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温书无比凝重,他也不知道城中的老百姓是否还有救。
看着变成行尸走肉的人们,他于心不忍。
好像强如太子殿下,也不能清楚这些老百姓产生异变的根本原因。
传闻太子殿下心性暴戾,然而他并没有一出现,就对产生异变的人进行镇杀,而是用术法神通让老百姓暂时安静下来。
这也足以说明,有些传闻并不全是真实的。
太子殿下也有仁慈之心。
他同样担心伯言,这个年轻人心胸豁达,道心通透。
倘若不是这样的世道,伯言将来必成大器。
姜宁看不出来泉州的异变者与祟灵有什么联系。
可是幕后黑手究竟躲在哪里,施展这些下三滥的手段?
城墙上陷入一片安静,所有人的希望,都寄托在姜宁身上。
姜宁静静站着,微微眯眼,眼眸沉静。
这时,又有人从城外进了瓮城,他一路跑上城墙,一边大喊。
“大人,大人!大事不好了!”
那人冲上城墙,神色惊魂不定。
“别驾大人强闯丽州城,之后没见他出来。小的看见丽州城内有高境界修士出城,还有不少士兵,他们好像杀了去求援的兄弟们!
小的,小的远远的看到他们杀人后,不敢靠近……抚台大人,别驾大人恐怕遭遇不测!”
这兵卒是去丽州的那一批人。
由于是分散行动,所以他们没有走在一起。
他的行动速度最快,几乎是跟在伯言后面到达了丽州城,远远的看见伯言强行闯了进去。
他在城外等了很久,不见伯言出来。
前往丽州城的十来个人,陆陆续续赶到丽州城外,先后过去叫门。
但他们进城之后,同样没有一个人活着出来。
然后这个兵卒就看到城里出来了人,将后到达丽州的那几个人围杀在城外。
接着就有兵卒出来搜寻。
由于他躲得比较远,身上有带着掩饰气息的法器,所以跑的时候才没被发现。
吕温书听完这名兵卒的话,心中满是骇然。
他预料到了丽州不会派人来支援,他也担心城外可能有大量的异变者,伯言他们在路上遭遇不测。
可他万万没想到,丽州城的人,居然对这些前去求援的人痛下杀手。
难怪去其他三州的人都回来了,唯独不见去丽州的人回来。
他想不明白,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修不愿意救人就算了,为什么还要杀人?
泉州跟他们有什么深仇大恨?
姜宁听完这话,觉得古怪。
难道问题出在丽州那些当官的身上?
现在没有什么眉目,不妨亲自去调查一番看看。
姜宁顺着瓮城往前走了几十步,来到青鱼帮一众人面前。
这些江湖武夫,身上基本都挂着轻重不一的伤势。
羊珧也在其中,一条胳膊外侧有一道长长的豁口,腰腹处也有皮开肉绽的伤势。
她依旧抓着长枪,笔挺的站着。
见姜宁走过来,羊珧有些不知所措。
“羊腰,没事吧?”姜宁淡淡一笑。
“一点小伤,不碍事,多谢太子殿下关心。”羊珧强打着精神,尽量保持自己该有的姿态。
要是以前,羊珧就得跟姜宁纠正,她叫羊珧,不叫羊腰。
一旁的羊羡见太子主动跟自己的女儿说话,而且还面带笑意,儒雅随和。
就好像太子跟自己的女儿很熟悉的样子?
他想起前昨日羊珧和郑开河他们从丰州回来的时候,郑开河曾提起过,他们在丰州见到了凉王宁,还说是凉王在秘境当中救了他们一命。
关于羊珧和姜宁的关系,羊珧没让郑开河说,所以他也没细说。
所以羊羡只觉得,凉王应该是随手将他们从秘境当中救了出来。
“这杆长枪跟你很搭,但可惜枪的质地差了些,改天我送你一杆好枪。”姜宁淡淡笑道。
姜宁打量了一下这杆长枪。
通身由精铁锻造,枪头长一尺二寸,枪身长将近一丈。
配上羊珧这种修长的身材,有几分霸道的英姿。
记得五年前,羊珧也是使枪,但当时她使用的就是普通长枪。
“岂敢让太子殿下费心。”羊珧低下了脑袋。
羊羡在一旁彻底傻眼了。
太子殿下居然要送他女儿一杆枪?
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太子殿下在羊珧面前自称“我”!
他女儿认识太子,他怎么不知道?
这时候,羊羡突然想起一件事。
好像在五年前,羊珧的武道在一夜之间就开始突飞猛进。
当时羊羡曾问过一嘴,羊珧说她认识了一个江湖游侠儿,那个江湖游侠儿是个武道天才,随便指点了她两下,她就突破了瓶颈,并且对武道有了新的理解。
那时候羊珧提起过那个江湖游侠儿的名字,可他没怎么放在心上。
总不能五年前羊珧就认识姜宁了吧?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羊珧曾经得到过太子殿下的提点!
“不必如此拘谨。”姜宁淡淡说道。
羊羡心中好奇,忍不住上前来,先拱手行礼,然后问道:“敢问太子殿下,当年是否提点过珧儿?”
“当年在泉州逗留,与令爱交流过武道心得。”姜宁淡淡回应道。
“嘶!”
羊羡倒吸一口凉气。
还真是他啊!
“小女能得太子爷提点,是她的荣幸。草民代小女叩谢太子爷的提点之恩!”羊羡毕恭毕敬的拱手行礼。
姜宁打量了羊羡一眼。
在泉州,羊羡是有名的青鱼帮帮主,在老百姓眼中就是大侠级别的存在。
可以看得出来,羊珧有此性格,跟羊羡本人的性格和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
“虎父无犬女。”姜宁淡淡一笑。
“在太子爷面前,岂敢称虎父?草民一介武夫,不过区区九境,让太子爷见笑了。”
姜宁站定,转身看向城外。
“你们拼死守护泉州城内仅剩的老百姓,孤心甚慰。”
……
一阵清风,在丽州城外吹过。
一个年轻的身影,从清风当中走出。
姜宁站在城外,负手而立。
落日余晖,将姜宁的身影拉长,印在地面。
姜宁抬头看去,丽州城门紧闭。
城门上“丽州城”三个古朴大字,在余晖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