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6 章:道阻且长

作者:桃气满满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队伍走到牛头村,牛头村的人还没争吵完到底要不要走,见到小河村的人都动身了,许多的人都跑出来看,吵吵嚷嚷说他们的村长优柔寡断。


    走到李家墩时,李遇已经带着家人等在路口。


    李家墩的人也同样还没决定要不要逃,李遇早就和村长说了情况,可村长一直下不定决定,李遇也就懒得理他们,带着家人先行一步。


    李遇还有个弟弟,也已经娶了妻有一个孩子,加上他的一儿一女,三个孩子和老娘媳妇一起坐在马车里。


    他弟弟李丰则是带着媳妇驾了一辆驴车,驴车是李遇得了冯老爷那十两银子后买的,车上装着一家人的家当。


    汇合后换李遇一家走在了最前面,他手上有舆图,主动提出在前面领路。


    后面都是步行的村民,马车走的慢慢悠悠,每路过一个村子都引的一群人围观。


    半路路上他们还遇到一群大概三四十人的队伍也推着车大包小包,都是一个家族的人,准备去东边投奔亲戚。


    到了官道,一群人就往另一个方向走了。


    南下最快的路是直接穿过清水县县城出城,队伍走了一个时辰多点,才到了城门口。


    门口聚集的难民,以为是又来了一批和他们一样逃难的,结果看到他们排队用户籍文书顺利的进了城,一个个眼里全是羡慕。


    他们进不去,要南下的话只能绕路过去,要多走两三天的路。


    队伍进了城后,就和等候在城门口的大龙小龙兄弟俩碰面了。


    这兄弟俩是住在县城的,没有其他的家人了,赶了一辆驴车跟在宋家马车后面。


    一人赶车,一人坐在驴车上和后面拉着板车的宋凛聊天。


    宋家的马车里,姜念初看着两个小的,宋言川一直坐在外面没进来,他自认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好和三婶挤在一个马车。


    两个小的第一次坐马车一路都很兴奋,进了县城后更是一起挤在车窗往外看。


    姜念初怕两人从车窗掉出去,用手揪着他们的衣服,顺便在仓库翻找,准备选本书出来看打发时间。


    反正有宋凛的书箱在,拿出来的书用黄纸折一个书皮包一下,就不会被两个还不识字的孩子怀疑。


    马车座位下面除了宋凛的书箱,还放着一些常用药和三十多斤晒干的羊肉干,两个孩子手上这时候就一人拿着一块羊肉干吃着。


    三百多人排着队走在街上,不可避免的引的街上的行人注目,见队伍大包小包,就知道是逃荒的。


    许多人脸上的神情都在思考,想着他们是不是也该逃了。


    一家铺子门口,刚买完东西的宋长风拉了一下身旁的妇人,“娘,你看前面那群人,那个赶马车的不是二叔吗?后面还跟着宋凛那个王八羔子。”


    曾氏赶紧伸脖子,一看还真是二房一家子, “这么多人,小河村的村长也在,他们这是离开去逃荒啊,从县城穿过去,难道也是要南下?”


    “他们也南下啊?竟然走我们前面了。” 宋长风顿时不满,“爹还说他消息灵通是最早一批知道端州要乱的,怎么二房一家也跑了,而且他们还有马车,我家都只有驴车。”


    曾氏说“你忘了他们家老三和镖局的人关系好,可能也提前知道消息了,不管他们,他们这么多人,这一路肯定走的慢,过几天我们就能追上走到前面去了。”


    “对,他们这么多人肯定走不快。” 宋长风暗暗较劲,“我们家一定会比他们先到南边,二房这一家人永远都要被我们踩在脚下。”


    宋家人可不知道宋家大房的人也要南下,自从几年前闹掰了后,大房就从村子里搬了出去,两家即使路上碰到也只当不认识。


    当然,就算知道了也不在乎。


    队伍晌午才出发的,出了城后也没有停下休息,沿着官道一路南下,饿了就边走边拿出干粮吃。


    打头的马车和驴车已经是慢慢悠悠走着,也还是要不时停下来等后面徒步的大部队。


    烈日当空,吴夏莲拿了草帽分给家里人遮阳,村民们带了草帽斗笠的也都纷纷拿出来戴在头上。


    期间豆豆坐马车的新鲜感过去了,哭闹着要找亲娘,周氏上马车坐了一会儿。


    又因为孩子嫌马车里闷闹着要下去,抱着孩子走了一段,等睡着了再送回马车上。


    车内的座位一岁的孩子可以睡下,就是要人看着避免翻身掉下去,姜念初把这个任务交给宋朵朵,她就寸步不离的守着。


    队伍一直到下午申时左右,庞小龙头上顶着件衣服和宋凛商量了一下,又跑去前面找李遇,决定找个地方稍作休息。


    这么多人在官道上不好停,庞小龙找了个距离官道几百米的一处空地,回来就和柳村长一起吆喝着队伍跟着过去休息。


    “可以休息了,终于可以休息了。”


    前面领路的不停,村民们一路也不敢停紧紧跟着,这会儿大伙都累的够呛。


    一听说能休息了赶紧跟过去,到地方后纷纷丢下东西就坐地上喘气,有人拿出干粮来吃,有人歇了会儿就去附近找草丛方便。


    “娘,我口渴想喝水。”


    “怎么又要喝水,只能喝一口啊。”


    有小孩口渴和大人讨水喝,大人也舍不得多给。


    日头太大,宋阿牛家拿出油布撑开遮阳,很快各家有样学样都拿了油布出来。


    周家在驴车上找了半天,没找到油布,周木匠就责骂陆氏是不是忘记拿了。


    陆氏被骂的不敢吭声,拉了女儿让她去找别家借一块。


    周小凤也是热的不行,这一路虽然带着斗笠,但她白皙的皮肤还是晒的通红,这会儿心情很不好。


    陆氏催促她,她看了一圈后走向了常柱子。


    没一会儿就抱着一张油布回来了,陆氏高兴的直夸她真有本事。


    周小凤眼睛却看向不远处停着的马车,有本事吗?


    宋家那个新媳妇才是有本事,婆婆都在帮忙推车,她却可以舒舒服服的坐在马车里。


    “师弟。” 李遇拿着舆图朝宋凛走去,又叫上庞大龙和庞小龙,四人走到边上随便选了块石头坐下。


    宋凛打开水袋,喝了两口水。


    李遇摊开舆图对几人说,“咱们歇半个时辰,然后继续上路,再走上一个半时辰再找地方休息过夜,这么算今日差不多可以走三十里。”


    “我们是晌午才出发,按照这样算,队伍一天大概可以走五十里了。”大龙说。


    “我觉得之后每天能走四十里就不错了。” 小龙想问题比较全面,“今天第一天体力好一点,后面越来越疲惫,速度也会慢下来。”


    宋凛听着几人的话接过舆图。“南边最近的锦州,一千五百里,即使每日都能走四十里,也要至少要四十天。”


    “是啊。” 李遇说,“这还是在顺利的情况下。”


    四人不约而同看向席地休息的三百多人,这一路道阻且长啊。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