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58陈富强思乡

作者:晓春三月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腊月临近,空气中开始弥漫起年节将至的忙碌与喜庆。


    陈知礼一边着手准备给腊八、高瑞等四对新人办婚礼的各项事宜,一边处理着年底府衙的各类琐碎公务,虽说是休假,却也不是很清闲。


    这日傍晚,他总算从书房里那一堆请柬清单、采买账目中脱身,揉着发酸的脖颈走到前院,打算透透气。


    却见父亲陈富强独自一人坐在院中的石凳上,面朝着东北方向——那是他们老家县城的方向,怔怔地出神,平日里总是乐呵呵的脸上竟带着几分落寞,眉头微蹙着。


    陈知礼心下诧异,走过去轻声问道:“爹,您坐这儿发什么呆呢?天冷了,仔细着了风寒。”


    陈富强被儿子的声音惊醒,回过头来,眼神还有些恍惚,他叹了口气,声音有些低沉:“没什么,就是……就是昨晚做了个梦,梦见你祖父祖母了,他们在老家的院子里,还是模样一点都没改……”


    他说着,眼眶竟微微泛红,声音也有些哽咽起来:“这一晃,咱们从老家出来都三年多了。


    眼看又要到年关,别人家都热热闹闹祭祖团圆,咱们家……你祖父祖母的坟头,怕是都荒了,连个添土烧纸的人都没有……清明、冬至,他们在地下,怕是连口冷饭都收不到……”


    话未说完人就哽咽出声,一滴眼泪竟从他眼角滑落。


    他忙用粗糙的手背抹去泪,有些不好意思地别过头。


    陈知礼见状,心中顿时一酸。


    他深知父亲虽平日豁达,但骨子里极重宗族亲情和乡土观念。


    背井离乡跟随自己来到这千里之外的江南,虽然日子富足安稳,儿孙绕膝,但那份对故土先人的牵挂,却是无论如何也割舍不下的。


    他挨着父亲坐下,沉默了片刻。


    这个问题,他确实无法立刻解决。


    从余杭回老家,山高水长,即便快马加鞭,一来一回至少也需要一个半月。


    他身为知府,不可能轻易离任如此之久。


    而知文、知行、小舅他们还在京城苦读,更是不可能回去。


    “爹,”陈知礼的声音放缓,带着理解和抚慰,“儿子知道您想家了,惦记着祖父祖母。是儿子不孝,不能常伴您老人家回去看看。


    不过祖父祖母的坟墓倒是不用担心,明堂伯他们肯定会去祭奠添土。”


    陈富强摇摇头:“不怪你,你是有正事要做。爹就是……就是忽然心里头难受,跟你说说,说出来就好多了。


    明堂兄他们的确会替我跟你二叔上坟,只是他再亲,也不是你祖父祖母亲生的。”


    陈知礼想了想,道:“您看这样可好?若是您实在惦记得紧,等明年开春,天气暖和了,水路也好走了,我安排可靠得力的人手,护送您和娘回老家去住上一段时日,给祖父祖母好好修葺一下坟茔,祭拜一番。如何?”


    陈富强闻言,眼睛亮了一下,但随即又黯淡下去,摆摆手:“罢了罢了,一来一回太折腾,耗费也大。我也就是一时感慨,说说罢了。


    老家里也没啥至亲的人了,回去看着空落落的老房子,心里更不是滋味。


    何况离开你们这么久,我跟你娘哪里舍得?”


    他顿了顿,像是自我安慰般又道:“再等等吧,等三年后,知文、再有、陈轩他们春闱考完了,那时候他们应该也高中了,咱们一家子,再热热闹闹地一起回去!


    给你祖父祖母上坟,告诉他们,咱们老陈家儿孙都有出息!那才叫真正风光呢!”


    说到这儿,陈富强脸上总算又露出了些许笑容,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一天的热闹场景。


    那股浓烈的思乡愁绪,在与儿子的倾诉和對未來的期盼中,似乎真的消散了不少。


    陈知礼看着父亲情绪好转,心下稍安,也笑道:“爹说的是!那就说定了,三年后,咱们一家子一起风风光光回老家!让祖父祖母也高兴高兴!”


    “好,好!”陈富强点着头,站起身,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行了,没事了,我去看看你娘晚膳准备得怎么样了。钧儿那小子在外祖家玩野了,还得让人去接回来。”


    陈知礼想着再有十几日就是腊八,四对新人的婚房只能放在靠院墙的那排房子,一对新人只能给三小间,想给一对一个小院子,暂时还真不行。


    他又想过在家附近租个宅子,可小路子他们死活不愿意,想想也就算了。


    两年后,等剩下的十几个人成亲时,是真的要考虑住的地方了。


    京城,佳宜庄。


    郝氏忙得两脚不沾灰,一个庄上,好几个奶娃娃,文阳的,春燕的,知文的孩子也三个月了,还有再有家的孩子…


    两日后,书院放年假,知文他们都要住庄上来,都说庄上地方大,又安静,没人想住到城里去。


    陈富才同样也在忙。


    农活倒是不多了,但他跟文阳得安排庄上这些人过年的事,王齐山则忙着在外面对账,往往好几日不回来都是常有的事。


    春燕听到外屋的门响,看看熟睡的儿子,踮手踮脚走了出去。


    孟涛进了门,没打算立马进里屋,十一月底的京城到处都是冰。


    他看到里屋的门开了,春燕走了出来,十八岁的春燕愈发明媚,通身再也找不出一点乡村小姑娘的影子。


    “娘子。”孟涛满眼都是笑意。


    “嘘,小声点,宝宝刚睡着,相公,今儿怎么回来这样晚?”


    孟涛牵着春燕的手去了小书房:“跟许兄在一起吃了饭,他父亲出了点事,应该是被人坑了,事情不大,但也得走走门路,你哥远在江南,只能找穆大人帮帮忙了。”


    春燕停下了脚步:“那小舅母知道不?”


    孟涛摇摇头:“你别说出去,穆大人会帮上忙的。


    好了,你先去睡,我去洗漱。”


    春燕有一门好,相公不让她多说的事,她绝不多嘴。


    孟涛叹了一口气。


    许兄着急上火,事情虽然不大,但如果有心人非得往大里搞,就是要整你,一圈下来,虽然没大事,可名声也差不多臭了。


    他爹一个小知县,年纪也大了,大不了不做了,可弄的不好也会影响许巍巍的前途。


    人生在世,真没有特别省心的,他就特别特别佩服自己的大舅兄陈知礼,年纪轻轻,就成了一方知府,还混了个风生水起。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