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8章 超越子龙的效率

作者:蓝色三角形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于是问道:


    “请问周将军的绝技是?”


    周仓道:“我的绝技是强化武器。”


    徐庶嘴角抽了抽:


    “这农具也能强化?”


    刘备道:“这曲辕犁抡起来就能伤人,怎么不能算武器?”


    周仓扯了扯嘴角:“是...是这个道理...”


    说着,几个士兵又搬来了一台新的曲辕犁。


    周仓自觉地抱住了曲辕犁,整个人僵在了上面,一动不动。


    徐庶指了指周仓:“这是在干什么?”


    刘备道:“他这个状态已经算是和曲辕犁融合在一起了,此时他和曲辕犁已经硬邦邦的了。”


    徐庶和陈登一脸懵逼。


    这...


    这对吗?


    于是徐庶和陈登好奇地上前,上脚踢了踢曲辕犁。


    曲辕犁传来“邦邦邦”的响声。


    然后又拍了拍周仓的身体,也同样传来“邦邦邦”的响声


    果然坚固无比!


    两人面面相觑。


    徐庶道:“或许....这真的可以。”


    陈登眨了眨眼:“说不定水渠也能修....”


    刘备道:“老关,去,再来一遍。”


    关羽眼角抽搐了一下:“行吧。”


    于是他勒马转头,奔向远处重新蓄力。


    十几分钟后,一条十几米长的小青龙冲了出来。


    这次关羽有经验了。


    小青龙出来的时候会有一个抱头动作,只要掐好距离,抱头的动作就会扣住拉绳,如此拉绳就不会掉了。


    果然小青龙出来抱头的一瞬间,头落入了圈套,龙爪扣住了拉绳,带着曲辕犁直线冲刺。


    这次曲辕犁果然没有中途散架,成功跟着青龙犁地六十米左右。


    最后经过检查,发现曲辕犁神奇地没有什么损伤。


    而且曲辕犁有了周仓控制方向,犁得更笔直整齐了。


    徐庶和陈登睁大了眼睛。


    不是!


    真的可以这样用啊!


    徐庶忽然想起第一次与诸葛亮切磋的时候。


    诸葛亮告诉他的答案。


    武将组合技...


    组合技....


    原来这就是组合技啊!


    徐庶恍然大悟!


    原来那天诸葛亮不是在敷衍啊,他是真的在认真说答案啊。


    卧槽!


    这....


    这书院的先生没教过我啊!


    他们教的是知人善用。


    比如力量型武将技适合什么战争扬景,军团技武将适合怎么作战....


    从没教过绝技还能组合着使用啊!


    不过也是...


    书院的先生怎么可能会教这么看上去不靠谱的操作。


    一不小心就身败名裂了。


    也就是在刘备这里才能学到这种知识。


    果然光是在学院里看书学不到真东西啊,还得出来多看看外面的世界才能快速提升自己。


    他才来东海几天,就已经感觉自己进步了一大截。


    正如主公所说:要学中做,做中学,知行合一!


    如此才是成功的捷径啊。


    徐庶感觉自己开窍了。


    但关羽仍然不满意:


    “这比子龙的效率还稍逊一筹啊,折返跑十几分钟才犁这么点地,唯一的优点就是比黄牛拉犁轻松一些。”


    徐庶倒不以为然:


    “这已经相当可以了,泰山那边多是黄牛拉犁,速度极慢。”


    “而且泰山常年战乱,畜力严重流失,无法支持如此大规模的开垦新田。”


    “我们屯田兵多是人力在翻地,权当练兵。”


    “加上兵团开垦的是荒地,多年未翻,土质较硬,即使是黄牛也没有青龙刨地的效率高啊。”


    关羽叹了口气:“这倒是....”


    “不过也没办法,这蓄力时间太短,青龙飞不了那么远。”


    徐庶沉吟道:“我有个办法可以提升效率。”


    关羽诧异道:“什么办法?”


    徐庶道:“其实主要的时间都浪费在折返跑上面了。”


    “我们可以犁完东面,然后再犁西面,省下折返跑的时间,那么我们的效率会提升到原来的两倍。”


    关羽眼睛一亮:“倒是个办法。”


    “合起来,十几分钟犁地百二十米,已经比黄牛的效率高了。”


    诸葛亮提出异议:“可是如何即时把曲辕犁从东边搬西边呢?”


    徐庶道:“很简单,只要安排个人在尽头及时把曲辕犁抬上马,提前一分钟左右到达西边,放置好曲辕犁即可。”


    关羽道:“可是这圈套也要花时间设置啊,一分钟可能不太够。”


    徐庶道:“那就改变曲辕犁的构造,为青龙量身定做,让青龙更方便犁地。”


    “比如把曲辕犁改成漏斗的样子,只要龙嘴塞进漏斗口,就能轻松牵引曲辕犁前进。”


    关羽点点头:“这倒是可行...”


    陈登道:“其实还有个结构非常适合青龙...”


    于是几个人就着如何改造曲辕犁提出不少改进建议。


    终于设计出一个不需要套绳的青龙专用的青龙犁。


    他们简化掉了各种繁杂的结构,只有一个铁圈,一个铁铲和一个周仓专用座,以及其他固定架结构。


    铁圈连接着周仓的座位,周仓的座位连接着铁铲。


    只要把龙嘴套到铁圈上,就能牵引铁铲刨地。


    这些部件很简单,刚好刘备的工匠所里面有。


    刘备一声令下,这些工匠们很快就把这个青龙犁组装好了。


    关羽当即又试了一遍,果然,这铁圈轻松套在了龙嘴上,带着青龙犁轻松犁地六十米。


    他点点头道:“不错,如此一来,就不需要布置绳套来套住青龙了,节省了许多力气。”


    刘备看着青龙犁沉思了一会儿。


    然后高声道:“来人,多搬几个曲辕犁过来!”


    关羽疑惑道:“大哥,你这又是要做什么?”


    刘备道:“不需要东西两边跑了,我有办法直接提高十几倍效率。”


    众人面面相觑。


    十几倍效率?


    你说提升两三倍效率还好....


    十几倍效率就有点夸张了吧?


    这要是能提高十几倍效率,那岂不是比子龙还要猛!?


    只见刘备让人把曲辕犁摆成一排,拿了一根长竹竿和绳子,将一排曲辕犁绑在了一起。


    而青龙犁则绑在中间。


    如此一来,一排曲辕犁就和青龙犁连成了一个整体。


    “周仓,连同这一排曲辕犁一同强化了。”


    周仓有点懵,但还是照做。


    毕竟这一整排曲辕犁已经连成整体,也可以看做一个单位器具。


    叮!


    果然,一整排的曲辕犁都变得邦邦硬的了。


    众人的眼睛逐渐睁大。


    卧槽!


    主公这是想一次拉十几个曲辕犁啊!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