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41章 阴阳难同炉,道阻且长!

作者:最初的少年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他点了点头,目光重新变得平和。


    大殿内,再次陷入了沉寂。


    王重阳起身,缓缓踱步,一手负后,一手轻捻长须,似乎在进行着艰难的抉择。


    战?


    他的心中,何尝没有那份属于武者的热血与骄傲?


    与顾渊这般万中无一的奇才放手一战,印证毕生所学,哪怕战后伤势复发,身死道消,亦是一件快事!


    然而,他不是不敢,而是不能。


    他如今的性命,不仅仅是他自己的,更是整个全真教的擎天之柱。


    他若倒下,欧阳锋之流必会卷土重来,届时,全真教危矣。他不能为了自己的一时之快,将整个门派的未来置于险地。


    那么,交换《九阴真经》?


    此法,似乎是眼下最优的选择。


    《九阴真经》虽然博大精深,但终究是外物。


    其中武学,全真七子乃至他自己早已烂熟于心。将其借予顾渊一观,一来能一窥《龙象般若经》的奥秘,于己于教,皆有裨益,二来则可以还一部分顾渊的人情。


    话说,顾渊是不是早就想到了自己会做出什么选择?


    良久,王重阳停下脚步,转过身来,目光清明地看着顾渊。


    “老道我,选第二个。”


    他的声音平静而坚定,不带一丝一毫的犹豫。


    “呼……”


    顾渊心中,轻轻地吐出了一口气,说不清是失落,还是别的什么情绪。


    他早就预料到了这个结果。


    以王重阳如今的状态和他的为人,选择交换,几乎是必然的。


    只是,终究是有些遗憾。


    与这位亲手开创一个时代,力压四绝的“中神通”全力一战,是他此行最大的期待。


    不过,只要王重阳还在,他今后有的是机会。


    “也好。”顾渊点了点头,将《龙象般若经》放在了殿中的一张石案上。


    王重阳见他神色,如何不知他心中所想,温言道:“小友不必介怀。非是老道怯战,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待我伤势痊愈之日,你我再行论道,如何?”


    “道长伤势,可还有痊愈希望?”顾渊问道。


    王重阳洒脱一笑:“尽人事,听天命罢了。你取了经书,便在道藏阁中静修吧。其间若有任何武学上的疑难,可随时来寻我或伯通。”


    说罢,他转身走向大殿后方,招手笑道:“顾小友,随我来吧,九阴真经,便在老道我闭关的静室之内。”


    王重阳闭关的静室,远比顾渊想象的要简朴。


    除了一张石床,一个蒲团,便再无他物。


    王重阳走到最内侧的石壁前,伸出手指,以一种奇异的韵律在石壁上连续敲击了九下。


    “咔……咔咔……”


    沉闷的机括转动声响起,那面光滑的石壁竟从中裂开,缓缓向两侧退去,露出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幽深暗格。


    暗格之内,冷香扑鼻。


    一个古朴的紫檀木盒,静静地躺在其中。


    王重阳小心翼翼地将其捧出,动作轻柔,仿佛对待一件稀世的瓷器。


    他将木盒置于石床上,打开。


    里面并非是一本完整的经书,而是数卷泛黄的羊皮卷,每一卷都用金线细细捆扎。


    “这便是《九阴真经》的全本。”


    王重阳的声音里,带着历经风霜的厚重。


    “当年华山论剑,我技压四绝,夺得此经,本意是为天下武林保管,免得此等杀伐之物再起纷争。未曾想,今日却要以此,与小友你做一扬交易。”


    他自嘲地笑了笑,将木盒推向顾渊。


    顾渊也没有矫情,他将那本梵文书写的《龙象般若经》同样郑重地放在石床的另一侧。


    两部足以颠覆整个武林格局的天阶绝品神功,就在这间小小的石室内,完成了它们历史性的交换。


    没有见证者,亦无须见证者。


    王重阳的目光,很快便被那本《龙象般若经》所吸引。


    他拿起经书,缓缓翻开。


    只看了几页,他那古井无波的脸上,便浮现出一抹惊异。


    “好……好一门熬炼肉身的无上法门!”


    他忍不住赞叹出声。


    “此功不似我道家追求清静无为,也不同于九阳的煌煌霸道,它竟是以精神驾驭气血,反向淬炼筋骨皮膜,如龙象踱步,每进一步,根基便厚重一分。这……这简直是为佛门护法金刚量身打造的神功!”


    身为道门大宗师,王重阳的武学见识何其广博。


    他一眼便看穿了这门武学的根本,更从中窥见了一条与道家截然不同,却同样能够通往武道之巅的煌煌大道。


    他很快便沉浸了进去,时而眉头紧锁,时而抚掌赞叹,整个人都陷入了物我两忘的参悟状态。


    而另一边,顾渊也已然将心神,完全投入到了那数卷《九阴真经》之中。


    他解开金线,展开第一卷羊皮。


    入目的,是总纲。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


    玄奥的文字,在他那堪比超级智脑的识海中,瞬间被解析、重构、理解。


    他前世虽未曾学过九阴,但对其大名早已如雷贯耳。


    此刻亲身研读,才真正体会到这本经书的博大与恐怖。


    它几乎涵盖了武学的所有方面。


    从最基础的“易筋锻骨篇”,到疗伤圣法,再到点穴、解穴、闭气移穴的法门,乃至后面的“九阴白骨爪”、“摧心掌”等一系列阴毒狠辣的武技……包罗万象,无一不是当世顶尖。


    顾渊的阅读速度快得骇人。


    他的大脑飞速运转,一卷卷经文的内容被他尽数吸收、消化,并在识海中与自己已有的武学体系进行印证、比对。


    一炷香。


    两炷香。


    一个时辰过去。


    当顾渊将最后一卷羊皮卷放下时,整部《九阴真经》的奥秘,已然被他洞悉了七七八八。


    他缓缓闭上双目。


    顾渊的心神,前所未有的专注。


    他要做的,是前无古人的一步——融合九阴九阳!


    然而,就在他尝试着调动一丝九阴之气,试图与九阳之气产生接触的瞬间。


    “轰!”


    两者甚至还未真正接触,仅仅是气息的对撞,便让顾渊闷哼一声,面色瞬间变得苍白。


    他立刻斩断了推演。


    怎么会这样?


    他睁开双眼,眸中充满了凝重与不解。


    他的悟性远超前世,对两部经书的理解也绝对足够深刻。


    可为何,连最基础的融合尝试,都会引发如此剧烈的反噬?


    一道道线索,在他脑中飞速闪过。


    他想起,前世记忆中,张无忌身负九阳神功,后来也学了九阴中的疗伤法门与武技,却安然无恙。


    为何?


    顾渊瞬间明悟。


    张无忌用的是“术”,而非“法”!他只是借用自己雄浑的九阳内力,去驱动九阴中的招式与技巧,好比用一台至阳属性的发动机,去带动一些中性的工具。他从未真正修炼过九阴中那会产生本源阴气的核心内功!


    他又想起了斗酒僧的初衷。


    那位奇人认为《九阴真经》偏重于阴柔,才创出《九阳真经》以求平衡。


    这说明,在创作者本人看来,这两部经书就不是奔着“阴阳互济”去的,而是走向了两个截然相反的极端!


    一个,是焚尽八荒的至阳。


    一个,是冰封万里的至阴。


    它们是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强行将它们扭在一起,结果只有一个——相互湮灭,同归于尽!


    这已经不是武学的问题,而是最底层的规则冲突。


    “原来……是这样。”


    顾渊轻轻吐出一口浊气,胸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失落。


    难道,九阴九阳同修,当真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路?


    难道,自己也要像前世那些武学宗师一样,在两者之间,做出一个取舍?


    不!


    不甘与执拗,从他心底最深处猛地升腾而起。


    他顾渊重活一世,不是来重复前人老路的!


    旁人做不到,不代表他顾渊做不到!


    他的武学阅历,还不够!


    他的思路,被局限在了“阴”与“阳”的直接对抗上。


    他缺少一个更高维度的视角,缺少一把能够调和这两种极端力量的“钥匙”!


    什么,能成为这把钥匙?


    他脑中灵光一闪,三个名字,三部神功,骤然浮现。


    武当,《太极拳经》!以阴阳转化、圆融无碍的至理,驾驭天下万法!


    逍遥派,《北冥神功》!海纳百川,转化吸收异种真气为己用!


    少林,《易筋经》!洗髓伐毛,勘破肉身迷障,返本归元!


    这三者,或许才是真正触及了“阴阳互济”、“能量转化”本源的无上法门!


    若能将这三者集于一身,再回头来看九阴九阳的融合,或许,便不再是死路一条!


    除了《太极拳经》,现版本另外两本都有机会获得。


    想通此节,顾渊眼中的失落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炽热的、如同火焰般燃烧的探求欲。


    “小友,你可是遇到了难题?”


    不知何时,王重阳已经从对《龙象般若经》的参悟中醒来。


    他看着顾渊那变幻不定的神色,脸上露出了然的微笑。


    “看来,你也发现了。”


    他缓缓道:“阴阳如水火,同炉而炼,非大智慧、大毅力、大机缘者,不可为也。”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