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两个工作组成员的脸色有点挂不住了,其中一个瞅了瞅手表,念叨着:“这都什么时候了,祁组长还没到。”
他又瞅瞅安长林,问:“祁组长之前有没有跟你说过他干什么去了?”
安长林心里头冷笑一声,心想,瞧瞧,这年轻人终归还是嫩了点儿,连最基本的尊重都不懂,这么重要的关头也能迟到!还是咱老姜有经验!
安长林觉得自己阅历丰富、见多识广,论起资历和能力,那绝对是甩祁同伟好几条街。
他心里盘算着,自己要是不当这个领导,那简直就是屈才了。
不过表面上他还是装得挺淡定的,笑着跟别人说:“祁组长每天忙得团团转,哪有空告诉我们他去哪儿了。”
说完又补了一句,“要不我现在打个电话问问?”
这话说得有点酸溜溜的,意思是祁同伟独断独行,连个招呼都不打一声。
对面那两人一听这话,果然误会了,觉得祁同伟确实不靠谱,心里有点不痛快。
不过他们也知道这是上头定下来的事,只能认了。
就在这时,一个警察急匆匆地来找安长林,喘得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安副,不好啦!”
安长林一听这话眉头就皱起来了,“我不是让你们遇事要冷静吗?省里的领导都在这儿呢,你这大呼小叫的像什么话!”
那个警察连忙道歉。
安长林这才问:“到底出什么事了?”
哎,这事可真够突然的!
祁组长开着那辆威风凛凛的装甲车来了,还带着高启盛和疯驴子两个人,警察说这是要我们进行交接的。
安长林一听,眼睛瞪得老大,组职部的那两位也是一脸惊讶,不知道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安长林心里盘算着,这说不定是个机会,能借机给祁同伟下个绊子。
于是他猛地一拍桌子,装作生气的样子说:“就押两个人,还用得着我们借装甲车?祁组长这也太爱显摆了吧,搞这些花架子干什么!”
他这话的意思,就是说祁同伟故意拿装甲车来炫耀,想给新同事留个好印象。
这话可真够刻薄的,组职部的那两位代表脸色都绿了,心里直嘀咕这领导怎么这么不靠谱。
可那警察一听,连忙解释:“安副,您误会了!不是两个人,是十五个人呢!除了高启盛和疯驴子,剩下的十三个都带着AK、手枪和烈性炸药这种重型武器!那装甲车到市局的时候,浑身都是坑,一看就是刚打完一场硬仗。”
安长林一听,愣住了,心想这怎么可能呢?要真是这样,祁同伟这不是刚经历了一场小型战争嘛!
组职部的那两位代表也是一脸不可思议,心里琢磨着这小警察说的是不是真的。
他们一行人决定去门口看看情况。
走到大门口,眼前的景象直接把他们给震住了!
那辆装甲车就停在门口,车身上布满了弹孔,看得人心里直发憷。
就那弹孔的数量,也能想象出当时那场战斗有多激烈!
祁同伟就站在台阶上,看着从车上下来的十五个嫌疑人,高启盛、疯驴子他们都在其中。
警察们还在把歹徒的重型武器一件件摆在地上。
这场景太震撼了,就像个年轻有为的将军刚打完一场恶战,正在检阅俘虏一样。
敢情祁同伟不是迟到了,是执行任务去了,还立了大功!
这一瞬间,那两位代表心里是又惊又佩,有人甚至想到了那句诗:“少年将军武威扬,护国卫民有担当。
挥剑朝天去平乱,归来仍是好儿郎。”
祁同伟瞧见安长林正陪着两位单位代表往外走,赶紧转身迎了上去。
那位年轻点的代表站了出来,冲祁同伟说:“您是祁组长吧?”
“我是省城一处的罗浩。”
“这位是我们齐林副部长。”
“今天我们是来宣布对你的处分决定的。”
祁同伟点了点头,跟齐林和罗浩握了握手,然后说:“齐部长,罗处长,真不好意思,咱们约的是三点。”
“你们也看到了,路上出了点岔子,来晚了。”
“希望你们别介意。”
齐林连忙摆手:“祁组长,你太客气了。”
“你们这是遇到什么事了?”
“出什么状况了?”
祁同伟简单讲了讲押送高启盛时遭遇老默等人疯狂攻击的事。
尽管祁同伟说得飞快,但齐林和罗浩还是能想象到当时的惊险。
“这些歹徒太猖狂了!”
“居然敢攻击装甲车,真是无法无天了!”
齐林气愤地说。
罗浩则称赞道:“祁组长不仅击退了歹徒,还把他们全给活捉了!”
“真是勇气可嘉!”
齐林也点头表示赞同。
“我现在才明白上面为什么要提拔祁组长当京海市局焗长。”
“也就你这种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人,才能把这些坏蛋彻底铲除!”
“让京海重现光明!”
祁同伟和齐林、罗浩互相夸奖的时候,安长林完全被晾在了一边。
根本没人搭理他,连插句话的机会都没有。
安长林眼角抽了一下,脸上火辣辣的。
他刚才还在旁边跟两位领导说祁同伟的坏话,结果人家不是来摆架子的,而是刚打完一场硬仗。
人家不是故意迟到,而是去抓那些厉害的匪徒了。
这下不但没给祁同伟抹黑,反而在两位领导面前留下了爱嚼舌根的坏印象。
难怪部里的两位同事立马就不待见他了。
等现场交接完,那辆装甲车在一群年轻警察羡慕的眼光中,缓缓离开了市局,渐渐远去。
与此同时,京海市局所有在家的中层以上干部都被叫到会议室开会。
会议由齐林主持。
会上,齐林宣读了省城发来的任命祁同伟为焗长的通知。
祁同伟站起来发表了就职感言。
因为他之前已经得知了消息,而且那些对祁同伟升职不满的老警员都请假了,在场的都是年轻骨干,所以没人反对。
会议在稀稀拉拉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至此,祁同伟正式接手了京海市局焗长的职位,掌管一方治安。
职级是正处级,比他刚从东山过来时又升了一级。
祁同伟提出想请齐林他们吃个便饭。
齐林说:
“祁局,你刚上任,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呢。”
“饭嘛,不用那么急。”
“找个时间再聊吧。”
罗浩这时候插话道:
“祁局,齐部长在我们省城,甚至全国,都是响当当的书法家。”
“你要是不趁机让他给你留幅字,那可真是太可惜了!”
祁同伟眼睛瞬间亮了起来,笑着说:
“那齐部长可得赐墨宝!”
齐林越瞧祁同伟越觉得赏识,当然不会拒绝。
再说他心里也有点儿小九九。
看他这么年轻就当上了处级干部,将来前途肯定一片光明!
说不定还能更上一层楼呢!
他自己以后说不定还得靠祁同伟呢。
现在送他一幅字,两人就有了往来的由头了。
别的不说,以后到了京城,遇到人就说自己曾经给当时初露锋芒的祁部长送过一幅书法。
说出来多有面子!
罗浩跟齐林时间长了,早就学会揣测上司的心思了。
这事对祁同伟来说是捡了个便宜,也正合齐林的心意,真是拍马屁拍到了点子上。
京海市公安局里头有个图书室,笔墨纸砚什么的都有。
大家到了图书室,罗浩忙着给齐林研墨,齐林自己脱了外套,挽起袖子,拿起毛笔蘸满墨汁,“嗖嗖嗖”
就在宣纸上写了七个大字:“自古英雄出少年”
。
然后祁同伟和齐林一人捏住书法的一个角,拍了张照片留念,周围的人纷纷鼓掌叫好。
跟着齐林和罗浩来的记者赶紧按下快门记录了下来。
第二天,省城日报上的一篇报道就火了,标题就是《自古英雄出少年》。
文章说,京海市新来的年轻焗长祁同伟第一天上班就抓住了十五个悍匪。
报道简单描述了祁同伟带着组员抓老默他们的经过。
配了两张照片,一张是市局门口押着犯人,车上摆满了重型武器;另一张是齐林送给祁同伟书法的照片,两人都露了脸。
报道一出,整个省城都轰动了。
各大报纸和网上都在转发,祁同伟成了全省最年轻的实权处级干部,还是京海市局的大腕,他的经历也被挖了出来。
从乡派出所干起,一路抓逃犯、端掉塔寨、逮住高启盛,哪件事都不是小事。
一个刚毕业没多久的年轻人,这么年轻就当上了市局领导,副处级干部,确实是少年英雄。
祁同伟一下子出了大名,连带京海市扫黑组的势头都盖过了其他十三个地市。
接下来的几天里,全省的人们都在传颂着祁同伟的英勇事迹。
由于春雷行动是全国第一次这样的行动,所以一直备受京城各大单位的瞩目,祁同伟的名字甚至都传遍了京城。
就在这一天,钟正国又来到了赵蒙生的别墅。
此时正值四月,春意盎然,一些早春的花朵已经蓄势待发,准备绽放。
赵蒙生的书房窗户敞开着,外面的鸟叫声和花香随风飘入,让人感觉格外惬意。
钟正国向赵蒙生详细汇报了春雷行动这半个多月以来的进展情况。
赵蒙生听完之后,微微点了点头,说道:“小钟,我们现在还只是过了浅水区,真正的深水区还在后头呢,遇到的困难肯定还会更大。”
“你们可得再加把劲儿!”
“别怕流血,别怕牺牲!”
“那些不法分子和黑恶势力,该抓的必须得抓,绝对不能心慈手软!”
“只要咱们挺过了这一波反击,胜利就指日可待了。”
钟正国听完赵蒙生的话,连连点头。
就在这时,赵袅袅敲了敲门,走了进来。
她随手将一份报纸递给了赵蒙生,笑着说道:“爷爷,这篇报道挺有意思的,我给您推荐看看。”
赵蒙生接过报纸一看,原来是《福南日报》。
他心里暗想,这报道八成跟“春雷行动”
有关。
于是,他戴上老花镜,先扫了一眼标题,哼了一声:“哟!少年英雄祁同伟!这口气可不小!”
说完,他又仔仔细细地把报道读了一遍。
读完之后,他摘下老花镜,闭上眼睛沉思了一会儿,然后叹了口气:“少年英雄!一点没错!确实是少年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