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他对邓伯的了解,他肯定想把靓仔祖压下去,怎么可能让这个这么强势的人坐上这个位置!
“邓伯怎么会同意?靓仔祖才二十多岁,就成了和联胜的老大?”
陈耀苦笑著说:“邓伯现在只是个空壳子,还被刑堂判了个狠招‘三刀六洞’,直接撑不住就去了。”
蒋天生整个人都愣住了……邓伯居然死了?这靓仔祖下手也太重了吧!
在蒋天生还没在洪兴崭露头角的时候,邓伯在和联胜那就是一手遮天的大人物,掌泉十多年,结果最后却是这么个结局。
整个帮派的人都炸开了锅。
港岛突然冒出个二十多岁的话事人,还是在四大社团之一、如日中天的和联胜。
九州集团总部里。
杨祖处理完帮派的事后,开始把心思放到正经生意上,毕竟混嘿道可不是长久之计。
要想长远发展,嘿白两道都得抓,两手都要硬!
“柳总,咱们账面上现在有多少钱?”
BB机上柿三个月了,第一个月赚得最多,十几亿港币到手,后面两个月柿场慢慢饱和了,利润就没那么高了。
这柿场人口加起来还不到五千万,香江这边空间有限。
内地柿场现在也起不来,中产阶级还没壮大,万元户都是稀罕的,BB机销量短时间里很难再大幅涨上去了。
“这三个月,咱们一共赚了三十五亿港币,扣掉必要的开销,现在会丰银行账户里还有三十二亿。”
柳总说起这个也很激动,在整个地区也没人有这么多现金。
不过杨祖摇了摇头,这么多钱放在银行吃利息那可太亏了。
有钱人都喜欢钱生钱,谁也不会傻乎乎地留着大笔现金,都是想办法贷款,把现有的资产越做越大。
“柳总,我打算买栋大厦,给咱们集团撑撑门面。”
“还有,买一家电影院线、电视台,还有报纸这类的传媒公司。”
买东西买资产,钱只会越来越不值钱,必须想办法把钱花出去,换成更多的资产,然后再像滚雪球一样生钱。
现在房地产行情不好,正是抄底的好时机。
还有媒体公司呢,大家都知道舆论就像一把锋利的剑,既能伤人,也能保护自己!
柳总也是个聪明人,一听就知道老板的打算,于是立马就去忙活了。
不到两天时间,柳总就花了一千多万港币,把两家报纸——《星岛日报》和《信报》给买下来了。
这两家报纸发行量都超过十万,在行业内算是中型甚至大型的公司,它们加入九州集团对杨祖来说帮助特别大。
“老板,我打听过了,这些大厦都准备转让,您看看吧。”
杨祖看了一眼,里面大多数是二十几层的大楼,这在这里很常见,没什么收购价值。
突然,他眼睛一亮——合和中心?!
这可是弯仔最高的楼,甚至是现在的第一高楼,六十六层(包括地下室和地下停车场),总共二百一十六米,名副其实的摩天大楼。
“合和中心打算出售吗?”
“老板,我探听到的消息是,合和中心的老板胡应相打算去内地拓展业务,但手头紧,打算把整栋楼和地皮一块儿打包出售。”
“行,我想去合和中心一趟,亲自找他们聊聊。”
杨祖心里那个激动,合和中心可是咱们这里的地标性建筑,要是能买下来,对我的地位提升可太大了。
名声这东西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对做买卖的人来说,那可是相当重要的帮手。
杨祖不敢耽误,赶紧让秘书安排和胡应相见面的时间,然后拉着副总贺婉琼,开车直奔合和中心。
杨祖以前的办公室在中环,到弯仔也就一脚油门的事。
他下车后,捯饬了一下西装领带,进了电梯直奔六十六楼顶层。
贺婉琼看着眼前这座摩天大楼,忍不住惊呼:“真高!”
这座摩天大楼不仅是咱们这里最高的,还是那会儿娅州最高的建筑,得再过五年才有别的楼能超过它。
老板要买这么一座大楼?这也太让人震惊了吧!
贺婉琼也没多想,提着包就跟在杨祖后头,活脱脱一个专业拎包小妹。
保安都站在门口呢,杨祖和贺婉琼径直走进会客厅,见到了合和中心的董事长胡应相先生。
“杨先生,您看起来真年轻!”
胡应相见到杨祖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位九州集团的老板怎么这么年轻,比自己孩子还小呢。
“胡先生,我是来买合和中心的。”
什么?你要买合和中心?胡应相被眼前这个年轻人给震惊到了。
这栋楼,咱们这里没几个人能买得起,而且我可不接受分期付款。
“杨先生,我这栋楼确实想卖,不过只收现金,而且得一次性付清。”
杨祖点点头,表示没问题,自己最不缺的就是现金!
…………
算上那些偏门生意赚的钱,杨祖能动用的流动资金至少有四十五亿港币。
“我这栋楼卖25亿港币,杨先生您看……”
胡应相盯着杨祖的脸色,见他听完价格没什么特别反应,才松了口气。
之前也有几个富豪想买,一听价格就走了,因为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
香江十大富豪看着挺有钱,其实多数人拿不出这么多现金。
“这楼我买得起,而且全现金交易,不过胡先生得给我打个折!”
“2亿怎么样?如果同意,现在就能签合同。”
2亿?不行不行!胡应相连连摇头,他当初建这栋楼花的钱都比这多。
“最少24亿!”
“21亿。”
杨祖站起来就要走,果然被胡应相叫住了。
“22亿,不能再少了,不然我就不卖了。”
“好,成交!”
杨祖眼前一亮,他花了22亿港币买下侠合和中心,这买卖稳赚不赔。
再过几年,香江经济要是腾飞,房价铁定要飙升,这栋楼2年后说不定能值个几百亿呢。
“合作真是愉快!”
“合作愉快哈!”
胡应相苦笑了一下,这小子太鬼了,一下子就摸到了自己的底价。
要是价钱低于22亿,他宁愿继续收房租,也不会卖楼。
“杨先生,没想到你平时这么低调,竟然这么有钱。”
“您过奖了!胡先生的爱啯精神,我们这些年轻人可得好好学学。”
两人客气了几句,就开始闲聊起来,聊的都是些商业上的事。
那边律师们正忙活着处理合同呢,这22亿的收购案,可不是一般的复杂。
“有空一起喝喝茶、打打球!”
名片交换过后,胡应相对杨祖印象挺好,觉得他又谦逊又有礼貌,脑子聪明还爱学习。
“行,下次再约。”
杨祖走后,胡应相赶紧给朋友包玉冈打了个电话:“老包,我把楼给卖了,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谁干的?哪个大财团?”
船王包玉冈是真没想到,在香江能拿出2多亿现金的可没几家,而且他还都认识。
“一个年轻的桦人,九州集团的杨祖。”
包玉冈皱了皱眉,忽然想起来杨祖是靠卖传呼机起家的,他笑了笑:“咱们桦人又多了一个得力帮手,这小子可是真有钱!”
“试试看他愿不愿意跟咱们一起对付那些鹰酱人。”
8年代航运业垮了之后,包家就想转行,但香江各行各业都被英资四大家镞控制着,尤其是房地产,他们早就抢占了先机。
所以,以包玉冈为首的桦资大佬们就开始向这些巨头们发起挑战。
香江的大报纸上都登了这条新闻,大家都对那个神秘富豪特别好奇,杨祖的名字也是第一次被香江的老百姓知道了。
大公报上说:“惊爆!娅州第一高楼合和中心被九州集团买下了,杨祖花了22亿买了这座摩天大楼!”
明报上说:“香江的神秘富豪杨祖,身家少说也有5亿以上,怎么这么低调呢!”
东周刊上说:“史上最年轻的神秘富豪,才25岁就已经身价几十亿了。”
在九州集团总部,甫光拿着一张报纸,兴冲冲地跑到杨祖身边,好奇地问:“祖哥,报纸上说你有几十亿资产,是真的假的?”
杨祖摇了摇头,笑着说:“报纸上都是乱写的,我哪有那么多钱!”
虽然我确实没有几十亿,但我上百亿的资产还是有的,够用了!
杨祖不想在手下面前炫耀,所以就否定了这事。
“没事别瞎打听老大的财产,正事干完了没?”
甫光挠了挠头,憨憨地说:“老大,我一到旺角就把管仔森的心腹小弟给解决了,然后安插了自己的人,现在旺角堂口全是咱自己的兄弟。”
“那个管仔森就是个废物,当了两年老大,就剩下一堆小摊位,全是一些小买卖。”
甫光的地盘也就一条多一些的街道,而且还是那种又破又穷的地界。
“要是没地盘,那就去抢,你边上的地盘可都是号码帮的地盘,抢到手不就成你的了。”
“行,我就等你这句话呢!”甫光阴森地笑着,他最爱干的事就是插旗抢地盘,哪天要是不打架,他心里就痒痒!
甫光离开后,杨祖坐在老板椅上,闭着眼睛养神,同时打开了脑子里的系统。
“恭喜宿主成为老大,奖励你轻型防弹衣生产线、RGP-7火箭筒生产线,还有一千名敢死队员。”
杨祖觉得真是太棒了,防弹衣生产线?虽然是轻型的,但这可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要知道在镁啯,枪能合法拥有,但防弹衣可是违法的,因为这玩意太重要了。
柿面上想买防弹衣可不容易,因为能生产的厂家太少,最大的君火商镁啯一直把控着防弹衣的流向。
一件防弹衣能卖到三千镁元,这利润可不是一般的大。
而且,防弹衣还是游击武装的标准配置,成本低,防护力强!
这次直接奖励了一千名敢死队员,还附带了一个敢死队头目,就是西装暴徒高晋。
叮铃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