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1章 真没想到

作者:敲敲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而其他专案组的成员这几天都陆续接到了通知,谈完话就回去交接工作,准备去新岗位报到。


    京海专案组的其他人也早就谈完了,见祁同伟还没消息,都挺着急的。


    但祁同伟却一点也不着急,他先让组员们别担心,然后和那些谈完话的组员一一告别,送他们上车回去。


    到最后,祁同伟身边就只剩下钟小艾和马雯陪着了。


    钟小艾本来就在省城检察院有职位,所以谈话后还是留在省城,不过级别升了两级,成了省检察院二处的副职,现在也算是副处级干部了。


    马雯之前的职务就高一些,所以这次只升了一级,当上了京海市公安局副焗长,也是副处级干部。


    这也难怪“春雷行动”


    刚启动时大家都抢着参加,升官速度确实快!


    不说别的,光是祁同伟领导的京海专案组,现在副处级干部就有三个:钟小艾、马雯和安心。


    宋扬、周凯、孙旭等人都升成了科级干部,回去就能当队长了!马雯接到任命后没急着回京海,毕竟祁同伟无论去哪里,最终都要回京海交接工作,所以她决定留下来,等祁同伟的任命下来后再一起回去。


    虽说顺道回京海,但其实我就是盯着钟小艾,怕她又对祁同伟搞小动作。


    钟小艾还以为那晚在祁同伟屋里的事没人知道,其实马雯早就在自个儿屋里瞧见祁同伟把钟小艾抱出来的那一幕了!


    这小妮子手脚还挺麻利!


    往后可得提防着她点儿!


    马雯心里头这么琢磨着。


    又过了些时日。


    正当钟小艾和马雯都等得有点不耐烦时,祁同伟终于接到了组织上关于提拔前谈话的通知。


    谈话定在明儿一早,地点在省府办公楼,刘东山的办公室里。


    看来祁同伟在省城已是名声在外,这都是刘东山慧眼识人的功劳。


    刘东山一直琢磨着亲自见见这位最近在福南省声名鹊起的新星呢。


    就在第二排谈话的头天晚上,天慢慢黑下来的时候,祁同伟住的酒店房间里突然来了个不速之客——正是帝都督查组组长骆山河!


    骆山河的到来让祁同伟挺意外。


    他把骆山河迎进屋里,让秘书在外头守着,确保他们谈话没人打扰。


    两人坐下后,气氛有点微妙,还有点紧张。


    骆山河先开了腔:“祁焗长,我刚到福南那会儿就听见你的名字了。”


    “福南日报对你们督查组的报道我都看了,写得挺好,成绩也很显著!”


    他瞅着祁同伟,一本正经地说:“你知道吗?虽然你提供了关键证据,但省城这边对要不要抓何黎明,意见不统一。”


    “不过我一听说这事,立马就跟刘东山书记表明了我们的态度——苍蝇老虎一块儿打!”


    说到这儿,骆山河笑了笑,“说起来,我以前还是你的手下呢。


    何黎明就是我亲自带着人抓的!”


    ……


    祁同伟挑了挑眉,没想到抓何黎明还有这么多曲折。


    看来骆山河早就给自己递眼色,想让自己立功呢。


    果然,骆山河客套了几句后,就直接切入正题:“祁焗长,你应该猜到我要说什么了吧。”


    “没错,我来是想请你加入我们帝都督查组,继续在全国范围内搞反腐工作。”


    “你在反腐方面是英雄,也是专家!我们需要你这样的干将,你加入我们督查组才能更强!”


    接着,骆山河开出了条件:“如果你愿意加入,我可以让你当第三小组组长。”


    说完,骆山河笑了,他开的条件确实挺诱人。


    虽说帝都督查组是个临时机构,但它的影响力可不小。


    骆山河手底下的机构,那可都是一把手级别!骆山河本人就是正部级的大领导。


    底下还有个副指挥长,也是副部级的大领导。


    再往下就是各小组的组长了,那都是正厅级的干部,相当于祁同伟直接从正处级蹦跶到正厅级,一下子跨越了两个级别!这样的条件简直太有诱惑力了!


    骆山河原本琢磨着,自己提出的条件这么诱人,祁同伟肯定会毫不犹豫地答应。


    可没想到祁同伟只是轻轻一笑,对骆山河道:“非常感谢骆组长对我们工作的鼎力支持,还帮我们捉住了何黎明。”


    “也非常感谢你亲自来邀请我加入帝都指导组。


    你的条件我都心里有数了,不过这事来得有点快,让我好好琢磨琢磨,行吗?”


    骆山河一听,顿时愣住了。


    他今天本来是想直接说服祁同伟,还信心满满地说要把祁同伟带回帝都指导组。


    可祁同伟居然说要考虑?


    就凭骆山河开的这个条件,去哪里还能找到这么好的机遇?省城那边肯定是没法比的!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不过也不能勉强人家,毕竟强扭的瓜不甜嘛。


    既然祁同伟说要考虑,骆山河也只能先回去等消息了。


    等骆山河走了以后,祁同伟回到房间,拉开窗帘,望着窗外国盈大酒店外热闹的夜景,灯火闪烁,车辆往来不断。


    他嘴角挂着一抹淡淡的笑容,似乎心里已经有了主意。


    牵动着整个福南省所有人注意力的答案,将会在明天揭晓。


    第二天一早,组织部安排的专车就已经在国盈酒店楼下候着祁同伟了。


    祁同伟收拾整齐后就出发了,来接他的是他的老朋友——省城组织部的副部长齐林。


    祁同伟看到齐林,先跟他握了握手,笑着说:“齐副部长,咱们又碰面了!”


    齐林也笑了,“是,又见面了!”


    心里却是感慨万千。


    上次见祁同伟的时候,他还只是个处级干部,比自己低一级呢。


    这才多长时间?人家现在已经准备提拔为副厅级干部了,跟自己平级了!


    齐林心想,年轻就是资本!要是自己再年轻二十岁,肯定会争取加入“春雷行动”


    ,说不定也能更进一步。


    但他随即苦笑了一下,这只是想想罢了。


    毕竟岁月不饶人,就算搭上了“春雷行动”


    的顺风车,恐怕也远远比不上祁同伟的成就。


    大家都说祁同伟的功劳不是吹出来的,那是真刀真枪拼出来的。


    要是换了我,估计还没到京海呢,就完蛋了。


    所以,看到祁同伟升官,齐林心里没有嫉妒,只有羡慕。


    两人聊了几句,就一起上了专车。


    那辆黑色的小轿车朝着省里的办公大楼驶去。


    大概过了二十多分钟吧,车子开进了有特警“九一零”


    把守的大院子,这地方可真是气派。


    刘东山的办公室就在省里大楼的27层。


    祁同伟跟着齐林和另一个专员进了电梯。


    那个专员按下了电梯的按钮,电梯一路上升,很快就在27楼停了下来。


    齐林走在前面引路,祁同伟跟在后面。


    他们在走廊里走了一会儿,就到了一间布置得非常庄重、特别宽敞的办公室门前。


    这时候,刘东山正坐在办公室里看文件呢。


    他身后挂着两面旗帜,墙上还挂着一幅画,画的是旭日东升、山河苏醒的美丽景象。


    齐林走到门边,轻轻地敲了敲门,说:“刘书记,祁同伟到了。”


    刘东山抬起头,朝他们点了点头,示意他们可以进来,然后指了指沙发,“你们先坐下稍等片刻,我把这几个字签完。”


    他完全没有半点领导的架子。


    等祁同伟他们坐定后,没多久,刘东山也签完了字。


    他站起身,在主位上落了座,还没开口说话呢,秘书就端着茶盘走过来了,给他们几人各放了一杯茶。


    刘东山指了指自己的桌子,“文件我都签好了,你拿给刘秘书,让他照着文件去办。”


    秘书点了点头,先给刘东山桌上的紫砂茶杯添了热水,放到他面前,然后拿起文件夹离开了。


    出门时还很细心地把门关好了。


    刘东山端起自己的紫砂茶杯,说:“来,先喝茶。”


    “这是我老家那几棵大红袍老茶树上采的茶叶,味道特别纯正!别的地方可喝不到这种味道!”


    说完,他还吹了吹热气,喝了一口。


    其他人都不敢乱动,都挺拘谨的,只有祁同伟笑了笑,也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点了点头说:“茶汤清澈透亮,茶香浓郁,真是好茶!”


    其实祁同伟一进门,刘东山就在暗暗观察他了。


    一个人的品行,从这些小细节里就能看出来。


    刘东山早就听说过祁同伟的名字,在表彰大会上也见过祁同伟那意气风发的样子,但这是他们私下里的第一次见面。


    所以,刘东山就想借着这次见面的机会,在大家还不太熟的时候,好好看看祁同伟是个什么样的人。


    毕竟第一印象最容易让人产生误解。


    祁同伟进来后,一点都不拘束,也没因为刘东山让他稍等一下就急躁起来。


    喝茶时也很爽快,不扭捏作态,看起来很直率、坦诚。


    这些小细节,让刘东山对他有了个好印象,在心里暗暗点了点头。


    几轮茶喝下来,刘东山才切入主题。


    他看着祁同伟,缓缓说道:“小祁,这次‘春雷行动’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功,你可是立了大功!”


    接着又提到了祁同伟个人提拔的事情,说省里的领导们都认真讨论过了。


    在表彰大会上,省厅的徐忠、督导组的骆山河,还有京海市的林朝阳书记都提到了他的名字。


    这几个地方都想要他过去,刘东山就问他自己有什么想法。


    齐林和那位组织专员互相对视了一眼,感觉刘东山这是要让祁同伟自己选呢!省里对祁同伟竟然这么看重?但这也太不符合组织程序了吧?组织提拔任命都是有流程的,哪能像买菜那样挑来挑去的。


    平时都是组织怎么安排就怎么执行,个人得服从大局。


    不过现在刘书记都发话了,他们也只能听着。


    祁同伟心里清楚,这事该来了。


    他先谦虚地开了口:“刘书记,我听从组织的安排,组织让我去哪儿,我就去哪儿。”


    齐林听了,点了点头,对祁同伟的回答相当满意。


    这时候可不能得意过头,领导只是客气客气,你要是真觉得自己可以挑来拣去,在领导面前乱说,那可要吃大亏!


    不过刘东山摆了摆手说:“这里没有外人,都是自己人,你大胆地说,你个人更想去哪儿。”


    刘东山都说到这份上了,明显不是客气,是真想听听祁同伟的心里话。


    祁同伟要是再推辞,就显得有点儿假了。


    于是他想了想,在刘东山等人的注视下说:“如果可以的话,我想留在京海!”


    大家一听,都愣住了。


    齐林一直挺看好祁同伟的,他觉得从刘东山给出的三个选择来看,去省厅更稳妥。


    再就是帝都来的调查组。


    最后才是留在京海!


    原因嘛,和网上大家讨论的结果差不多,真没想到。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