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94章 让知青们意外的下乡情况

作者:焱焱必火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见除了大成公社也是用拖拉机接人,其他地方都是用牛车接人,被分配到岭南公社的知青们,心里都是一阵庆幸。


    看来他们分配到的下乡地点还不错,至少对比其他地方,要富裕一些。


    而没有被分配到岭南公社的知青,则是十分羡慕被分配过去的人,可惜现在那些大队都不愿过多接收下乡知青,不然他们都想去问问,他们能不能也一起去岭南公社。


    胡长平接到人,没有立马让拖拉机送他们回大队,而是先给这些知青发了下乡补贴,让大家在县城把需要的东西都置办好,省的回头再麻烦跑回来一趟。


    知青们领到了下乡补贴,便先将随身带的行李放在了拖拉机上,随后结伴赶往县城供销社。


    这会儿到了中午了,胡长平的肚子都饿的咕咕作响。


    这要是往年,胡长平会随身带点儿干粮,随便的对付凑合一顿。


    但是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现在胡家湾生产队富裕了,他就不用这样继续抠搜。


    胡长平让郑洪在拖拉机这边等着,他则是去了县城的国营饭店,去买了一些白面馒头。


    他和郑洪都是一人两个白面馒头,那些下乡的知青们也是没人两个,算是大队的补贴。


    买完白面馒头,胡长平拿着馒头回到拖拉机这边,给郑洪塞了两个过去。


    刚买回来的白面馒头,此时还热乎着。闻起来还有一股独特的清香味儿,让人很有食欲。


    不用想,这馒头肯定很好吃。


    郑洪拿着热乎喷香的白面馒头,迷茫又疑惑的看向胡长平,“大队长,这是给我吃的?”


    胡长平应了一声,“嗯,今天咱们来给大队办事儿,这买馒头的钱,是从大队的账目上报销的,你也有份,赶紧吃。


    这会儿到饭点了,你肯定也饿了吧?”


    胡长平知道,这年头粮食金贵,如果这白面馒头是他自掏腰包买的,郑洪肯定不好意思吃。


    但说买馒头的钱走大队的账目,那就不一样了,可以吃的心安理得。


    果不其然,听到胡长平的解释,郑洪赶紧拿着白面馒头啃了起来。


    吃着香喷喷的白面馒头,郑洪心里也是感慨万千。


    想想当初刚下放的时候,过的都是什么非人般的日子,那时候做梦都想不到,还能有吃上白面馒头的这一天。


    日子一天天好起来,生活质量比以前有了质的提升,郑洪有一种苦日子熬到头,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感觉,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等知青们买好东西回来,胡长平也给他们一人塞了两个白面馒头。


    “大家都饿了吧?这馒头还热乎呢,赶紧吃。”


    看到胡长平塞过来的白面馒头,这些城里来的知青们也有些懵。


    别说在乡下了,就算在城里,白面馒头,白面饺子,也不是天天能吃上的东西。


    结果他们来到这穷乡僻壤,大队长竟然请他们吃白面馒头,怎么想都觉得不可思议,像在做梦。


    不是说乡下很穷吗?


    在下乡之前,这些知青便听说过,乡下的日子过得非常苦。


    来了之后,发现事实和他们听说的不太一样啊。


    他们被分到的生产队竟然有拖拉机,还能吃上白面馒头。


    见知青们愣在原地,不接他的馒头,胡长平又补了句,“放心吧,这是大队的补贴,不需要你们给钱,放心的拿去吃。”


    知青们这才回过神来,接过胡长平递来的白面馒头,大口吃了起来。


    “大队长,我能问一个问题吗?”此时一个知青站出来,看着胡长平,一脸期待的询问道。


    胡长平应声道,“当然可以,往后你们就是我们胡家湾生产队的一份子了,你们刚下乡,肯定有很多搞不清状况的时候。


    你们有什么问题,只管问,不懂不明白的地方,就该多问,不要不懂装懂。


    我身为胡家湾生产队的大队长,有这个义务帮你们解答各种问题。”


    见胡长平这么说,这名知青便直接问道,“大队长,我们胡家湾生产队是不是条件还不错啊?这又是拖拉机,又是请我们吃白面馒头的,好像没有传说中那么穷啊。”


    这个知青问完,其他知青也纷纷看向胡长平,期待胡长平怎么回答。


    他们同样好奇,胡家湾生产队的条件到底咋样,这关乎他们往后的生活水平,太重要了。


    胡长平沉默了一下,随后说起胡家湾生产队的具体情况。


    如果他们是去年下乡的,那时候他们胡家湾生产队的条件还不行。


    但今年他们赶上了下乡的好时机,现在胡家湾生产队好起来了,可以说是十里八乡最富裕的生产队。


    大队办了两个效益很不错的厂子,他们这些下乡知青,到了年底也都能参与分钱,而且分的钱不会少。


    而且因为大队重点发展副业,他们这批下乡的知青,不用下地干农活,只需去大队的厂子里帮忙就可以了,发挥他们文化人的价值。


    这些知青听了胡长平说明的情况,都跟着激动起来。


    这些被分到胡家湾生产队的知青们,一个个都欢呼雀跃起来。


    他们运气是真好啊,分到的大队不仅经济条件好,而且不用他们下地干苦活。


    在乡下之前,他们可都听说过,来到乡下最痛苦的事,便是和农村人一起干各种农活儿,累得要死。


    他们这些在城里娇生惯养的年轻人,哪里会干这些?


    原本他们都做好了下乡受苦的准备,现在得知根本不用干农活,便觉得是意外之喜,笑的合不拢嘴。


    见这些知青们这般高兴,胡长平不忘敲打他们一番,“不过你们也不要高兴得太早,虽然我们胡家湾生产队的条件很不错,但我们对知青也是有要求的。


    下乡后,你们必须老老实实服从大队的安排,干好自己的活儿,大队不会亏待你们。


    谁要是不服从安排,给我作妖惹事儿,我一定要他好看。


    你们不知道,之前我们胡家湾生产队有一名女知青,不服从大队的管教,表现的不好,已经被我们退回了知青办。


    听说那人现在被分配到了最艰苦的大西北插队,去了那边之后,天天哭着想回来,希望我们重新接收她,但已经不可能了。


    我和你们说这事,就是希望你们引以为戒,别跟我拎不清,千万别步那个女知青的后尘,不然到时候可没有后悔药。”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