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天成去找了小河村的村长柳长生,村长家是村里唯一的砖瓦房,但旱灾也让这房子失去了往日的气派,墙皮剥落,瓦片残缺。
柳村长日日在为天上不下雨发愁,几年时间头发都白了一半,见宋天成来了,招呼他进屋坐。
家里的小孙女也和宋朵朵拉着手,出门玩去了。
宋天成跟刘长生同龄,两人幼时就一起长大,宋天成参军的时候柳长生一直在村里种地,家里有些田产日子过的还算不错,后来从他父亲手里接过了村长的担子。
两人闲聊侃大山,聊了一会儿,宋天成才进入正题把宋凛跟他说的情况,和他们的打算都如实相告,问柳长生要不要跟着一起走。
柳长生一时也不知道该做什么决定,不停的抽着旱烟。
村里这几年也走了几户,都是别的地方有亲戚投奔亲戚去了,可他们没有亲戚投奔,一走就是前路未知了。
他是村长,一旦决定离开,村里很可能大部分人会跟随,路上任何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吉凶祸福难料,他压力也很大。
可不走的话,就算流民流寇一时半不会暴乱,等井水干了,米缸见了底,也走不动了。
现在打算,大伙的准备的还能充分一点。
“老哥你好好想想吧,总之我们家已经决定了,地里的稻子也准备提前收割,反正早收晚收也都是没多少收成的。”
宋天成说完最后几句话,就准备回去了,刚站起身村里一个汉子火急火燎跑进来。
“村长,村长,不好了,村里有人饿死了。”
村里的常婆婆为了省粮食给孙子吃,把自个活生生饿死在了家里,家里人发现的时候尸体都硬了。
常家是小河村的独姓,三十多年前流落到小河村的,没几年当家的男人病死了,常婆婆一个人拉扯儿子长大。
后来儿子娶妻生子,家里接连有了三个孙子,可没想到十年前她儿子失足跌落山崖摔死了,儿媳妇被娘家接走改嫁,家里也就只剩下她和三个孙子。
好不容易几个孙子长大了,又遇到天灾大旱,日子过的艰难。
但会饿死还是让人没想到,毕竟常婆婆三个大孙子最小的也十二岁了。
而且前段时间县里有个员外修粮仓,常柱子走运那天去县里正好遇上招工被选中,村里不知道多少人羡慕,听说一天给二十文。
二十文可以买两斤糙米呢,家里人怎么还会活活饿死了呢?
听到消息的小河村村民都很震惊,常婆婆为人和善,在村里人缘很好,大伙纷纷赶往常家看到底什么情况。
同时也很害怕,又有人饿死了,上次有人饿死是半年前村里的一个懒汉,因为太懒了野菜树皮草根都不愿动手挖,被饿死在家里。
也不知道朝廷什么时候再发救济粮,再不发他们怕是也要饿死了。
村民们心里都升起了恐惧,害怕最后怕落得和常婆婆一样的结果。
常家离宋家不远,一窝蜂的村民从宋家门口过,姜念初和宋玉芙看着这动静,好奇的出门去看。
宋玉芙拉了个村里同龄小姑娘问发生了什么事,问完回来脸色不太好。
“嫂子,她们说村里的常婆婆,饿死在家里了。”
灾荒年饿死人,姜念初只在历史书和影视剧里看过,如今直接发生在身边,让她有一瞬间的愣神。
宋玉芙回去抱了豆豆出来,两人也跟着人群去常家看情况。
常家的院子很小,是用篱笆围起来的,村里人围在院门外,听着屋里传出的哭声,议论不止。
常家隔壁的妇人说,“可怜啊,我听到栓子叫的时候去看了一眼,常婆婆都瘦成干了,身体蜷缩在一起硬邦邦。”
“造孽...”柳老汉捶着胸口,“常婆婆多好的人,去年还给我家小子塞过半个窝头。”
“可不是,“王大婶撩起衣角擦眼睛,“前几天我在村里见到她瘦的不成样子,就问她家里是不是断粮了,她说人老了吃不了多少,有粮食留给孩子们吃。”
“柱子不是在县里干活赚了些钱吗,怎么会到饿死人的地步?”
“是啊,一天二十文钱可以买两斤糙米,我记得柱子干了有二十多天吧。”
很快村长柳长生也到了,人群让开路给他进去,姜念初和宋玉芙也在人群中,看到宋天成是跟着村长一起来的。
柳村长进去看了一眼,摇着头唉声叹气的出来,身后跟着哭的伤心的常铁子和常栓子。
柳村长咳嗽两声,问两兄弟,“柱子呢,出了这样的事怎么不见柱子?"
村民们面面相觑,对啊,柱子呢?
他县里的活前两天不是已经做完了吗?
常栓子抹着眼泪,十二岁的孩子瘦得跟猴似的,“大哥...大哥去镇上给小凤姐买馒头去了,小凤姐说身体不舒服,想要吃点好的。”
“你说什么?” 柳村长大怒,“他有钱给别人买馒头吃,不知道到给家里买点粮食,让亲奶奶活活饿死?”
常铁子扑通一声跪倒地上,放声大哭,边哭边说,“这一年大哥经常给周家送粮食,他说想娶小凤姐过门,小凤姐也喜欢他,但是她爹娘不同意,所以大哥就一直给周家送粮食帮他们干活,想向周家证明他的诚心。”
“大哥前段时间去县里做工赚的钱,就买了四斤糙米回来,其他的钱都给周家了,只要家里有点吃的,都被大哥分去给周家。”
“家里粮食不够我们常常只能吃野菜草根,阿奶想让大哥能娶媳妇,又担心我们吃不饱,一直把粮食省给我们吃。”
常铁子哭的伤心欲绝,围观村民有一瞬间安静,继而爆发出更大的喧哗。
"小凤?周木匠家的闺女?"
"常柱子这是失心疯了吧,把粮食拿给别家看着亲奶奶被饿死!"
“周家也太不是东西了,这不是要人命吗?”
周木匠家以前是在镇上开木匠铺子的,他们的儿子因为读过几年书,也在一家铺子当账房,一家人的日子算是村里过的最好的了。
以前他们很少回村子,家里的地都请人种,大旱一年多后先是木匠铺子没了生意,然后儿子做事的铺子掌柜也举家投奔亲戚去了,一家人才回到村子里。
周小凤是周家的小女儿,家里想让她嫁有钱人家所以当大小姐养大的,长得也算眉清目秀。
“你们胡说八道什么呢?”
正吵嚷着,人群外围传来一声尖叫,姜念初回头,只见一个瘦高的妇人挤进来,正是小凤的娘陆氏。
她身后跟着他男人周木匠,两人脸色都难看得很。
“谁乱嚼舌根,我撕了他的嘴!”
陆氏叉着腰,“是常柱子自个乐意给我家送东西,给我家干活,关我们什么事?”
“放你娘的屁!” 常家隔壁的妇人跳出来,“前几日我亲眼看到过周小凤来常家,拿走了一袋东西,之前不知道是什么,现在想来肯定是粮食,你们真是丧尽天良拿别人救命粮害死常婆婆。”
周木匠瞪圆眼睛,“宋桂芳,你说话要讲证据,我们家小凤可从来没主动要过常柱子一粒米,是他自己死乞白赖地送,我们还能拦着不成?”
“就是,他家里人饿死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陆氏冷哼一声,附和自家男人,“她孙子整天围着我闺女转,还非要送我闺女粮食,我知道他们常家安的什么心思,不就是想送点粮食就想骗我女儿嫁给他吗?”
“我女儿花容月貌以后可是要嫁给有钱人家的,我还没说那小子骚扰我女儿呢。”
柳老汉气得胡子直抖,“常婆婆人都饿死了,你们还这么说她,你们良心被狗吃了?"
“你们周家就是吸血鬼!”
“对,吸血鬼,利用女儿骗人家吃的,害死人命了。”
“不要脸。”
常婆婆的好人缘,导致此刻村里人一面倒的站在常家这边,声讨周家。
姜念初也轻轻摇头,原来古代也有舔狗。
不过这古代的舔狗,比她现代见过的还无底线啊,这是拿家里人的命在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