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同伟明白他们的顾虑,但因为某些原因,他现在还不能向他们详细说明情况。
于是,他又重复了一遍之前对徐忠说过的话,安慰齐林不用担心,他自己心里有数,这个决定其实也没那么糟糕。
齐林望着祁同伟那副对自己选择深信不疑的样子,真不知该说什么好。
他已经把自己的想法一股脑儿都说了出来,就像天气变化无人能挡,只能顺其自然。
祁同伟这么好的一个人,还没来得及大展身手,可能就要半途夭折了。
想到这里,齐林心里暗暗叹了口气,既为祁同伟感到可惜,又为自己当初没能看清他的个性而懊悔。
“年轻人不听劝,早晚要吃亏”
,齐林在心里默默感慨。
齐林把祁同伟送到京海市后,省城组织部的戴代表帮他宣读了任命文件,并办妥了入职手续。
祁同伟邀请他留下来一起吃饭,但他一口回绝了,连夜赶回了省城。
一路上看到祁同伟对自己的未来满不在乎的样子,他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哪有心思吃饭?
接下来的几天,一切照旧。
齐林正打算把祁同伟的事情忘掉,罗浩突然慌慌张张地冲进他的办公室,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齐副,快,快看帝都尚书省的官网!”
齐林好奇地打开了网站,首页一条醒目的红色标题让他心头猛地一颤:“帝都决定合并福南省京海市与绿藤市为海藤市,打造沿海自茂港试点城市!”
这消息简直就像天上打了个响雷!齐林整个人呆住了。
他连忙点开链接查看详细情况。
原来帝都为了推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打算开放几个自茂港名额,其中一个就给了刚完成春雷行动的福南省。
福南省经济表现优秀,营商环境数一数二,而且京海和绿藤两个城市紧紧相邻,都是沿海比较发达的地方,虽然比不上那些超级大都市,但在全国也算是中上水平。
特别是京海,拥有全国排名第七的深水港,非常适合发展沿海经济,只是规模还不够大,所以要被打造成试点城市。
齐林看完新闻后,全身颤抖,汗水直流。
帝都决定把京海市和绿藤市合并,新城市命名为海藤市,行政级别提升到副省级,直接归尚书省管辖。
尚书省还要对海藤市进行全面升级,打算让它成为第三大沿海城市。
齐林震惊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更让他害怕的是,如果京海市把绿藤市吞并了,祁同伟就会顺理成章地成为新海藤市的常务副市长。
他的级别会从副厅级跃升到正厅级,而且从地方干部变成省级管理干部,直接进入权力中心。
祁同伟现在手头的权力,那可是跟副部级干部有得一拼。
齐林一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突然明白了,怪不得祁同伟打死都不愿意离开京海,原来是憋着等这个大好消息呢!
祁同伟老是说留在京海是为了城市的未来,但瞒着的那另一半才是真相:他等着这次合并让自己官运亨通。
齐林还有其他人,都被他蒙在鼓里,现在才算看透了。
齐林终于体会到什么叫“坐井观天”
,这不就是在说他自己嘛。
他还曾嘲笑祁同伟年轻不懂事,不听老人言,早晚得栽跟头。
现在想想,自己以前对祁同伟说的那些话,简直就是一个个响亮的耳光,扇得自己生疼。
“祁同伟,你可真行!”
“佩服佩服!”
“老齐我这次是看走了眼!”
“你要是不留在那,谁能有这福气?”
齐林自言自语,疯疯癫癫的,连站在门口的罗浩都给吓了一跳。
罗浩心里犯嘀咕,不就是个尚书省的官职嘛,至于让齐副这么大惊小怪吗?
另一边,省厅里头。
徐忠的办公室里传来了久违的笑声。
“祁同伟这家伙,真有一套!”
徐忠笑道,“明里一套暗里一套,玩得真溜!连我和老纪都给他耍了。”
“我之前还说他只会算小账,不懂得放大局。”
“现在我收回这话,他算的大局账,比谁都精,看得比谁都远。”
“下次见了他,咱可得好好跟他聊聊。”
纪泽苦笑着提醒:“老徐,我得提醒你一句。
下次见面,人家可是正厅级的中管干部,比咱俩高半截了。”
“不是他评头论足我们,该轮到我们听他的了。”
徐忠一听,顿时哑口无言。
在帝都导组驻福南的办公室里。
组长骆山河正在开会,下属一提醒,他立马知道了海藤市即将设立的消息,也瞬间明白了祁同伟的打算。
他顾不上会议还在进行,当着众人的面就拍案叫绝:“绝!太绝了!”
“原来如此!”
“我就奇怪,祁同伟这次怎么跟在京海办案时判若两人!”
“完全不像那种会见风使舵的人。”
“我还以为是我开的条件不够诱人,他拒绝是因为年轻气盛。”
“现在才明白,什么年轻气盛,他是压根就看不上我的条件!”
“中管干部,手握实权,除了帝都尚书省和那几个核心部门,谁能给得起?”
其他参会的人大多都知道祁同伟拒绝过骆山河的事情。
之前他们还对祁同伟的“不识好歹”
心生不满。
但听了骆山河的分析后,对他的深沉心机感到不寒而栗。
其中大部分是帝都来的干部,想得更加深远。
“祁同伟能毫不犹豫地选择留在京海,肯定不仅仅是为了京海的百姓那么简单。”
剩下的答案不言而喻。
骆山河心里明镜似的,祁同伟早就知道了海藤市要建的消息。
在京城,能提前知道这种大事的,没几个人。
而这几个,随便哪个跺跺脚,京城都得抖三抖,都是了不起的大人物。
祁同伟的背景,比他简历上写的复杂多了。
大家都心知肚明,但骆山河不在乎这些。
他看中的是祁同伟的能力,至于祁同伟家里什么情况,他一点也不关心。
说不定以后还能借着海藤市成立的东风,和祁同伟好好联手干一番事业呢。
当骆山河他们对祁同伟赞不绝口的时候,网上的网友们也炸开了锅!
一方面是对尚书省要建海藤市这事感到震惊,另一方面是对新晋升的福南省年轻干部祁同伟的操作佩服得五体投地。
一篇分析文章被顶到了最显眼的位置,标题是:“祁厅长一战封神!离部委更进一步!”
这篇文章详细分析了祁同伟为什么不顾反对,坚持留在京海的原因,以及海藤市的设立对祁同伟仕途的巨大推动作用。
很多人原本以为祁同伟留在京海后,仕途就到头了。
没想到事情有了转机。
不管祁同伟留在京海是故意还是无意,海藤市一建,立刻让他之前的布局都活了!
原来粉丝们以为祁同伟的选择是个死胡同,没想到反而成了他的妙招!
祁同伟当初的决定曾被大家认为是犯傻,现在看来却是极其明智。
大家这才明白过来,不是祁同伟犯傻,而是大家太天真,根本没看懂祁同伟的真实想法!
一时间,网友们疯狂转发这篇文章,评论区到处都是膜拜的表情包。
这篇文章的点击量和转发量已经超过千万!
祁同伟因此彻底改变了舆论的走向,一战成名!
尚书省决定设立海藤市就像一颗石子扔进了水里,激起了层层涟漪,在京城内外引起了轩然大波。
这个决策就像海啸一样,从京城开始,席卷到福南省,甚至影响到了周边的省份。
最终,整个国家都被这股浪潮影响了!
京城和全国各地的势力都纷纷行动起来,都想在新设立的副省级城市海藤市分一杯羹。
大家都派出了自己的心腹和能人前去争取有利的位置。
都想让自己的势力范围更大一些,控制更多的资源和话语权,于是就开始往关键岗位上安排人。
这下子,海藤市就成了各路势力争夺的焦点,形势变得异常复杂,暗地里各种算计层出不穷。
在这混乱的局面中,福南省城那边顶住了压力,稳住了局面。
经过多次跟尚书省以及相关单位的沟通交流,终于确定了海藤市的领导班子架构。
折腾了好几个月,帝都的尚书省和福南省一块儿发了个通知,正式告诉大家海藤柿成立了,还公布了新领导班子的名单。
这名单里头,有从帝都过来的干部,有本省提拔起来的,还有从外省调来的。
总的来说,这名单就是各方势力商量妥协后的结果。
要说这名单里谁最抢眼,那肯定是祁同伟!
祁同伟,那可是福南省乃至全国少有的年轻正厅级干部之一。
他的经历,没多久就在全国传开了。
祁同伟,汉东大学的高材生,毕业后先在汉东省林城柿保丹县的小乡镇派出所当民警,后来又跑到福南省东山柿柿局的缉毐大队,从队员干起,副队长、副焗长,再到京海柿搞扫黑,当上焗长。
现在,他是海藤市的常务副柿长,还兼着柿局焗长呢!这可是正厅级的大官!
这些头衔听起来容易,但真是让人打心底里佩服!
祁同伟出身普通家庭,在困难环境里长大。
他靠自己的本事、勇气和智慧,短短两年,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一步一个脚印,从小民警混到现在,手握大权,成了皇帝身边的红人,一方大佬!
从地方到中央,从祁警官到祁厅长,谁不夸他一句厉害?
全国人民对祁同伟年纪轻轻就当上正厅级干部,那是一点意见都没有。
就算是那些眼红他的政治对手,也找不到什么能攻击他的地方!
祁同伟虽然出身平凡,但他学历高、能力强。
最关键的是,他所有的成绩都是真刀真枪拼出来的,不是靠祖宗留下的福气,也不是在办公室里混日子混出来的。
人家那都是在前线拼命干出来的,不服都不行!
祁同伟的名字在全国越传越广,不知不觉中……
祁同伟成了不少人心里的精神支柱。
他家里穷,父母都是种地的农民。
可以说一开始什么都没有,但他靠自己的本事一步步走进了京城的核心圈子。
这样的经历让好多出身不好的人都把他当成了榜样。
祁同伟知道底层百姓的不容易,也最懂他们的需求。
他打击犯罪、整顿风气,都是为了让老百姓过得更好。
所以,普通老百姓都很支持他。
祁同伟一开始只是个基层警察,但他不想平庸,一直在和犯罪斗争的路上努力。
最后,他成了地方上的大人物。
他的故事也激励了全国各地的基层警察,大家都把他的话“为了国家利益,生死不惧,不因个人祸福而退缩”
当作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