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95章 罪状?呈上来

作者:腰德尔人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姜盛见姜宁半天不答复,实在是有些紧张。


    他知道姜宁心系天下苍生,但他这一次绝对是站在那些穷苦底层的立扬上说话。


    许久过后,姜宁问道:“你想过这天下修仙者与黎明百姓的关系吗?”


    姜盛稍作思索,立马回答:“百姓终究是有名有姓之人,而这天下不知道有多少人,连姓名都不配拥有。


    他们生来就注定了要成为那些世家大族的奴仆,可他们生来就该如此吗?


    我记得陛下曾说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只因世家大族和山上宗门,垄断了修炼资源,所以致使底层百姓毫无出路可言。


    他们垄断垄断修炼资源也就算了,还要垄断农田耕地,山川河流,正如陛下所言,这就是既要又要。


    且不说朝廷能给足天下所有人修行的机会,但起码也应该要给他们一个堂堂正正活着的资格。”


    姜盛能有此觉悟,姜宁非常欣慰。


    这件事情姜宁本来就要做,只不过是早晚的事情罢了。


    可是这一纸政令,要动的可就是天下所有士族的利益。


    对于顶级士族门阀而言,他们手里掌握的耕地,哪怕是荒了废了,也不会让给普通人耕种。


    不只是农田,还有山川,河流,皆是有主之地。


    老百姓想要山上砍柴,下河捕鱼,都得给地主交租。


    然而在大夏王朝,这种土地兼并的现象并非慢慢日积月累形成的,而是从太祖建国伊始就是如此。


    所以姜盛能提出归田于农,姜宁感到很意外,也很欣慰。


    “传旨燕云道总督王嘉升,召他进京。”姜宁沉声道。


    “遵旨。”


    一份圣旨通过传送阵层层转送,抵达燕云道总督府。


    当王嘉升收到圣旨的时候,将卢俊义找来,交代了一番,就跟交代后世一般。


    然后只带上了自己所写下的罪状,就这么离开了燕州城,前往京师。


    数日奔波,王嘉升抵达白玉京。


    他这几年在任上,并未入京述职,这还是他这辈子第一次南下数万里。


    进入白玉京,首先入眼帘的便是那株参天巨木。


    古槐就如同一顶擎天柱一般,屹立在庞大恢弘的白玉京城中。


    树冠的阴影覆盖着一部分城区,只看一眼,便令人心生敬畏。


    而最为让他叹为观止的,便是白玉京的繁荣。


    这座足以轻松容纳数百万人的巨大城池,不愧是天下第一城。


    如今的朝廷,有陛下坐镇,果真不是地方所能比拟的。


    王嘉升递上文书,便在皇城外等候。


    不久过后,内务府便出来人接待王嘉升,将其带至崇文馆下榻。


    王嘉升被安排到一座独立的小院,他这辈子都没住过这么豪华的房子。


    别看他已是封疆大吏,出入总督府,手握大权,在燕云道甚至可以说得上是独断乾纲。


    可他的居所,依旧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小宅院,甚至连个仆从都没雇佣。


    王嘉升才刚刚进屋,便有几位侍女端着锦盘前来。


    崭新的朝服、乌纱帽、印绶、腰带、靴子等等,一应俱全。


    然后又有人送来酒水、浆果以及各种精致的饭菜和点心。


    “制台大人,王爷命奴婢们伺候您,请大人更衣。”


    几名侍女上前就要伺候王嘉升更衣,王嘉升哪见过这种阵仗,连连推诿。


    “别别别,我自己来,你们歇着。”


    几个侍女看着王嘉升有些拘谨的样子,不禁莞尔一笑。


    倒是没想到,堂堂正二品封疆大吏,居然会是这种表现。


    这人身上完全没有任何贵族气息可言,反而有几分泥腿子气。


    但她们都知道,这位就是货真价实的封疆大吏。


    过了正午,王嘉升便收到了陛下的口谕,让他进宫面圣。


    于是,王嘉升带上了一大箱子罪状,跟着小太监进宫去了。


    皇宫中的亭台楼阁,可把王嘉升的眼都给晃瞎了。


    亭台楼阁,深宫大殿,处处雕梁画栋,宝玉点缀,奢华而又庄严。


    王嘉升从太极殿后侧门进入,便来到了御书房。


    “臣燕云道总督王嘉升,参见陛下!”


    “免礼。”


    王嘉升有些拘谨,小心翼翼的搬着箱子,走到御案前。


    “这,这是臣的罪状,请陛下过目。”


    “罪状?呈上来。”


    王嘉升把箱子放在了御案上,箱子自动打开,其中飘出一大堆纸张,有的崭新,有的则已经皱巴巴。


    姜宁随便看了两眼,纸张上的字迹歪歪斜斜,不甚好看。


    王嘉升把自己杀过的每一个人,统统都记录了下来。


    有些该死的被他杀了,有些不该死的他也杀了。


    有些顽强抵抗都被他清缴了,有些投诚的则被他秋后算账。


    每一条每一例,他都把自己做错的地方记录的清清楚楚。


    这些“罪状”就是王嘉升能在四年之内,把燕云道治理的井井有条的原因所在。


    燕云道的世家大族,没被杀的也基本上都跑了。


    他给自己打上了酷吏的标签,他觉得自己握权太多,杀孽太重,最后肯定难逃一死。


    吕温书就少了一点铁血的手腕,遇事总会第一时间寻求平衡之道。


    姜宁示意了一下,刘瑾立马将纸张全部重新收进箱子里,然后让人拿走了。


    “赐座。”


    姜宁淡淡道。


    “人已到齐,魏王,说说你的提案。”


    姜盛重新说了一遍归田于农的想法,并且还做了一些有关底层老百姓与世家大族之间关系的补充。


    以刘瑾为首的内务府第一个表示支持。


    文凯思索片刻之后,也表示支持。


    熊文敬想了一会儿,他好像也没有什么反对的余地,立马表示支持。


    还有几位大臣,有的支持,有的则保留意见。


    “王嘉升。”姜宁沉声道。


    “臣在。”


    王嘉升有些紧张,还不知道陛下会不会清算他。


    而姜宁对燕云道的事情一清二楚,他现在最需要的人,就是王嘉升这种拥有铁血手腕的人才。


    “卸任燕云道总督,你举荐一人继任。新立镇抚司,由你担任指挥使,官正二品,入内阁。”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