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砰......砰......”
连着三声响射向对着窗户的靶子,靶子后面是一片白茫茫什么也看不到白雾。
姜念初赶紧去看靶面,好嘛,人体描边大师,一枪都没中。
枪法太差,看来只能继续练了。
看了眼空间的累积时间,三小时五十二分钟。
姜念初转身去拿桌上的子弹,给手里的沙漠之鹰再次上满子弹。
子弹和武器多的是,她可是搬空了M国某个法外狂徒组织的仓库啊,就是肉疼练习花费的时间。
除去每天洗漱和上厕所的时间,好不容易才攒了几个小时。
唉,心疼时间,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这种可以远距离又杀伤力大的武器,练好了能保命。
练了四十多分钟,有了些进步,姜念初才从空间出去了,准备明天再继续。
宋凛还没回来,家里人也各有各忙,周氏背着孩子和赵氏一起在给羊肉干翻面,宋阳则是在院子里翻稻谷。
宋义做好了家里的板车,今天去帮村长家修他们家以前的旧板车了。
爹娘带着小妹在堂屋里做鞋面纳鞋底,还有两个孩子在各自玩耍。
姜念初看了眼自己脚下的鞋,挺软和挺舒服的,再看看家里人穿的鞋,估计走不了两步路就硌的脚疼。
差不多款式的鞋子她记得囤货的时候买了好几双,在想要不要从空间拿一双出来。
村里人的稻子昨天全村人都下地收完了,各家都在院子里晒稻子,就听到有去大河挑水的人回来了。
那人大声喊着,“大河要干了,河床露出来了。”
有人跑去跟村长说,柳村长匆匆拿了钥匙去查看村里的水井,打开一看脸都白了。
小河村最后一口井也干了。
村里顿时响起一片哀嚎,宋家人很快也收到消息,家里人立刻就张罗着去大河运水。
如今有新做的辆板车了,家里十个挑水的木桶装上车,宋义和宋阳推着车带着各自媳妇就匆匆出门。
村里人拿宋家当风向标,有样学样。
吴夏莲去看厨房的水缸,见缸里的水还剩半缸多点,赶忙把最后的两个水袋也灌满了。
之后就坐在堂屋门口抱着小孙子,忧心忡忡的叹气。
姜念初也发愁,早知道昨晚多往缸里倒点水,水井干了,之后就不好再浑水摸鱼了。
宋凛正午刚过从县里回来,路过牛头村就发现不对了,牛头村大批的村民挑着水桶,推着板车往大河方向跑。
一进村果然村里气氛也不对,从赵婆子家过,就见到赵婆子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粮也没有,水也没有,老天爷啊,我这么大年纪了还要去逃荒,不就是要我死吗,我老婆子怎么这么命苦啊。”
其他人也是唉声叹气的,有些人拿着钱匆忙出门,有些人把昨天刚收的稻谷装了,背上就出门准备用稻谷换粮。
“三叔回来了。” 宋言川从外面回来,边跑边喊。
“怎么去了这么久。” 吴夏莲起身迎上去,“咱们村里水井干了,大河也快干了。”
宋凛朝他娘点了点头说已经知道了,看了姜念初一眼把背篓放下,把换的粗面交给他娘。
然后把衣服和鞋子直接塞姜念初怀里,“衣服和鞋子你试试合不合身。 ”
“村里既然断水了,我们明日就走,我先去找村长说一声。”
明日就走? 衣服和鞋子?
姜念初眨眨眼,然后疑惑的看怀里的东西,再抬头宋凛已经又出门了。
她打开包裹看,里面一双鞋子,一身衣服。
大河水位一降再降,今天有人就发现露出了一部分河床,这也就预示着大河也要干了。
河边乱糟糟都是抢水的人,放眼看去有上千人,有两个村子不知道什么原因还打了起来,都见血了。
还好宋义和宋阳人高马大的,能抢到位置打水,两人一个占位打水,一个提水送到路边的板车上,赵氏和周氏负责看着。
这会儿的人虽然都争抢着打水,但还没到直接抢别人手里的地步。
场面实在混乱,几人将水桶全部打满,推着就跑。
回去路上还不断遇有人过来,显然附近十里八乡的人,都收到消息了。
拉着车的宋义一脸担忧,“照这么下去的,大河明天就没水了吧。”
“我估计到不了明天。” 赵氏也叹气。
“水都没了,这可怎么办啊,” 周氏被抢水的阵仗吓得不轻,这会儿还没缓过来呢的。
粮食不够少吃点东西人还能撑着,没有水三天就要被渴死。
“还能怎么办,没水了就提前上路,老三说了走出端州地界,说不定能找到水源。” 宋阳没有那么慌,反正家里该准备的东西都准备好了,还好老三提早打算。
村里子,刚回到家的宋凛去完村长家就忙着回来收稻子。
日头大,昨日半天加上今日半天,晒了一天的稻谷已经干的差不多了,收完把三袋稻子扛上马车,又准备出门了。
趁着现在县城里还有人收粮食要抓紧,再过一两天就不一定了。
直接卖稻谷比白米价格要低一些,不过也不会低多少,可没时间等脱壳了,只能如此。
吴夏莲追出来叮嘱,“你记得啊,换一百斤粗面,剩下的换铜板。”
宋凛点头,驾着马车离去,换完粮还要去通知李遇,李家墩的水井几天前也干了,都是靠着村里人去大河挑水。
没了水就要尽早出发,早一天是一天,不然就要和逃荒大部队挤一起,那样麻烦和变数太多。
“当当当.....”
村长柳如山亲自拿着铜锣在村里敲响了,召集村民在大槐树下,面对心急如焚的村民,说了几句话。
“村里最后一口井干了,大河也要干了,咱们村明日晌午就走,都赶紧回去准备东西,收的稻子无论多少都送去镇上或者县里,换成便宜的糙米粗面。”
“户籍一定要随身带身上,米面粮油盐,铁锅菜盆菜刀和水是最重要的。家里还有水的赶紧装好,没有的去大河里打水,回来一定要用大火煮开了,不然路上喝了肚子疼耽误行程。其他的带些路上能用的,多余的别带,有油布或者席子的带上,睡在野外可以垫一下。”
“宋家是想明日一大早就走的,我厚着老脸让人家多给一点时间,所以都别拖拖拉拉,到时间没来的不会等你们。”
说完柳村长不给村民反驳和提出异议的机会,跳下碾盘离开,他家里也还一堆事情没料理完呢。
村子里顿时陷入一片慌乱与忙碌,有人慌慌张张回去做准备,有人哭哭啼啼舍不得走,留下又怕渴死饿死。
宋家也在忙着收拾东西,粮食和物品全部打包好,明日就可以直接搬上板车。
运回来的水需要烧开,赵氏和周氏一回来就忙着烧水。
知道了明天就出发,家里人的心情都有些沉重,毕竟是生活多年的家,一砖一瓦都是亲手挣回来的,有着浓浓的不舍之情。
赵氏和周氏烧完水,又用缸里的井水开始揉面做烙饼做馒头,将全家人明后几天的吃食都做出来,这样路上也能省下两天做饭的水,两人边揉面还边偷偷抹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