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从东北松花江等流域行驶数月的商船终于靠岸。
夏漪萝与萧衍也在众人的簇拥下到了港口。
只见晋南城的港口上热闹非凡,各种大船一靠岸,众多身形不一的脚夫就蜂拥而上,拼命推销自己讨活干。
一个面容无须,身材微胖的中年人,低着头弯着腰,脸上带着谄媚
“殿下,这里风大,不如先回去,等东西卸船,奴才定捧着让殿下过目。”
夏漪萝看了看乱七八糟的场景,故意在脸上挤出嫌弃,
“行吧,萧大人我们先回去,这里就交给李总管了。”
说完,她兴致缺缺地抱着哪吒的磨喝乐就上了回程的马车。
“殿下,真的不用盯着吗?”见马车里没有外人,萧衍低声问道,
夏漪萝脸色不变,
“人多嘴杂,我们就两个人,他们要调换东西,难不成我们能看到?”
她看着萧衍眉头依然紧皱,安慰道,
“别急,一切到了晚些的赏珠宴,就明晰了。”
而那李总管,眼神中闪烁着锐利与精明,又带着一丝鄙夷。
本想跟着回去又被留在原地的蔡县令,看着载着皇子的马车远去,才小心翼翼地问询那李公公,
“公公,这五皇子真的没关系?”
李总管翻着手掌,欣赏着修剪整齐的指甲,脸上不屑,
“养尊处优的小子罢了,平日里吃喝用的都是杂家们伺候着,他懂什么?不过是来转上一圈,博得圣上好感罢了,只需好喝好玩地供着,其余不需管。”
蔡县令还有些担忧,
“可是这五皇子要下官办什么赏珠宴,这......”
李总管嗤笑一声,
“他要办就给他办好,哄得他开心便是了,这事情我们也不是第一次弄,自然是以假乱真无人能知,放心好了。”
那李总管用手拍了拍他旁边的蔡县令,
“记住,你已经是船上的人,这只是在你地界过一道,不要做多余的事情,宫里蔡答应那,我们内务府自会关照。”
蔡县令连连拱手道谢。
别看他现在是个县令,掌管整个县城,怎么鱼肉百姓都无碍,甚至对徐家沈家这样的官宦世家也不用低头,但是对着这内务府的人可不敢造次。
自己女儿有幸入选成为答应,在外人面前自是得意非凡,自称皇亲国戚,但是在宫里,甭管什么小小答应,就是那妃子也得看内务府的脸面。
叶明并不知道自己给那玉面小郎君提的建议,会弄得晋南城的商贾和官宦都忙着准备那“赏珠宴”。
今日是他正式拜师的日子。
当日仓促,他只是磕了头,在这个时代,拜师可不是如此简单。
师傅师傅,不仅是嘴巴叫叫,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徒关系是可以与父子关系相比的存在。
王夫子收了叶明,这表示他将如父亲一样,关心帮助叶明成长,将所有东西倾囊相授,不仅包括学识,还有品德、技艺和生活指导。
而叶明对待王夫子则需如同父亲一样,听从师父的教导,努力学习技艺,为师门争光,最后为师父养老送终的。
叶家人今天全部都穿着最整洁正式的衣服,拿着凑出的拜师礼,登门拜师。
叶明还特别邀请了徐小少爷,沈小公子,以及曾经的主母老爷,一同见证,参加拜师宴。
王夫子不是晋南城人,来到徐氏族学也没有很久,还未在晋南城购置房产,故也没有接家人过来,平日只是居住在徐氏书院的斋舍里。
于是这次拜师宴就在徐氏书院的斋舍小院举行。
此次主宾正是徐氏书院的山长徐长庚。
他见时辰已到,便开始说起开场白,
“今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群贤毕至......
今有学子叶明,仰慕夫子王仁新之德才,诚心拜师,以求学问之精进,品德之提升。”
叶明就在这浑厚的开场白中整理衣裳,而这正是拜师也是君子修身的重要一环,正衣冠。
紧接着,他挺拔身体,如笔直的青竹,神色肃穆走到王夫子跟前。
之后便是毫不犹豫的跪下,额头触地,发出砰砰的响声,连着磕了三个响头。
这声音听得一旁观礼的徐沈两个少爷都是心中一跳一跳的,暗道明哥儿这时候也太实诚了。
“弟子叶明仰慕王夫子之高风亮节,博学多才,今日有幸拜入夫子门下,实乃三生有幸,
弟子愿谨遵师训,不忘初心......”
叶明清朗的少年音回荡在四周,坐在上首的王夫子脸上挂着的笑就没落下来过。
没想到他王仁新官场失意,在教学方面得意,竟能得到如此佳徒。
而叶父看着这场景,却激动地眼眶微红。
他也曾是读书人,也曾无比期盼能拜大儒为师,可惜造化弄人。
却没想到,自己求而不得的愿望,在自己儿子身上实现了,老天对他叶文昌不薄。
徐大夫人和徐老夫人都一起作为主宾来观礼,徐老夫人红了眼眶,爱哭的徐大夫人甚至开始以手绢擦泪。
旁边的徐老太爷心中也很是感叹,真是看一次后悔一次,这个头本该是对着自己磕的才是。
王夫子受了礼,一脸欣慰道,
“今日你拜吾为师,吾甚是欣慰,必当竭尽全力,教授学问......“
紧接着徐山长继续开口,
“今日之拜师礼.....吾等为见证人,共同见证这重要时刻......”
随着他说着祝福话语,一人端上茶水,叶明小心接过,双手递上,尊敬发声,
“师傅,请用茶。”
王夫子深深地看向叶明,一脸快慰,接过茶水,一饮而尽。
之后拿出一套笔墨纸砚,递给叶明,并且慈爱地摸了摸叶明的头,
“为师知你早慧,聪慧异于常人,但学习之途本不是短径,学问之道,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然吾心汝之千里,他日必能出人头地,也愿你牢记此时初心,始终心系百姓,以所学回馈社会,造福苍生。”
叶明听着王夫子真挚的话,体会到之中的良苦用心,虽然自开始他是有目的地接近王夫子,使计获得王夫子的认可,而如今,他却真心将王夫子当做师傅。
他能感受到自己与王夫子之间有一根看不见的纽带绑住,互相都将成为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
而王夫子愿他不忘初心的话,也让他对未来想到的更多。
徐小少爷也作为宾客见证了这一时刻,他一边给一直哭的母亲递手绢,一边埋怨,都怪父亲要去参加什么‘赏珠宴’,不然也用他来安慰照顾不停哭的母亲。”
而他不知道,徐大老爷在赏珠宴也见着了精彩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