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宁返回了御书房。
石像魔跟在姜宁身后,一边蹦蹦跳跳,一边拍姜宁的彩虹屁。
“小的说什么来着,大爷就是大爷。萧天寒那小崽子居然还不信?
他怎么可能是大爷您的对手?您都不用动手指头,就能把他击败。
大爷牛而逼之!”
“刘瑾。”姜宁不搭理石像魔,而是朝着刘瑾喊了一声。
“老奴在。”
“召萧天寒进宫,朕要与他谈话。”
“遵旨。”
……
萧天寒回到了古树下,怔怔望着树干上正来回飘荡的老猿。
求败剑道,却连一剑都没递出。
这是为何,他依旧想不明白。
就这么站了许久,刘基穿过了人群,向萧天寒说陛下要召见他。
萧天寒现在也很想了解一下姜宁,于是便答应下来,跟着刘瑾进宫去了。
在御书房内,萧天寒见到了这位堪称震古烁今的年轻帝王。
他已换上一袭常服,头戴玉冠,清秀的眉目之中,依旧有帝王之威。
“拜见陛下。”萧天寒行礼。
姜宁颔首:“赐座。”
“多谢。”
“你真是虞朝人么?”姜宁淡淡问道。
“嗯,算上沉睡的三千年,我已逾四千岁。”萧天寒如实回答道。
“你为何会陷入沉睡?”姜宁问道。
“神龙年间,仙庭发动诛仙之战,所有不愿意接受仙庭收编的地仙,都被仙庭追杀,而我正是其中之一。”
萧天寒说起了当年的往事。
原来在诛仙之战爆发之后,虞朝就已经倾覆。
但是在虞朝倾覆之前,萧天寒被追杀至大虞境外。
他一人与五位红尘仙同时交手,最终诛杀四人,重创一人。
不过他也因此而身受重伤,跌入一座深渊。
在他失去意识之前,他动用秘法将自己的肉身和神魂全部封锁了起来,这才陷入沉睡。
而这一沉睡,便是三千年。
直到这天地灵气突然变得浓郁,他在吸收转化了大量的灵气之后,神魂复苏,重现世间。
他沉睡的三千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他并不知晓。
而且他在复苏之后,也没去深究过这三千年的变故。
不过,姜宁早就从那些复苏的山精口中,得知了不少那千年动乱的原因。
姜宁猜测,应该是这世上强大的存在太多,逐渐对仙庭造成了威胁。
所以仙庭选择对地仙境界的修士进行收编,目的是为了巩固仙庭的主宰地位。
而不愿接受收编的,有可能对仙庭造成影响,所以仙庭对他们一杆子全打死。
至于那些有山河正神封号的精怪,实际上处于仙庭鄙视链的最低端。
它们消耗了太多人间香火,而且仙庭也不需要那么多人来管理。
所以这些山精,连转正的资格都没有。
仙庭扫除了绝大部分障碍,但也造成了世间千年动乱,生灵十不存一。
自那以后,仙庭给人世间定下了很多规矩。
比如各族修士最高境界不能超过十五境,比如中原王朝没有权利册封山河正神,比如各族庙宇当中的供奉。
仙庭掩盖了虞朝大部分历史,造成这世间最高修士只有十五境的假象。
后来夏太祖姜太初建立王朝,之所以能突破到十六境,那是因为姜太初本就是仙庭的人。
仙庭也给姜太初造了个假象,那就是姜太初是古往今来第一位十六境,被称为人间至高神。
可实际上,在虞朝,十六境被称为地仙。
这与如今十五境的陆地神仙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十六境之后,肉身便完成了羽化,可称得上是真正的仙人。
萧天寒说,虞朝没有陆地神仙的说法。
后来仙庭改制,把十五境定位陆地神仙,听着好听,可到底还是陆地上的存在。
而十六境,则被称为红尘仙,跟萧天寒的境界其实一样,只是说法不同。
“仙庭定下如此繁复的规矩,可你为何能拥有这等境界?你如今已是什么境界?”萧天寒说完自己的经历后,便朝着姜宁问道。
“在这人世中,朕的规矩才是规矩。至于朕如今是何等境界?应该是……无人之境。”姜宁淡淡回答道。
“无人之境?”
“境界越高,境界的界定也越是模糊不清。无人之境,便是无人知晓之境,无人能敌之境。”姜宁解释道。
“好一个无人知晓之境,好一个无人能敌之境。你这份心性,在下佩服。可是,你如今的岁数应该还很小才对?”萧天寒问道。
姜宁的气势虽然沉稳,可在萧天寒眼中,他如同上午的朝阳,生机勃勃,这是年轻的象征。
“三十四。”姜宁回答道。
“三,三十四?”
他以为姜宁可能一两百岁,也可能两三百岁。
这岁数在他的概念中,算非常年轻。
却没想到,他三十四岁?
三十四岁达成无人之境?
萧天寒八十入地仙之境,便已经是百年不遇的旷世奇才。
可这位皇帝陛下,三十多岁就能拥有这种境界?
“你为何能如此强大?”萧天寒忍不住问出了声。
“日间处理政务,夜间盘息修行。日复一日,水滴石穿。”姜宁回答道。
“你修何道?”萧天寒又问道。
“无敌之道。”
“好一个无敌之道……以你的资质,足以立教称祖。可你这样的存在,仙宫为何能眼睁睁看着你成长到如今的地步?那些自私自利的小人,是不可能容许他人与他们平起平坐的。”萧天寒有些疑惑。
他接触过仙宫那些神仙,之所以他会被针对,就是因为他以地仙的境界,可以和真仙抗衡。
倘若他破入真仙之境,就算他没资格称剑祖,起码也是一位剑尊。
创立自己的剑道,传道授业,接受世间剑修香火供奉,完全不在话下。
“你早已铸成道基,但并未传道。也许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才没针对你。”萧天寒思考了片刻,接着说道。
“你可想过复仇?”姜宁问道。
听到这话,萧天寒下意识的摇头。
“我当年虽然受创,可并未战败。冤冤相报何时了?一旦生出复仇之心,双眼便会被仇恨所蒙蔽,道心便会蒙尘。
倘若我将来真要剑指仙庭,也必定不是为了复仇而去,而是为了问剑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