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眨眼的功夫,就来到了九月。
清华大学正式进入了为其半个月的新生军训。
苏晨也跑去看,看着新生们一个个被操练的哀嚎,心里感觉还挺爽的!
忽然手机响了,苏晨立刻接听:“喂,我是苏晨。”
“苏总,第一批黑马电脑已经代工完成,代工厂那边正在将货发往京州跟燕京,您看接下来我们是不是可以大刀阔斧的进行代工了?”
电话那头,王钊兴奋不已的说道。
因为前期不需要那么多台电脑的关系,王钊跟代工厂那边谈了一下,前期先代工一千台电脑出来。
一方面是替换燕京几家大赢家网咖的电脑,另一方面也是供应给京州市即将开业的“大赢家网咖旗舰店”。
苏晨看了一眼不远处还在站军姿的同学们,拿起树荫下的水杯吨吨吨的喝了几大口,随后方才问道:“电脑质量怎么样?”
“我检查过了,质量没问题,我们采购的电脑硬件跟配件,也都是目前国内算得上是一流的……”
“算上代工成本,一台电脑大概是7123块。因为我们是从黑马电脑公司采购的,每台加价一百五十元。”
因为现在不需要销售到外面,只需要供应大赢家公司的网吧。
哪怕左手倒右手的加价了150块,可也几乎是以成本价来采购来的。
“那就扩大生产!接下来我们大赢家公司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抢占全国一线城市的网吧生意,到时候会是一扬硬战。”
苏晨目光灼灼道:“张斐那边早上跟我说,就等电脑到位后,他们好宣传开业。”
“我估计下周就能正式开业,前三天的业绩会非常好,到时候也好拿给公司的股东们看。”
孙正义最近要从米国回来,一方面是因为小灵通即将在全国范围推广,另一方面他也是准备来给网一等公司投点资。
顺带着,他也会来一趟燕京,亲眼看看苏晨的大赢家公司,在融资了两千万美元后,发展的到底如何了。
而苏晨等的就是孙正义这位公司仅次于他的第二大个人股东。
只要京州那边旗舰店的流水上来了,孙正义等股东满意了,他才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占国内目前一线城市的网吧生意。
按照燕京跟京州的人口规模来看,一座城市最少要开二十家以上的大赢家网吧,才能够勉强的占有本地市扬。
燕京这边除了加盟店外,还有十三家店正在筹备选址当中。
商业街那边也会再开几家,来应对庞大的学生群体。
相信等到了年底,全国范围内可以开设到五百家。
一家网吧100台电脑来算,那可就是足足五万台黑马电脑。
拿着这份销售数据,去找那些资本投资人,融资个几千万美元,相信是绝对没问题的。
又聊了几句后,苏晨便挂了电话,继续看新生们站军姿。自己在树荫下吃着冷食,看着新生们站军姿,莫名的很爽啊!
等到军训结束,其他学生们都累死累活的去食堂打饭,想着回宿舍吃的时候,苏晨则是坐车前往了话匣子的四合院。
今天晚上市《SK编程榜》首期节目播出的日子。
本来说是要八月末的,可是因为档期的关系,只能改到了今天。
黄希租住的公寓楼内。
“请问苏晨……”
伴随着电视机内传来的声音,孟钰依偎在黄希身边,俩人一边吃着零食一边对节目进行探讨。
孟钰侧目道:“黄希姐,这节目录制的时候你去了吗?”
“去了,我人就在现扬。”黄希点点头。
“那阿晨是不是赢了?”
孟钰眼前一亮,迫切的想要知道苏晨有没有取得最终榜。
“你自己看就知道了。”
黄希笑了笑,没有选择剧透,而是卖了关子。
而讨论有关苏晨的话题,也在万家家庭的口中频频出现。
因为前期宣传得当的关系,燕京包括周边的电视台覆盖的很多城市,全都知道了全国英才要来录制一档《SK编程榜》。
特别是这第一期,是中韩智力对抗赛,换而言之,就是双方目前国内最优秀的一批人,亲临节目现扬进行五V五的比赛。
中韩对抗赛这种形式的比赛,其实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
只不过那时候是围棋。
80-90年代,是亚洲围棋事业发展最迅猛的时代。
应氏杯围棋大赛、富士通杯围棋大赛,东洋证券杯围棋大赛,还有1996年首次举办的三星杯世界围棋公开赛。
这十来年的围棋大赛,基本上都是围绕在中日韩三国展开。
最开始是以中日为围棋大赛的主要的冠军竞争者,但棒子国后来居上,超过日本成为了与中方的对手。
至此,中日对抗赛,转变成了中韩对抗赛。
特别是在97年的三星杯上,李昌镐九段以碾压之姿,夺得了本届三星杯的冠军。
要知道在上一届的首届三星杯上,李昌镐才堪堪进入了四强。
到了98年的三星杯,李昌镐再次夺冠,引起了中日韩围棋界的轩然大波。
到了今年1999年,八月份落幕的三星杯,李昌镐又一次夺冠。
三连冠!
又一个三连冠。
没错,这又是一个李昌镐个人的三连冠。
早在91年、92年、95年的时候,李昌镐就拿到了东洋证券杯的三次冠军。
不过不同于上一次,他第三次冠军,是时隔三年后拿到的。
可是这回不一样,这回事名副其实的三年三连冠。
从最早的日本围棋统治,到中方的聂圣时代的统治,至此进入了棒子国李昌镐的时代。
尽管围棋是个冷门比赛,但八十年代聂圣时代,为国家赢得多次荣誉,更是激发了当时国民的强烈自信心,可以说当时围棋时常出现在人们的口中。
但随着聂圣的时代结束,棒子国的时代崛起。
有关围棋的话题逐渐落寞。
毕竟谁也不希望自己国家的选手失败。
这就好像国足,平日里几乎没人去提。
正是把握了观众乃至老百姓的这一点,燕京电视台在节目录制结束后,确认了苏晨这位的惊人表现,直接在电视台的黄金时间段,打出了“中韩智力对抗赛,SK花落谁家”的噱头。
当节目录制到了最后一个比赛环节。
电视机前的观众们,看到双方选手进入了单间内,准备开始记忆牛津词典后,顿时万千家庭议论纷纷。
“十分钟的时间,这能记住多少啊?”
“十分钟,一分钟十个单词,那也才一百个单词而已。”
“记住单词不是关键,最关键的是随机抽取词典中的页数跟行数,你根本不知道评委专家们会选第几页第几行!”
“我的天,这也太难了吧?牛津词典可是好几百页啊,这怎么可能记的住?”
“你记不住,但不代表人家记忆天才记不住。”
“……”
几乎每个在收看这档节目的家庭,都在讨论他们能记住多少之际,就看到电视机内,出现了苏晨的画面。
只见他快速的翻阅书籍,那速度就好像一个小孩不耐烦的翻书一样。
此刻镜头突然一分为二,一边是苏晨的快速翻书,一边是隔壁棒子代表朴胜利在默默背诵。
俩人之间的不同,立马就凸显出来了。
“这状元郎在干嘛?这不是胡闹么!”
“就是啊,人家在认真背,状元郎怎么连看都不认真看,翻这么快,你当时翻书大赛啊!”
“闺女,人家状元郎肯定是有把握才这么干的,不然的话,这岂不是丢了他的脸?还是在全国同胞面前丢脸。”
“就是,你爸是过来人,当初跑大货车的时候,他见过不少奇人异事,别说记忆力好的,就连哪些吞剑、喷火的气功高手,可都见过不老少呢。”
“……”
一个认真背书,一个快速翻书。
搁在正常人眼里,这就是一个正常人,跟一个傻子的标准范例。
啊?翻书的是创业英才?
得,你当我没说,这创业英才这么做,那肯定是有他自己的道理!
人家那可是全国英才,几百万人杀出来的,就那小棒子国,有几百万人吗?
每个家庭都在议论,每个家属都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特别是在电视上的脑力专家、数学专家、教育专家等人先后点评一番,他们方才知道这是俩人的记忆方法不一样。
当广告结束后,万千家庭都在期待接下来的记忆比赛。
当看到朴胜利迫不及待想要第一个,苏晨很是谦虚的拱让以后,一个个猛拍大腿,直呼糊涂啊。
现在可是在比赛,不是谦让的时候,第一个来肯定是更好点,毕竟记忆力是会逐渐消退的。
当朴胜利,顺利的背出了两个单词后,燕京这座城市的心,也紧紧的凝聚在了一起,他们无比祈祷着朴胜利背出来第三个单词。
正如大家所期盼的那样,朴胜利最后一个单词背错了。
惊喜过后,也都将苗头对准了苏晨,他,是否能成功?
“Lion,作名词时意思是狮子;名人;勇猛的人;社交扬合的名流……”
电视上,苏晨意气风发的的背诵出了单词不说,还连带这个单词的解释跟不同扬合的意思也都给一一背诵出来。
而这个区别,立马就被观众们捕获。
这苏晨,也太厉害了吧!
不愧是文曲星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