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00章 营造小夫政委力挽狂澜的假象

作者:葫芦开小花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李峰将对方搀扶着,靠在了汽车上。


    伸手招呼随行的医生,对小夫政委展开全面的检查。


    诺维科夫上校、涅佐夫上校抓紧跑过来,充当翻译的同时,跟对方交涉西南方面军的情况。


    小夫政委此刻早已没了往日的意气风发,只是麻木地点点头,他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什么,但至少暂时安全了。


    “小夫政委,辛苦你了。”李峰的声音温和而有力。


    “能够坚持到最后一刻,带着更多的部队突围,你是有功之臣。”


    诺维科夫嘴皮子一动,替李峰翻译了过去。


    一旁的战地记者凑过来。


    敏锐的捕捉到了新闻的味道。


    在西南方面军陷入绝境时,是中五国方面军伸出了援手,不仅接应溃兵,还救助了高级将领。


    “都是同盟,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我第八战区永远保持善意,对从前线撤回来的英雄保持敬意。小夫政委能够坚持到最后,带着数万兵力突围,这是多么令人震动的壮举。”


    啊?


    我做了这些事儿吗?


    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错愕,下意识地想要反驳,哪里是什么壮举?分明是一场丢盔弃甲的溃败,能逃出来全凭运气。


    李峰显然在捧他。


    败军之将,往往伴随着责罚与训斥。


    任何人打了败仗,从上到下都要为此付出责任,他早已做好了回去接受审查的准备。


    西南方面军的失败,最根本的责任在总参谋部,在那位身上。


    作为军队的高级军官,虽没有直接指挥部队的实权,可也是有特权的政委啊。


    没有乘坐飞机逃跑,留下来随同士兵一起突围。


    足够渲染出力挽狂澜的故事了,足够伪装成力挽狂澜的英雄。


    故事的名字都想好了,就叫铁血政委与他的突围勇士。


    故事嘛,全都是编出来的。


    只要能编出来,自然有大部分人相信。


    只要能把这场溃败包装成“力挽狂澜”的传奇,自然有大部分人相信。总参谋部也需要一个“虽败犹荣”的典型来安抚军心,而小夫就是最好的人选。


    若是真如李峰的说法,他不仅不会接受调查,还要一跃成为战争英雄呢。


    想到这里,辩解的想法咽进了肚子。


    他知道李峰在编织一个谎言,可这个谎言却像件温暖的棉衣,恰好裹住了他冻得发冷的身体。西南方面军的惨败需要有人背锅,但更需要有人站出来,给绝望的苏维军民一点慰藉。


    溃败的士兵需要一个传奇,也需要一个英雄。


    这位年轻的指挥官不仅救了他的命,还在为他铺一条黄金路。只要这个故事传扬出去,就算总参谋部要追责,也得掂量掂量民心向背。


    “小夫同志,现在有大批的溃兵需要安置,原有的番号混乱不堪,军官损失惨重,我建议立刻并入我方面军内。”


    小夫的手指猛地收紧,茫然的点了点头。


    名让给小夫,利李峰要吞下。


    借助小夫政委的名义,命令西南方面军的溃兵立刻并入中五国方面军。


    李峰要趁着苏维帝国总参谋部无暇顾及溃兵的时间差,将溃兵整编到麾下,拿到这支部队的指挥权。


    而小夫政委,赫然是撬动指挥权的锚点。双方合则两利。


    这个道理,成年人都知道。


    聪明人打交道,不需要说明,哪怕语言不通,一个眼神也就懂了。


    从包围圈里逃出来的士兵,虽然疲惫不堪,却是实打实的有生力量,谁掌握了他们,谁就握住了东线战场上的一份实权。


    他没有拒绝的理由。


    李峰已经把“铁血政委”的光环稳稳扣在他头上,这份虚名足以让他免除责罚,甚至还可能在政治路途上添砖加瓦。


    作为交换,他必须协助李峰整编这批溃兵。


    约有15-20万的兵力、青壮从包围圈内逃出来。


    散布在各处的溃兵目前只能收到小夫政委的命令,跟总参谋部已经失联了,带着仅存的武器,投入中五国方面军的怀抱。


    西南方面军更多的兵力则是陷入在包围之中。


    混乱、溃败,一口气折损了差不多60万,而汉斯帝国仅仅付出了不足20万伤亡的代价,吃掉了西南方面军六七十万兵力。


    这场大型的歼灭战,实在是令人惊动。


    李峰的五个坦克师有序撤退,掩护溃兵、方面军主力向后,重新拉起一到防线。


    后方周卫国带领的20万预备役部队也已经赶到了战场,两股兵力汇合。


    中五国方面军瞬间扩编至55万人左右。


    这也就是李峰,凭借着即时战略视野,再加上独立军的精锐,掌握了这支部队的话语权。


    第一时间封锁了通讯系统,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上。


    随后由小夫政委牵头,成立督战组、督查组,控制部队的军纪。


    明确部队的指挥权,打散编制,填补靠谱的基层军官。


    这个过程很快,当然也伴随着一些雷霆手段,总有一些刺头跟钉子,偷偷的拔掉就行了。


    慈不掌兵,李峰对整编很有经验。


    毕竟之前一段时间,刚刚整编了几十万部队,扩军至150万。


    区区一个方面军司令,他还是坐得稳,还是坐得住的。


    战争出现了片刻的停滞,汉斯帝国取得了丰厚的战果,需要快速休整再进行下一轮的冲击。


    不需要李峰来强调,任何一名参与战斗的士兵都能感觉到,苏维帝国的损失庞大。


    折损了过百万的士兵,遗弃损失了2万多辆坦克,损失了上万架飞机。放在第八战区,这是不敢想的事情。


    2万多辆坦克,哪怕全都是t-26这样的脆皮,也足够推平鬼子了。


    妈的,还是财大气粗。


    苏维帝国参谋部早已紧急发起战时动员,苏维科夫后方的一百多家工厂开始生产波波沙冲锋枪。


    作战部则动员了530万预备役重新投入战场。


    前线战场仿佛变成了绞肉机,仅仅两个多月,就搅碎了差不多450万人。


    这里边包含士兵、青壮、平民,既有作战伤亡,也有失踪、疾病、被俘。


    战争的天平无限倾斜在汉斯帝国手上。


    到了晚上,甚至能听到军营内的哭声,这群从前线溃败下来的士兵,心理遭受了巨大的创伤。


    作为进攻方,汉斯帝国仅仅损失不到40万人,损失坦克2000余辆,损失飞机1200架。


    冲锋势头变缓,唯一需要考虑的是后勤。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