。
宋凛想着也该为过冬做准备了,不知道这里的冬天冷不冷,会不会下雪。
家里人基本都已经起了,周氏抱着儿子在院子里溜达,井边吴夏莲正在打水,宋天成的腿脚不方便,把水端进房间里去给他洗漱。
宋玉芙更是一大早就拎着一桶衣服去河边洗了,还和两个洗衣服的同龄姑娘迅速混熟,约着吃过早饭一起上山捡柴火。
宋凛洗漱完,去了厨房。
“大嫂,早饭做了吗?”
“没呢,正要做。” 赵氏手里拿着个大碗,正准备去舀面粉做烙饼。
这里的人都是一日三餐,公公婆婆昨晚吃饭的时候说了,以后家里也一样。
其实早几年家里也是一天吃三顿的,因为大旱才变成两顿。
宋凛说,“那就煮粥吧,我想喝粟米粥,再去村里人家问问,买几个鸡蛋煎蛋配着吃。”
赵氏点头,“行,你想喝粥那就煮粥。”
李遇提这个水桶过来打水, 宋凛跟他打了声招呼就出门了。
村子里的人家烟囱陆续升起袅袅炊烟,混入晨雾中弥漫开来,空气中隐隐可以闻到食物的香气。
前面的几户人家和对面的几户距离差不多,宋凛决定去对岸的人家问问。
溪边,不少妇人一边搓洗着衣物一边拉着家常。
两条不知道谁家的土狗还在附近转悠,不时就汪汪叫两声,宋凛看它们的眼神不是那么友善。
柳长生一行人离溪边近,都是直接在溪边打水洗漱,宋凛看到他们打招呼,“柳叔,柳婶早。”
两人抬头笑着应声,柳长生问,“宋凛,你这一大早就出门去哪儿?”
“去问问村里谁家有鸡蛋卖。” 宋凛回道。
“可以去那家问问。” 柳长生指着前面一户人家,“那家人姓乔,家里两个老人人很好,昨晚还拿了一篮子青菜送给我们。”
宋凛走到了柳长生说的那户人家门口,很大一个院子,一看就家里人丁兴旺。
上前敲门,院里喂鸡的乔婆婆听到声音来开门,打开看到一个生面孔,脸上带着疑惑。
“婆婆,我是村里新落户的宋家,就住在对面。”宋凛指对面的院子,然后继续说,“过来是想问问你家有鸡蛋吗?能不能卖我几个。”
“鸡蛋有。” 乔婆婆一脸和善,“县城里鸡蛋两文钱一个,我可以卖你五文钱三个,家里有三十多个鸡蛋,小伙子你要多少?”
宋凛想了想,“二十个吧。” 比县城便宜可以多买几个。
乔婆婆说可以,转身回去拿鸡蛋,宋凛数着铜板算好钱,等鸡蛋拿出来把钱递过去。
乔婆婆直接把篮子给他,“这篮子你拿着提回去,回头再还回来就行。”
“好,多谢您,”
老人家人确实不错,宋凛提着鸡蛋离开,去宅基地那边问柳长生盖房子的事,提醒他们天快冷了要抓紧时间。
柳长生说,“我们都准备盖泥瓦房,问了一下里正,买现成的泥胚的话十几日就可以盖好,我们吃过早饭就准备去窑厂看看,叫上村尾的几家一起。”
“还有分到另外两个村的,也去问问,一起的话量大还能压压价。”
说了会儿话,宋凛就回去了。
而乔家,乔樱桃从房里出来,“阿奶,一大早的谁啊?”
“对面刚落户的一户姓宋的人家,来买鸡蛋的。” 乔婆婆说 “小伙长得好看,人又有礼貌,要不我去打听一下娶媳妇没有?”
乔樱桃拉了凳子坐下,秀气的脸上露出不以为然的神情的,“没娶又怎么样,这些北边过来的人咱又不了解,是人是鬼都不知道。”
“你无意就算了。” 乔婆婆教育孙女,“但可别和村里一些人学,背后叫别人讨饭鬼。”
早饭姜念初喝到了粟米粥,搭配煎鸡蛋,边吃边和家里人闲聊,说早上起来还有点儿冷,是不是快要入冬了。
一家人就这个问题讨论了一下,最后决定去问问杨里正。
北方人的习惯,冬天太冷了就在家里猫冬,食物和御寒的东西都要准备好。
早饭后,家里人各有各忙,宋阳要帮庞家兄弟盖房子,今天陪着一起去烧窑厂订砖瓦。
李遇还是说服了他媳妇,准备盖个砖瓦房,不过等不起宋阳给庞家盖好再给他盖,决定从外面找工匠。
今日两家一起去订砖瓦,结伴去找杨里正问 哪家的烧窑厂好。
宋义要给家里做家具,得买加工好的木材,可以省去处理木材的时间,吃完早饭后也驾着骡车出门了。
家里分到的五亩水田要明年开春才能种,二老决定在房子右侧买一块荒地。
可以给马和骡子搭个棚子,再搭个鸡舍养点鸡鸭,剩下的就围成菜园子,翻地种菜。
姜念初听到后想到自己囤的菜种子,可以挑些应季的菜,让宋凛配合一下,拿给家里种。
村里荒地的价格不便宜,二两银子一亩,宋家花一两银子买下了旁边五分地。
给了钱后,宋凛和宋天成就和杨里正一起去县城,地契里正可以代办,但房契就必须户主亲自到场。
等办好了房契和地契回来,宋凛就忙着给家里的牲口搭棚子。
姜念初则是闲着无事,和宋玉芙还有两个嫂子去捡柴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