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07章 得意的大D

作者:我吃好番茄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苏晨同样也在为布局东山而准备着。


    不出意外的话,这次米国之行,苏晨能捞到一笔常人难以想象的财富。


    这一笔钱,除了用来加大对耀光公司的发展外,苏晨也已经拿出最少一半以上的资金,用来发展在东山的实体业。


    互联网,固然是一条前途似锦的行业,影响力也是十分巨大的,但是在当地政府的依赖程度上,其实远远不及一些实体行业的。


    打个比方说,一家能为当地带来每年上亿税收的互联网公司,与一家带来上亿税收的工厂。


    前者的重视度是远远不及后者的。


    归根到底,在于就业岗位。


    随着90年代国有企业的陆续破产,大量的工人下岗,形成了一股席卷全国的下岗潮。


    这下岗的人一多,难免会有一些人滋生出铤而走险的思想。


    这也是为什么90年代下岗潮后,国内很多地方的治安都很差的原因之一。


    东山市是滨海城市,过去一直是靠渔业发展,工业发展自然是建国之后才开始的。


    随之而来的就是国有企业的酒厂、纸厂、化肥厂、海鲜罐头厂、食品厂……


    可以这么说,除了个别的特殊工厂,从酒厂到食品厂等几十个产业,几乎是每座城市都有。


    东山市自然也不例外,这些工厂都有,但是90年代初期的改革之中,不少都已经破产,或者是被私人承包。


    但是随着市扬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高速公路的修建,全国各地开始慢慢地互通有无。


    本地企业的产品,要是质量不好的话,很容易遭遇到外来商品的碾压。


    东山市的很多工厂,几乎都受到了这样的打压,竞争不过,资金又无法研发新款,破产的工厂也是越来越多。


    这也让东山市的经济,进一步的下滑。


    人均月收入不足两百,年收入堪堪破千。


    这种情况之下,伴随着人才还有劳动力的进一步流失,显得更为的明显。


    这也难免会有人产生铤而走险的犯罪念头。


    酒店内。


    苏晨思虑了片刻后,对着话匣子道:“我说的都记下了吗?”


    “记下来了。”


    话匣子点了点头,随后迟疑道:“不过阿晨,你这让我搜集那么多东山本地工厂的资料干嘛?”


    “自然是投资。”


    “投资?”


    话匣子眉头一皱道:“东山市的经济可不太好,你这投资恐怕连回本都难。”


    在东山待了几个月,话匣子对这座海滨城市有了一个直观的印象。


    除了吃不完的海鲜大餐,剩下的就是对这座经济落后,城建老旧的直白感官了。


    在话匣子这个燕京本地人的眼中,很难相信,这都步入千禧年了,东山这座城市给人的感觉,像是回到了三十年前。


    高楼大厦屈指可数,城市面貌也几乎看不出改革开放后的痕迹。


    如果是在内陆地区,话匣子或许还能理解,但东山可是海滨城市啊。


    不仅拥有数座大型的港口,还有全国闻名的四大渔扬之一的海陆丰渔扬。


    这么好的地理条件,发展的连某些内陆城市都不如,可想而知经济有多差了。


    “干任何行业,都事在人为。”


    苏晨笑着道:“你怎么知道我就不能赚钱呢?放心吧,我自有方法,你派人去整理调查东山市的各行各业就行了。”


    见他这么说,话匣子倒也没有再说什么,点点头答应道:“好,我会安排人去调查的。”


    千禧年可以说是国内商品竞争最激烈的时代了。


    各种五花八门的产品层出不穷。


    就好比酒,每座城市都有本地的酒厂,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酒厂逐渐的消失殆尽。


    并不是说这些地方酒的味道不好喝,也不是这些地方酒的质量不好。


    而是在于宣传与投资。


    1999年,白酒行业销量前十的,分别是:五粮液、茅台、全兴、金种子、剑南春、泸州老窖、沱牌、古井贡、兰陵酒、仰韶酒。


    这十种销量最高的酒,在十几年后,能让全国上下耳熟能详的,估计也就只有五粮液、茅台、剑南春、古井贡了。


    其它的几家,要么逐渐的沦为二流品牌,要么干脆就成为了地区性的酒业。


    真要说这些酒的味道不好,相信也不太可能,茅台的名气够大吧?


    不一样还是有不喜欢喝的人。


    只能说,这些酒的宣传多年,早已渐渐地深入人心。


    所以苏晨要让话匣子调查东山市各行各业来进行投资,从不担心会亏本,只能说未必能做大,但占领粤东地区的市扬,只要钱足够,想来问题不大。


    而这笔投资,苏晨也不是为了能够赚多少钱,毕竟有这个钱,还不如去投资几家互联网企业,或者是去干房地产,这来钱速度不比开厂更快?


    苏晨真正的目的,就是进一步的掌控东山市的经济命脉。


    从工厂、到地产、再到各行各业,如果都有苏晨的身影,未来哪怕是领导都得看他的脸色。


    毕竟这可是牵扯东山市经济命脉,以及两三百万东山人的工作与日常生活。


    港岛。


    荃湾。


    大D的总部。


    大D嫂一边算账一边道:“老公,这个月的会费我已经交上去了。”


    “玛德!”


    听到这话,大D骂骂咧咧道:“这帮老家伙,整天什么事都不干,就能每个月按时找我们收租,太不爽了。扑街,迟早送这帮老家伙下去!”


    “好了。左右不过一百万而已,对我们来说不算什么。”


    大D嫂摇了摇头,她很清楚老公的生意越做越大,和联胜这个名号起了很大的作用。


    这也是大D嫂为什么甘愿每个月都主动交会费的原因。


    “哼,是不算什么,但是有这笔钱我多养几个小弟,不也一样威风?”


    大D自己也心里清楚,只不过就是不爽社团那些老家伙,一个个啥都不干,整天在那指手画脚的,还能每个月从自己这按时收租。


    这让大D就很不爽了。


    大D嫂笑道:“行了,现在整个和联胜包括港岛社团,谁不知道你大D最威?倪家倒了,这D品的生意,可就属你最威风了。”


    “哼!那是当然了,也不看看我是谁?”


    大D得意洋洋道:“那个倪永孝也是个人物,只可惜脑子不聪明啊。”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