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63章 钱一刀在下一盘什么样的大棋?

作者:银河也是一粒沙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钱一刀正在感慨兵太少的时候,新任命的通讯科长田振国满脸笑容地走进来:“司令!我们今天打了大胜仗,是不是给上面报个喜?”


    田振国这个通讯科长,一心想着给上面报告第六纵队的行动,这几天都催过好几次了。他虽然是电讯科长,但电台却是由王云卷控制的,没有钱一刀的命令,田振国和武胜连电台都看不到。


    第六纵队从天目山特训出来第一仗,钱一刀觉得可以给代老板汇报一下:“好!拟电如下:代老板!第六纵队经半月休整,于今日下午三点发起进攻祠山战斗,下午七点半收复广德县城,全歼守城鬼子椎名大队。


    同时于老鸦山、七里桥、无名高地阻击从安吉、长兴、郎溪、宣城前来增援之敌。


    共击毁敌装甲车八辆汽车四十三辆,缴获汽车两辆,步兵炮四门,步枪机枪若干,歼灭鬼子一千九百三十七人。


    此电!第六纵队钱一刀!”


    田振国把拟好的电文抄好,送给钱一刀审阅。


    钱一刀看了一眼,签字同意发电后,王云卷这才让人把电台取出来,盯着田振国武胜两人忙碌着译电,发电。


    代老板在南京沦陷前已经转移到武汉,这段时间他和委员长的心情都非常焦虑,他们尽管对外一直做出强硬表态,但是心里对自家队伍在战场上的表现却是十分失望的。


    原计划可以守三个月的南京防线,被鬼子不到半个月时间就全面突破,鬼子占领南京后,继续对中原地区展开攻击。


    节节败退的华夏军这个时候已经士气大跌,全国都呈现出普遍的悲观情绪,许多社会名流都在做亡国准备,历史学家甚至开始写本朝史纲了。


    这种情况下收到第六纵队发来的电报,这不是一份电报,这是一份捷报!


    代老板收到电报后,没有核实就往委员长家里跑,跑到委员长住处:武汉大学珞珈山听松庐。


    现在是晚上十一点半,委员长还在办公里面跟幕僚讨论接下来怎么应对鬼子从南北两个方向对中原地区的进攻。


    现在的中原地区,最主要的大城市只有徐州了,保卫徐州是当前重中之重,但是南京新败,士气低落,让这场保卫战的前景变得十分暗淡。


    办公室里面的气氛一直十分压抑,就在这个时候卫兵来报:“委员长!代老板求见!”


    “进!”委员长只说了一个字,他现在的心情十分不好。


    保卫徐州的军事会议已经开了三天,作战计划制定了不少,但是谁的心里都没有底。


    手下这些高级将领们到现在也搞不清楚:面对鬼子一个大队的进攻需要用多少兵力去防守!


    代老板脸上带着跟会场气氛绝对不符合的笑容,进来就大声说道:“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


    说着就把手上的文件夹递了上去!


    委员长打开文件夹后,把电文连续看了三遍,确认没有看错一个字后,严肃的神情终于放松了些:“上次让他去南京,他说在吴兴的时候遭到重创,这回休整半月,竟然有如此战斗力?”


    说着把手上的文件递给边上的参谋:“念给大家听一听!”


    听完电文后,全场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呆住了,过了好一会儿,这些人的脸上都露出喜色:“就算战果略有夸大,广德肯定是收复了!”


    “可以查实吗?”委员长问。


    “广德郊区我们有不少自己人,查实情况可以很快!”侍从室主任回答,他立刻走了出去。


    代老板知道:钱一刀从来不屑虚报战果,但是今天的战果太不可思议了,一次击毁鬼子八辆装甲车,四十三辆汽车,近两千人,无论哪个数字都不是一支不到六百人的队伍可以做到的。


    因此他这回不敢打包票了!


    求证需要时间,但是委员长已经有信心了:“这份电文拿下去好好做篇文章,明天在报纸上、广播上多多宣传,另外要加上细节,一定要让人看着真实可信。”


    代老板赶紧说道:“钱一刀指挥的第六纵队,下辖六个连,一连长王树林是金山保安队第四中队中队长,二连长陈树生、三连长王金斗、四连长金启华、五连长钟延龄、六连长张金辉,他们都是参加过四行仓库保卫战,并且有着特别突出战绩的人。


    学生建议:宣传的时候把他们在四行仓库时候的表现也写出来,提振国民抵抗信心。”


    “好!很好!这样一来,可以做一个连续报道,也能够把这些天报纸、电台上那些悲观情绪和不利消息压制一下。”


    委员长下达指示后,突然对钱一刀这次在广德的作战大感兴趣:“拿广德地图来!”


    参谋们领会到了委员长的精神,立刻在墙上挂起了广德地图,又体贴地把电文中提到的几个地名全部在地图上标记出来。


    几个标记一种,委员长马上明白了:“围点打援!”


    “第六纵队满员不到六百人,吴兴之战的时候,虽然战绩不俗,但是伤员过百,半个月时间过去,就算他有六百人,怎么敢去进攻鬼子一个大队防守的广德县城?”参谋甲提出疑问。


    参谋乙拿着指挥棒在地图上指着:“从地图上看,距离广德不到五公里的祠山驻扎着鬼子一个步兵中队。


    如果是围点打援,应该是先打祠山,引诱广德县城里面的鬼子出来,半路伏击。


    然后趁机围城,迫使城内鬼子向邻近各县求援,然后派出队伍提前在这些地方埋伏。


    他们选择的进攻时间十分巧妙,下午三点发起攻击,让广德县城里面的鬼子以为只是一支小规模的游击队。


    从来不引起鬼子注意,等到晚上战斗规模扩大后,天已经黑了,鬼子的飞机无法再去现场支援,六纵这是算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呀!”


    参谋乙的分析十分有道理,参谋丙:“我只有一个问题:六百人怎么能够同时在五个点作战的?还要留下预备队,难道六纵是以连为单位进行作战的?”


    这话一说出来,所有人再次震惊了:一个连伏击鬼子增援部队?就算鬼子只派一个小队的兵力,也不是一个连可以歼灭的吧?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参谋丙自问自答。


    侍从室主任拿着文件夹从外面进来,呈给委员长。


    委员长看过之后,满脸带笑:“六纵的战果可以确认了,没有一点点的水份。


    这个钱一刀今天炸毁了鬼子的装甲车和汽车,竟然还发动周围的群众去把残骸全部搬走,要连夜恢复公路样貌。


    毁尸灭迹做到这种程度,他是在下一盘什么样的大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