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7章 磨盘

作者:吃辣椒喝热水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张物石站在门口礼貌的敲了敲门。


    屋里的人听到外面的敲门声,在院子里大声回应道:“来了来了,谁啊。”


    “来买磨盘的。”


    不一会儿,一位头发花白满脸沟壑的大爷打开了院门。


    一眼看去,猜不出大爷的年龄。


    这年月劳苦人民老的都很快,只要过了四十岁,那看起来都像老年人。


    这錾磨匠是个力气活,不仅要有一定的技术,还需要时常搬动一扇几十上百斤的磨盘。


    这样的重活长年累月干下来,他们的身上或多或少都会带点伤病,会显的老的很快。


    “你是?”


    没等大爷继续问,张物石赶紧开口道:“吴大爷,我是来买磨盘的,是卖豆腐的刘大头告诉我你家在哪里的。”


    在他来之前,卖豆腐的小贩就叮嘱他,如果他想要来买磨盘,只要张口提是卖豆腐的刘大头介绍的,这位錾磨匠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还能给张物石个友情价。


    他能提一嘴是卖豆腐的刘大头介绍来的,还能让这吴大爷记着刘大头的人情。


    这年月,能给你介绍客户,那是关系不错的了。


    站在院里的吴大爷听到这话,脸上带上了更真诚的笑容,赶紧伸手把张物石请进了小院。


    进了院子,一眼望去,他就看到院子里放着的大大小小的石头,还有一些成品磨盘,那磨盘大的小的都有。


    里面有新的石磨,也有只是一对毛坯的,需要专业的錾磨匠开沟槽,并錾出不同纹理的磨齿才能成型。


    他们錾磨匠平日里除了在家里制作磨盘,还需要走街串巷游走在各个村子里,给村里用旧的磨盘“齿”重新錾一遍。


    这全都是力气活。


    俩人看了一圈院子里的磨盘,看完后点了一根烟,张物石开口道:“吴大爷,我想要一副自家用的磨盘,不用太大,家里不做生意太大的用起来也不方便,最好是小一点的方便自家人用。”


    吴大爷听到他的要求后点点头,带着张物石来到墙边,指了指边上的几个小号磨盘说道:“你看这些磨盘里面,有没有你中意的。”


    院子里有好多种型号的石磨,有一双手就能捧起来的袖珍型手磨,这玩意看起来就像个玩具,也不知道能磨什么。


    还有大一号的一人环抱大小的石磨。


    张物石一眼就看中了一个中小型的石磨,这石磨是用质地坚硬的青石打制而成,上盘直径约30公分,底盘直径约50公分。


    底盘一人环抱大小,由一整块石头打制成扁状“凸”字形,用磨盘磨粮食时,成品会沿夹缝流到底盘的槽里,再经磨槽嘴流入到底下所放的容器中。


    张物石走上前,抬起上半边磨盘看了看,磨盘中间的磨齿清晰,轻易不会损坏。


    暗自点了点头,他起身跟旁边的吴大爷说道:“吴大爷,这个磨盘我要了。”


    付了钱,又聊了两句,他也就准备告辞了。


    也不用吴大爷帮忙,张物石双手稍稍用力便把磨盘抱了起来,转身走向大门口。


    吴大爷跟在他身后也出了门,环视一圈惊讶的问道:“小伙子,你没推车子来啊,一会儿你怎么把这个磨盘带走?”


    张物石双手捧着磨盘,笑着说道:“我劲儿大,捧着回去就行。”


    见此,吴大爷也不好说什么,夸赞了一声后生力气大,就目送这个憨货客户走远。


    出了村子,张物石趁附近没人,随手把石磨扔进空间里,空手往城里走去。


    走在路上欣赏着四周的景色,他脑袋里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就是还有个东西没买——做豆腐必备的卤水。


    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这玩意可是做豆腐的必备品。


    卤水可以是盐卤水或石膏水。


    盐卤是用海水或盐湖水制盐之后,留在盐池里的母液蒸发后析出的结晶,人们把这种结晶取出来晒干,卖给制作豆腐的商贩。


    石膏的话能很容易买到,在药店就可以买到一些。


    张物石进城后逛了一些店铺,最后打听到,在一家叫天天来杂货店里能买到盐卤。


    又转了一小圈,张物石找到了天天来杂货铺,进店里购买到一些盐卤。


    这下子石磨和盐卤都准备齐全了,等回去之后就找一些水泥、沙子和石头,在院子里砌个石台子,闲着没事就可以做豆腐吃了。


    要说他闲的慌那是真的闲的慌,为了吃口新鲜豆腐,他还花钱买了个石磨。


    要说石磨这玩意有用是真有用,毕竟以后用石磨还可以做各种美食,比如辣椒酱,花生酱,掺在一起可以做花生辣酱,还可以做地瓜粉条,这都需要用到石磨。


    等张物石溜达回宿舍,时间已经到下午五点了,正合适能赶上饭点。


    ……


    时间一晃而逝。


    这天晚上,众人正在宿舍聊天,就见刘阳匆匆跑回宿舍。


    “你们听说了吗?昨天晚上出了一件大事!”


    刘阳长得眉清目秀,看起来是个挺安静的人,不过接触久了就知道这小子是个闲不住的“包打听”。


    “出什么事了?”


    “昨晚上半夜,有人把埃及大使馆的代办给抢了,还捅了他好几刀,现在在医院,还不知道生死呢。”


    听到这么新鲜的大瓜,宿舍里的人都来了精神,聚在一起七嘴八舌聊了起来。


    “真的假的,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知道是谁干的吗?”


    “知不知道被捅的人怎么样了?”


    “肯定熟人作案,咱都不知道南京有埃及人。”


    “刘阳,你咋知道这个事情的?”


    刘阳闻言脸上露出一副得意的表情,炫耀着说道:“我认识一个外班的同学,他就是南京本地人,今天中午他回家有点事,这事情就被他知道了,关键是这件事就发生在他家附近,昨晚打斗声引来了一些人,人多口杂所以就这么传开了。”


    “不愧是咱们班的包打听。”


    “哈哈,承让承让,一般一般。”


    人是一种复杂的动物,有的人喜欢低调,最多没事也就是溜达着逛街。


    刘阳则是喜欢交朋友,顺便打听各种趣事,可谓是吃瓜达人。


    宿舍里的林栋梁则有点喜欢恶作剧,每次都跟新认识的朋友介绍说豆丹好吃,让他们有机会尝试一下。


    一样米养百样人,百朵桃花一树生。


    过了几天,又是晚上。


    刘阳又匆匆的跑进了宿舍。


    “大新闻!前两天的入室抢劫的案子被侦破了!”


    听到这话,宿舍里迷迷糊糊想睡觉的众人,又来了精神。


    “细说。”


    “具体是什么情况?”


    刘阳慢悠悠的走到桌子旁边,拿起自己的茶缸往里看了一眼,接着轻咳了一声。


    看着他这架势,瘦高个王林赶紧说道:“放着我来,我来倒水,晚上刚打的热水。”


    说完,拿起热水壶往刘阳的茶缸子里倒水。


    刘阳也不着急了,拖过来一张凳子,坐下来搭了个二郎腿,慢悠悠的等着王林倒水。


    “咳咳,我这俩肩膀啊,这两天扛机器累的不轻。”


    见他这架势,张物石嘿嘿一笑,赶紧说道:“我来我来,我来给刘哥捏捏肩膀。”


    赶忙起身走到刘阳身后,轻轻的捏了两下。


    “哎,小张啊,用力一点,没吃饭嘛!”


    张物石嘴角一勾,双手开始发力。


    “啊啊啊,我错了,哥,我说我说。”


    刘阳的小肩膀承受不住他手上的力气,赶紧求饶起来。


    张物石松开了手,刘阳赶紧揉了揉肩膀。


    “埃及代办没死。


    主犯是一个姓高的,他以前是光头时期的刑警队长,解放后虽然被留用,不过因为违纪被辞退了。


    这个姓高的因为没有跟光头一起走很后悔,一直在找机会去台湾。


    后来他遇到了一个姓李的老朋友,两人商量搞笔钱一起出逃。


    这两人又纠集了20多个人,组成犯罪团伙,敲诈勒索无恶不作,听说还勒索过美国大使馆的人。


    在这一次的案件里,涉及到的人员有在使馆当厨子的,当女佣的,还有当员工的,这些人都参与了这件案子。


    三天时间就破案了,好家伙,这一下子把他们全部给逮起来了。”


    这年月没摄像头,破案难度还是比较高的。


    这次破案效率能这么高,说明了上面对这件事非常的重视。


    吃完瓜,众人一脸满足的准备睡觉。


    ……


    时间慢慢流淌,九月即将过去。


    月底,学生们接到通知。


    学校十月一日要进行国庆活动,各班级要组织人排演节目。


    各个有才艺的同学都积极报名,没才艺的就跟班一起大合唱。


    重在参与。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