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四十章 【阳光洒肩头,仿如自由人】

作者:妈妈做的饭好香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之前宗泽的那个案子终究还是被死者家属闹到了市局。


    嫩河市的公安局招待所内。


    作为跟案件仅有牵扯的几个人之一。


    徐青源哥俩也被市局的人请了过来做笔录。


    自重生回来之后,除了县城,他还是第一次来市里。


    看着四周低矮的平房,回想起重生前的那些高楼,内心恍若隔日。


    他自问算不上什么好人。


    可却也想帮着家乡发展经济。


    从八零年代初,南方的改开取得很不错的成效,城市建设也趋于完善。


    像是嫩河市这种六七线的小城市才有了发展机会。


    仅仅只用了三十多年时间。


    这些陈旧的老破小,就彻底变成了拔地而起的高楼。


    然而,不管是辽广县,还是其下辖的大小林场,除了平房翻新之外。


    绝大多数人的生活环境其实并没有太多变化。


    厕所独门独户,却也是旱厕。


    家里做饭,取暖,用的也是天然气,还有煤炭。


    那时候附近的山林早就变了样子,大多数林场的砍伐地都已经变秃。


    可……


    “大哥,你咋了啊?你快看这啥玩意?跟柜子似的,里边还挺冷。”


    “哎呀妈呀,大哥你快看啊!这市里的人都把褥子铺地上!”


    “你说他们咋睡啊?”


    “这大庭广众的?光屁股蛋不得让人笑话死?”


    一进入市局的招待所,没见过市面的傻弟弟就东看西瞧。


    嗓门大的也不怕别人笑话。


    不停的询问好大哥各种问题。


    徐青源则是在一旁耐心的解释。


    这个是冰箱,装吃食酒水用的,不能装褥子。


    那地上的是地毯……


    跟县招待所类似,市招待所也是那种半封闭建筑,门口有持枪警察站岗。


    这里边的服务员都是经过培训之后才能上岗。


    接待的也都是市一级的大领导!


    也因此。


    里边的服务员素质相对较高。


    一路上待着两人穿过走廊进屋也没露出什么异样。


    不过,徐青源琢磨,等她们下班后跟别人聊起这个事,估计也会捧腹大笑。


    五零年代中旬,国内的第一台电冰箱,是由雪花冰箱厂研制的。


    算是咱们国家冰箱史的一个里程碑。


    之后一直要等到八三年改开那会。


    才会再次引进荷兰飞利浦的技术和生产线。


    期间,国内不论民众,亦或是官方部门,使用的冰箱都是国产。


    当然国家在七七年的时候,也还是从苏联,南斯拉夫等国进口了一些冰箱。


    尽管这些电冰箱具有俄式家电那种粗犷,庞大,还有笨重等缺陷。


    但这种有别于国产电冰箱的存在。


    在这个年代也还是普通人难得一见的稀罕玩意!


    只有市里的这种专门接待大领导的招待所才会配备一些。


    “大哥,不得不说,这市里就是比咱县里好啊!”


    徐青国整张脸都贴在了窗户玻璃上。


    满是好奇的打量着外边。


    他们的房间是招待所的四楼。


    隔着窗户,就能眺望大半个嫩河市。


    入目所及的地方,是一大片错落有致的平房。


    稍微靠右边点的则是一条长长的商业街,开满了各种供销商店。


    不仅来往人群密集。


    还能依稀看到角落里不少人挑着菜篮,拿着票据晃悠。


    “出息!你看你脸都快被玻璃挤成平面了,咱起码还要在这住几天呢!”


    “之前送虎子时,我看二婶给你带了不少钱。”


    “正好,咱这次也给家里人多带些礼物。”


    “嗯呢,大哥!”


    徐青国点头应和。


    随后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沓大团结。


    “我妈让我这次回去带点牌子货,最好把雅娇她们家要的东西买齐。”


    虽说老徐家的日子越过越好。


    但二婶却是是节俭惯了。


    当得知两人要来嫩河市,关键还不用掏车钱时。


    二婶就很快将一份购物清单递到了两人手上。


    【不能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把上!】


    这可是二婶的至理名言!


    至于案件对两人的问询,则是要持续整整三天时间。


    有过这方面经验的人都清楚。


    别看公安局招待所好吃好喝的。


    可那股山雨欲来的压力却不是一般人能承受。


    包括徐青源,整整三天时间,也都没怎么休息好。


    毕竟心里有事。


    一直挨到第四天。


    配合完所有调查后。


    哥俩才从招待所走了出来。


    沐浴着招待所外的阳光。


    徐青源不知怎的,脑海中突然蹦出了一句后世电影里的经典台词。


    【阳光洒肩头,仿如自由人】


    此刻。


    他和傻弟弟皆获得了“救赎”。


    ……


    徐青国的心还是大的。


    刚一从招待所里面出来。


    就很快又被外边样式奇特的小轿车所吸引。


    对比自行车是稀罕物的县城,市面的自行车几乎人手一辆。


    甚至于还有造型时尚的小汽车在马路中间行驶。


    站在路边看了一阵。


    两人便去了附近的供销社。


    作为协助破案的奖励,原本要给两人发放的奖状,被徐青源折算成了票据。


    两个人,有钱有票,那自然是要消费场所大肆挥霍!


    那股买东西的狠劲。


    直把售货员看的一愣一愣的。


    再出来时,两个人身上都是大包小包!


    在供销社买了各种吃的用的,之后两人又去了市里的百货商店。


    里边问了一圈,根本就没有傻弟弟需要的手表,自行车和缝纫机。


    要么就是没货。


    要么就是压根就不知道这个牌子。


    倒是卖布匹的柜台里,有一些好看的南方布料吸引了两人。


    就在哥俩手脚并用,连牙齿都用上,拎住了装满物品的购物袋后。


    却意外碰到了给娘家人买东西的邱大龙。


    老长时间都没见着面。


    邱大龙的心情似乎十分不错。


    之前有着徐青源帮忙,让他获得了丈母娘一家的好感。


    连带着媳妇对他的态度也好了很多。


    “青源!青国!你哥俩咋在这捏?真巧啊!”


    穿着一身黑色夹克服的邱大龙,见到两人就热情的打起了招呼。


    听到熟悉的声音。


    徐青源也是赶忙回头望去。


    手上拿不了的东西则全都被他放在门口的石头台阶上。


    这边虽说是市里,可也基本都是土路,尤其是在下过一场雨后,道路泥泞。


    东西如果放到路边就会沾满黑泥。


    到时候就不好拿了!


    “大龙叔,确实巧!咱好久不见了哈!”


    徐青国有样学样,跟在后边跟邱大龙打招呼。


    “你俩这是来扫荡供销社了?咋买这么老多东西?”


    邱大龙瞅了一眼哥俩,笑着开口调侃。


    见状。


    徐青源也是笑笑。


    递给对方一支烟,然后才讲起了最近的经历。


    在得知哥俩帮着市公安,弄死四个亡命徒后,邱大龙双眼瞬间瞪的溜圆。


    这可是极其光荣的事!


    估摸着今年百树屯的刘爱国。


    又要因徐青源哥俩,受到上头领导的嘉奖了,升职也是早晚的事!


    “邱叔,你咋也在着啊?开车了没?正好给我俩捎回去。”


    听到这话的邱大龙立即苦笑。


    “你小子这是消遣我呢?我哪来的车我开车?没看我腿着吗?”


    “前段时间林管局那边又弄了一个厂子。”


    “把整个部门的卡车和汽车全给调走了,说是让我自己去弄新车。”


    “但只给了买车的指标,却没给钱,青源你评评理,这不耍流氓吗这不?”


    一提起这件事。


    邱大龙就一肚子气。


    要不是同在一个体系,有些老领导的情分在里边,他恐怕早就撂挑子了。


    “邱叔你有买车的指标?!那啥,侄子跟你商量个事呗?”


    “你看能不能把你买车的指标……转给我啊?”


    啥玩意!?


    还想打劫我!?


    邱大龙闻言,眼睛再次瞪的老大,看徐青源就像是在看土匪。


    自己这刚遭了老领导的难!


    这转眼又来一难?


    真当自己是唐僧啊?


    “去去去!一边去!啥玩意转给你?”


    “这车是厂子要用的!你以为个人呢?即便你买了,也得算公家的公车!”


    “哎呀,那都小意思,邱叔,这小意思啊!”


    徐青源一下就抓住了邱大龙话里的突破点。


    他现在是有钱。


    但有钱也不代表万能。


    买一些小件没有票据还行。


    但要想买大件,票据就没什么用了,还得有指标!


    现如今这指标都放在眼前了,要是不用得还真有些可惜!


    “邱叔,你出指标,我出钱,车算公家得,但平日我们用你看成不?”


    “先别摇头啊,你们要是用车,直接开走就成。”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