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趟老头老太太进城,还是二叔二婶带他们去的。
“我看看我大侄子,哎呦呦,真俊呐,来,看叔给你带的什么礼物?”
张物石从怀里掏出一个长命锁,塞到大侄子的襁褓里。
大哥张物树看到后笑道:“儿砸,你快点长大,等长大了让你叔带你玩。”
“哈哈哈,大哥,你弟我就会领着孩子玩是吧?”
“你出门说一声自己不会玩,看村里人信不信嘛!”
“哈哈哈哈,行,我会玩行了吧。”
一群人稀罕了一会儿熟睡的孩子,这才出了屋。
就见那两个小的这会儿已经不哭了,和个跟屁虫一样,自己老娘走到哪,他们就跟到哪,一步不带离开的。
老娘和二婶也不嫌弃,她们这会儿也稀罕着呢。
得亏这趟回来就在家呆两天,不然等过几天他们各自的老娘不稀罕他们了,俩小的就要怀疑自己是不是捡来的了。
这会儿没事干,哥俩就拎着今天刚抓的野兔来到院子阴凉处,一边聊天一边处理兔子。
“你们在哪弄的这只兔子,它这血还挺新鲜的。”
张物石磨了磨手中的刀子,说道:“我们回来的路上看见的,它就在路边,我拿着石头一石头给砸到的。”
“嘿,你可真行!对了,咱们家那箱子蜜蜂养的还不错,我已经割了一次蜂蜜了,接下来是不是要留一些蜜给它们过冬啊?”
“对,我刚准备跟你说这个呢,送我那箱蜜蜂的大爷说,以后就不要割蜜了,给它们留着,人家蜜蜂冬天也要吃东西呢。”
大哥张物树点点头,接过磨好的刀子开始处理野兔,嘴上应着:“行,那我知道了,等天冷了山上没花了,我就把蜂箱弄回家。”
老宅有的是地方,找个屋子放一个蜂箱一点问题也没有,实在不行放他的新房子里也行。
自己那新院子,一年也就回来住几次,村里好多人都说他花钱白糟践了,不过张物石有自己的想法。
“对了哥,你收的那次蜜分没分?”
张物树摇摇头,手上动作不停,说道:“没分,就给了四太爷一小罐子,剩下的都留在了家里,就这么点自己吃还不够呢。”
“行,留着自己吃就行。”
张物石拿过盆子递给大哥,让他将剥好的兔子盛上,再看着自家大哥给兔子开膛破肚。
这活大哥干的熟悉,能者多劳嘛,辛苦辛苦大哥一点毛病也没有。
说到蜂蜜少,张物石突然想起了什么,对着张物树说道:“大哥,等你有空了,你弄些木板,照着那个蜂箱的样式,钉他两三个一样的,到时候用它们来吸引分窝的蜜蜂。”
说到这个,张物树就不困了。
他养了几个月蜜蜂,收了一次蜂蜜,尝到甜头后,他就有了多养一些的想法。
这会儿,他听张物石说用蜂箱吸引分窝的蜜蜂,他就来精神了。
“怎么吸引分窝的蜜蜂?”
“用蜂蜡。”
张物树惊讶道:“用蜂蜡?”
“对,就是蜂蜡,将蜂蜡收集起来放锅里加水煮开,等水凉了,水面上那一层蜂蜡弄下来存着,等明年开春,再将蜂蜡化开,到时候将化开的蜂蜡抹在新蜂箱里,就能把分窝的蜜蜂给吸引过来。”
这方法还是张物石看视频学的,听说好用,只是他没试过。
让大哥试试也不打紧,成本也不高,万一成了,那以后家里就不缺蜂蜜吃了。
大哥已经开始幻想他养蜂成功了:“咱们家得养他个三四箱蜜蜂,那时候产的蜜就多了,多了可以卖,过年过节的还可以送给亲戚朋友。”
心里想着美事,手上处理兔子的动作就更麻利了。
“等过一阵农活忙完,我就做几个蜂箱,嘿嘿。”
自己大哥是个老实性子,房子有了,老宅是要留给大哥一家的,大哥他是要给家里父母养老的。
车子也有了,不仅有一辆弟弟送他的自行车,家里现在还有一两三轮自行车。
家里有一头老黄牛加一辆牛车,有一头健壮年轻的小毛驴,还有一只小母羊和一只今年刚下的小羊,鸡鸭鹅也不缺。
媳妇也有了,孩子也有了。
有房子,有田地,还有各种家产,张物树现在是非常的满足。
他是一个特别传统的人,在他看来,就自家这条件那跟以前大地主都差不多了,是给啥都不换的。
他现在每天出门都乐呵呵的,感觉人生已经提前圆满了。
这会儿他又多了一个养蜜蜂的活计,就跟以前大地主家有了余钱,会在在镇上买铺子一样,算是家里的额外产业了。
过了好一阵子。
家里的饭都做好了,老头老太太这才被大儿子找了回来。
俩人这会儿还意犹未尽,准备着吃完饭,下午还去情报中心找人聊天。
得亏村里早就定下的规矩:有多大本事端多大碗。
不然这会儿能有好多人求着老两口,让他们帮忙说情,问能不能带自家孩子进城。
四太爷盯着呢。
自己有本事能进城谁也管不到,想求着别人帮你进城,门也没有。
那工作能这么好找?城里有着几十万甚至是更多的人,里面能成为正式工的有几个?
一个临时扛包的活都有好多人去争去抢,你凭什么空口白牙就让别人带你去城里?租房不用花钱?吃饭不用花钱?找工作不用花钱?
虽说大家都是亲戚,但只是亲戚而已。
又不是亲爹亲妈,村里亲戚还这么多,帮了你,要不要帮他?
人家石头找到正式工作那是人家的本事,他把自己爷奶接进城享福,那也是人家的本事。
人家城里人都是傻子吗,有正式工的岗位,会让给你一个从乡下来的人?
附近镇上但凡有个临时能赚钱的活,都会有一大群人抢着干呢,你还想进城跟那几十万人抢工作机会?想想都不现实。
张物石倒是想把村里一些同龄人带进城找工作,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
这两年城里刚开始建厂,正式的工作机会不太多,等过几年厂子建好,城里开始大量招工,那时候,张物石倒是可以走关系把一些村里同龄人弄进城里。
即便大量招工,也不是真的“大量”,一个厂子才能招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