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2章 不共戴天!

作者:林子里没有木头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当然,人的xp比较自由,有人就喜欢人妻,类似于丞相和曹灿,有的人就喜欢蜥蜴,相比之下曹灿都是个正常人了。”


    “而在乾武二十六君臣当中有这么一个人,他的媳妇是自己亲手抢过来的,也是这帮莽子当中为数不多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人。”


    “虽然这个读书人骨子里的莽子劲比谁都大,以至于这千百年的时间里无数人不得不怀疑这货真的是个读书人吗?”】


    [说的是朱璇那个货吧?]


    [不然呢?这帮莽子当中一共就三个传统意义上的读书人。]


    [年龄在26人当中年龄最小,但本事是一点没有落下。]


    ——————


    【“这个人就是朱璇,他是二十六君臣当中年龄最小的那一个,也只是一个文臣,但是他的表现却很离谱。”


    “当年轩辕墨亲自领兵对峙蒙古人时,也是他和姜云扬,徐俞三人一起随同轩辕墨出征。”


    “朱璇,1170年出生在一个地主家,三岁识字,六岁便能流利的背诵四书五经,12岁便已经成为了‘会元’,在15岁时通过殿试, 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六元及第’的天才。”


    “就连当时已经半截身子入土的孔炎恩在看过他的文章后都称赞他:‘凡读书之士,于其前皆黯然失色,虽文曲星降世,亦不过如此耳!’”


    (真实历史上严格来说只有一位明朝的黄观达到了这样的成就。)


    “不过在他成为状元之后他并没有被安排到任何一个部门工作,而是待在轩辕墨身边学习,从而成为了天子门生。”


    “在两年后作为监军随轩辕墨一起前往前线,那时候的朱璇也才17岁,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在这一次的战役当中他也见到了他这辈子最想弄死的人——姜云扬。”


    “大家也都知道唐朝的李靖和唐俭之间的‘友好’关系,这么说吧,姜云扬和朱璇这两人和他们差不多,不过还是有点不一样的。”


    “当时面对已经基本上没有了威胁的蒙古人残部,轩辕墨将他们交给了朱璇和姜云扬两人处理,自己则是带着一些人继续追击蒙古人主力部队去了。”


    “可就算当时他们两人出使的是蒙古残部,可是人家有的兵力也不算弱,至少还是能给他们两人带来的人造成不小的影响的。”


    “这里简单说明一下,朱璇这人此前一生顺遂,压根没有遭受过什么挫折,而姜云扬虽然是一步一步爬上来的,可是之前战斗的顺利,让他有些飘了。”


    “他们两人竟然自大到只带着几十人,还都是没什么武装的几十人,就这么堂而皇之来到蒙古大营内谈判。”


    “《宸书》记载:‘帐中双方相商甚洽,忽一人掷杯于地,声甚重。双方皆以为摔杯为号,遂相斗而起。’”


    “这段史书记载的实在过于模糊,咱也不知道为什么两方人一点解释都没有,难道不会求证一下吗?”


    “虽然那种场景下就算解释了也不一定听吧。”


    “然后,姜云扬这货硬是靠着自己过硬的实力逃了出去,可这就苦了朱璇啊!你一个武将都跑了,把他一个读书人留在了这里。”


    “不过在弄清楚事情的原委之后,当时那个蒙古残部的首领也是命人将死去的宸朝将士好生厚葬,剩下的人也是怎么奢华怎么招待。”


    “那个首领万万没想到的是,在刚刚的宴会上,他的女儿竟然对他瞧不上眼的小白脸朱璇产生了兴趣。”


    “那公主晚上的时候趁着卫兵不注意进入到了软禁朱璇的营帐,然后两人秉烛夜谈,一起畅谈到天明。”


    “谁也不知道他们在里面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朱璇就这么把这个异族公主骗到了手,甚至还得到了和公主到营地外面观光的机会。”


    “可以说,在这个时候,朱璇自身的安全是真的没有一点问题了,顶多就是挨几顿打而已,但天不遂人愿啊!”


    “就在这时候,那个杀出去的姜云扬带着几万人马杀了回来,原本朱璇还以为这是姜云扬带着人来救他们了,高兴的挥手示意自己在这里。”


    “可那些士兵嘴里喊着什么‘帮死去的监军报仇!’‘为我大宸文曲星报仇!’‘为我大宸将士报仇’就冲了过来,完全不管朱璇他们还活没活着。”


    “据说当时见到这种场景,朱璇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蒙古服装,平日里手无缚鸡之力的他直接将公主抱起来之后一路狂奔,跑的连快马都追不上他的背影,甚至在后面见到姜云扬之后还有力气扑上去一决生死。”


    “当时的情形在史书上是看不到的,不过我们还是能在两位当事人之后的话语里窥探到一些内幕。”


    “就像是唐俭到死都在骂李靖一样,朱璇也是一辈子都在针对姜云扬,而姜云扬都不好意思还手。”


    “野史记载,当时朱璇安全回去之后就在大殿上当着所有文武百官面前怒骂姜云扬,怼的姜云扬一句话都不敢说啊。”


    “后来就算姜云扬只是出个差,待在朝堂上的朱璇依旧不会停止声讨姜云扬的行动,通常等到姜云扬回来的时候,轩辕墨那里能屯足足几十斤参姜云扬的奏折。”


    “不过有意思的是,他们两人的后代倒是没有因为父辈之间的关系受到影响,两家后辈关系密切,经常出去组团,甚至还有一对成了夫妻。”


    “咱就是说,这到底算是数典忘祖,还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打击报复?”


    “更有野史记载姜云扬死的时候,已经四五十岁的朱璇亲自跑了几十条街,将当时京城内所有鞭炮全部买了下来,那鞭炮放了足足三天三夜啊!”】


    [嗯……,很难评。]


    [姜云扬多少有些不干人事,吓得一个文官跑的比马都快,真不敢想象当时朱璇得有多害怕。]


    [这肾上腺素飙满了吧?朱璇的眼睛里全是对于活下去的渴望。]


    [那两个结为夫妻的两家后辈在某种程度上应该是朱璇最想干掉的人吧?]


    [楼上的,你想多了,那是朱璇的大儿子娶的姜云扬最宠爱的小女儿,当时朱璇知道这件事,他比自己升官都兴奋。]


    [据说当时朱璇逢人就说姜云扬的小女儿成了自家儿媳妇,而且姜云扬给的嫁妆完全就超过了规格,可以说是把整个勇国公府搬空一半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