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0章 即将开业!

作者:交出思想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李承乾拿到系统也不是一两天了。


    毕竟来来回回都已经花了好几千休闲点数了。


    但除了那本八段锦花了大价钱以外,其他的开支,李承乾花的那叫一个节省。


    别看他又是买调味剂又是买各种种子的。


    但实际上,调味剂就不说了,那玩意儿因为上辈子的采购价本就低,在系统里头的采购价同样低。


    而种子就不说了,因为都是试种,所以李承乾压根没采购多少。


    就是这么抠抠搜搜的节省着,休闲点照样哗哗的往下掉。


    看得李承乾这个性格里头多少掺着点抠门和财迷的家伙,眼皮子都在抽搐了。


    不过……暂时不能多想了。


    他还得去店里忙活呢。


    这才是今天的正事。


    李承乾抬头看了眼按照他要求装修的香满楼,满意的点了点头。


    对这间香满楼最大的改建,便是开多了窗户!


    没错!


    窗户!


    大窗户!


    哪怕觉着这窗户有些多的过分了,可李承乾依旧要改。


    他一则是为了让客人能边吃边看看外头的风景。


    另一个,就是他暗戳戳的想法了。


    没这么多通透的窗户,这香满楼里头的香气怎么飘到外头去?


    没这么多窗户,外间的客人怎么知道里头的客人吃得很爽?


    而进入一楼的大厅,敞开式的大厅里头,摆放着的便是大大小小的桌子。


    有最小的相对而坐的二人位的,也有四四方方的四人位。


    更有一大圈的十人桌。


    不同的桌不仅坐的人数不一样,甚至连锅底的价格都不一样。


    没办法,这年头,油水以及香料的价格真就恐怖得吓人。


    二人座和十人桌的锅相差的可不是一两点,自然不可能是同一价格。


    因此,这不同位子不同价格的安排得到了程处默三兄弟的一致认同。


    他们可是开门做生意的,总不能做亏本生意不是?


    在一楼转了一圈之后,李承乾施施然的来到了二楼。


    二楼可就有些不一样了。


    同样多的窗户就不说了,可这儿却被分成了十几个包厢。


    这里就没有什么二人座了,哪怕是最小的包厢,那都是足以坐下五六个人还舒舒服服的。


    看着一张张古色古香还带着雕花的桌椅,李承乾的脸色多少有些古怪。


    奶奶的,就二楼这些桌椅,这要是放在现代,怕是光这些桌椅卖出去就能在全国任何一个地方买下同等大小的三层物业还不止了。


    暴殄天物啊!


    不过,这些话,也就李承乾背地里蛐蛐两声了。


    因为放在这个时代,这玩意儿真不值钱。


    材料,库房里拿的,番邦上贡以及周边大山深处开采出来的。


    技术,直接调用东宫以及三家国公府签了卖身契的匠人自己打造的。


    能给他们点赏钱,那都是主家心善了。


    所以,这些玩意儿,在这个时代最被人看重的,居然是李承乾拿着原始炭笔画出来的设计图?


    这也多亏李承乾拿出的设计图以及按照设计图打造出来的成品。


    至少如今三家国公府的匠人,都归到李承乾手下听指挥了。


    三家都会先给自家添置一套,这一套就是福利了。


    而之后的,那可是要挣大钱的。


    而看到了实物之后的三家国公府,这下什么也不说了。


    在他们眼中,这事儿,就不可能不挣钱。


    如今摆在香满楼二楼的,既是正经餐具,但何尝不是一种售卖展示渠道呢。


    要知道,如今他们几个可是练手在永胜坊拿下了连在一起的好几个大宅子,正在快速改建成工坊来着。


    整个工坊的百姓都被动员起来了。


    没木匠手艺没关系啊,你干点卖力气的活儿总行吧?


    卖力气不行,那你帮着洒扫、做饭还不行?


    李承乾仅仅只是去了一趟,调整了一下工艺流程和分工,就把整个工坊的生产量直接提升了足足二十倍。


    实在是以前那种大师傅从头到尾包干的生产方式,太过粗放了。


    一些粗放活而已,哪里需要大师傅动手。


    学徒干嘛的?


    还有那些打下手的,他们是干嘛的?


    而李承乾还不仅仅是调整了流水线,还非常干脆的直接建立起了工坊内的财务、人事、仓储、物流、内政等多套体系。


    层层审批、层层授权……


    而且所有的东西都要留痕,做到无论什么问题,都能第一时间查到当事人追责。


    反正三兄弟当时进来看了一遍之后,回去仅仅说了一遍,三个国公都沉默了。


    而且当时三位国公的表情都不怎么好看,但却又格外的感慨。


    仨小子没看出来,可那几位跟在李世民身边多年的老国公怎么会看不出来。


    这尼玛就是妥妥的帝王手段啊。


    先给你画个框框,然后把各种奖惩制度弄得明明白白,再把权利、责任什么的弄得清清楚楚。


    之后,大家伙儿只要干活就行,而李承乾这个上位者呢?


    辛苦那几天之后,只要时不时的来巡查一下就行了。


    甚至,他还主动要求所有股东都安排一个监督人进入财务部监察账目。


    当然了,也只有监察权,不过,却能享受到工坊的各种福利。


    别看这边东市的香满楼热热闹闹的,但实际上,这时候三家国公府的目光早就落在永胜坊去了。


    那,才是他们最看重的地方。


    那手段,哪里像是个十二岁的孩子该有的。


    可对于李承乾而言,那算个屁?


    不就是个小工厂而已?


    谁家公司不设置那些部门?


    上辈子的打工人生涯,别的可能不清楚,但报销流程这些他难道不知道?


    说白了,他只不过借着前世的经验轻轻出手,便已经是这个时代不曾见过的极限了。


    李承乾没管那么多,在二楼简单看了眼后,终于来到了三楼。


    三楼的格局有些不一样。


    这儿进来只有一条甬道,而两边只有四个包间。


    但是推开任意一个包间便能看到,这包间一半在楼内,另一半竟是一个敞开的露台!


    站在露台上,甚至远处的皇宫都肉眼可见,整个东市的风景更是尽收眼底。


    就冲着这个,谁不眼馋?


    如此,就只待明日的开业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