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最主要的还是给自己家加餐,他媳妇肚子里不光揣了崽,而且还是揣了两个崽儿,林子阳可不得弄点有营养的给媳妇儿吃!
今天上山的运气不错,打到了一头野山羊。
他直接匀出来一条大羊腿,送去了知青点,给新来的知青加餐。
徐洪庆正和新来的知青们吹嘘林子阳的光辉事迹呢,没想到正主上门了。
徐洪庆赶紧指着林子阳,对新来的知青们说道,“这位就是林会计!”
新来的知青们纷纷朝林子阳的方向看了过去。
林子阳看上去和他们年纪差不多,但身上散发出来的气质却完全不同,有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成熟与稳重。
可能因为新来的知青从胡长平和徐洪庆的嘴里,听闻了关于林子阳的那些成就,所以此时看向林子阳,带了一层滤镜。
但就算不带滤镜,林子阳看上去也确实比他们更成熟稳重,有一种大佬的气质,让人不敢小瞧了他。
等林子阳走近,徐洪庆出言问道,“林会计,你今天怎么有时间来知青点了?”
林子阳解释,“今天咱们大队新来了一批下乡知青,我给他们送只羊腿吃,算是给大家接风洗尘了。”
林子阳说着,给徐洪庆递去一只大羊腿。
徐洪庆也没和林子阳客气,对于林子阳给他们送野味的行为,都已经司空见惯了。
他们这些下乡知青,平时沾了林子阳很多光。
林子阳平时野味打的多的时候,就会给他们知青点分一些。
野味打的再多一点,整个生产队的队员们都能跟着沾光,吃肉开荤。
也正因为林子阳很关照他们这些知青,所以知青们才会感激维护他。
当初周琴琴举报林子阳时,所有知青都站在同一条线上,孤立周琴琴。
徐洪庆是习以为常了,但今天刚下乡的十几个知青,却没有见过这种事。
在他们城里,也从来不会有谁随便给别人送肉吃的,结果到了乡下,这么一大只羊腿,说送就送了?
也难怪不管是大队长还是徐洪庆,都对林子阳夸赞有加。
就冲林子阳这阔绰的出手,谁能不说他好?
虽然新来的知青和林子阳初次照面,但因为林子阳一见面就给他们送羊腿,还说给他们接风洗尘,他们对林子阳的印象就不可能差。
而林子阳对这些下乡知青多有关照,也是有原因的。
前世,林子阳也是下乡知青,在乡下过了几年苦日子。
可能因为前世的经历,林子阳深知下乡知青的不容易,所以对于这些知青们,林子阳是能帮就帮着点。
另外,林子阳知道,以后高考会恢复,知青们终究有一天能回城。
按林子阳的计划,他准备成立一个高考互助小组,助力这些知青考大学。
而第一批考上大学的大学生,都是真正的国之栋梁,往后可能在各个行业成为翘楚。
林子阳日后想发展自己的商业帝国,人脉关系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这些知青们受了他的恩惠,以后在他有需求的时候,肯定会帮他一把。
所以林子阳看的不仅是眼下,而是放长远了来看。
现在施舍的这点儿小恩小惠,未来可能会百倍千倍的收回来。
徐洪庆收下羊腿,忙招呼新来的知青们,“大家还不赶紧谢谢林会计。”
徐洪庆这么一提醒,新来的知青们才从震惊中回过神来,连忙冲林子阳道谢。
“谢谢林会计。”
“林会计,非常感谢你这么照顾我们,给我们送肉吃。”
听到大家的道谢,林子阳笑着道,“大家客气了,不用谢。
咱们都是一起下乡的知青,“革命同志”之间就应该互相帮衬。
往后大家遇到什么困难,有需要帮忙的地方,也可以去找我。”
给新来的知青们送了一只羊腿,和大家打过照面后,林子阳便回去了。
林子阳把剩下的羊肉清理出来,内脏也没扔,用来做羊杂汤。
林子阳把羊肉处理好,交给了老娘。
他照例把羊肉分成几份,给关系好的几家送了点过去。
等林子阳回来,许柔问道,“子阳,这羊肉你想咋吃?是炖着吃,还是红烧着吃?”
林子阳回了句,“娘,我不挑,咋吃都可以,等晓雪放学回来,问她想怎么吃。”
许柔听到儿子的话,忍不住捂嘴乐呵起来。
自从儿子娶了媳妇儿,是越发的会疼人了。
儿子对儿媳妇十分体贴,许柔这个当娘的,都看在眼里,她对儿媳妇没有半分的嫉妒,只有欣慰。
儿子会疼媳妇,那是好事儿。
知道疼媳妇的男人,才是成熟稳重的男人,说明他成熟了,有了家庭责任感。
正所谓家和万事兴。
这话不是没道理。
一个家庭想要把日子过好,需要男人和女人劲往一处使。
男人如果不疼媳妇,这个家的争吵就会多。
家庭都不和睦了,还怎么兴旺发达?
许柔当然盼着儿子的小家越过越好,所以才会对他疼媳妇儿的事赞赏有加。
“行,晓雪现在是孕妇,孕妇的口味比较特别,要求也比较多,很正常。
晚上问晓雪想吃啥,咱们随她的口味来。”
没一会儿,陆晓雪放学回来了。
如今林子楠也住在新房这边,所以放学后,每天姑嫂两人都是结伴一起回来。
现在陆晓雪的月份大了,慢慢显怀了,身体越来越不方便了,走路都得小心翼翼的。
林子楠结伴和陆晓雪一起回家,正好扶着她,避免路上不小心摔跤。
陆晓雪到家,许柔赶紧问道,“晓雪,今天子阳上山打到一头野山羊。
晚上你想吃啥?按你的口味来做。”
听到婆婆的询问,陆晓雪心里暖暖的。
婆家人真的很尊重她,平时干啥事,都得先问问她的意见。
原本陆晓雪寻思着,她只是一个普通乡下姑娘,婆家人以前在城里身份不一般,会不会在心底里瞧不上她这个农村媳妇。
现在看来,她完全多虑了。
虽然她是乡下人,可婆婆从未瞧不起乡下人,反倒是对她特别尊重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